330
財經資訊
“冠軍魔咒”似難打破 曆年私募冠軍雄風難繼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曆年私募冠軍數據發現,投資是項“長跑運動”,從2008年奪冠的金中和,到2016年的冠軍藍海韜略,私募江湖的“冠軍魔咒”似乎仍難以打破。
私募江湖存在的“冠軍魔咒”從目前來看,仍難以打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比了2016年度股票策略類私募前10強在2017年以來的市場表現發現,投資是項“長跑運動”,私募江湖的“冠軍魔咒”似乎仍在重複。從2008年奪冠的金中和到2016年的冠軍藍海韜略,這些曾經站在巔峰的私募,有的還能保持雄風而繼續拚搏於市場中,有的則是曇花一現,從巔峰跌至穀底。
私募江湖現“冠軍魔咒”
隨著私募行業不斷壯大,私募排名是你追我趕,昔日的私募冠軍,有的依舊繼續征戰市場,有的卻曇花一現。當大家聚焦於2017年新晉冠軍時,昔日的私募冠軍又雄風何在呢?《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曆年私募冠軍數據發現,投資是項“長跑運動”,從2008年奪冠的金中和,到2016年的冠軍藍海韜略,私募江湖的“冠軍魔咒”似乎仍難以打破。
2008年的私募冠軍是金中和投資,成立初期在鄧繼軍和曾軍組合下奪得2008年私募冠軍,鄧繼軍側重自下而上挖個股,而曾軍擅長宏觀經濟趨勢判斷,自上而下進行資產配置,但分家之後金中和投資則由曾軍獨挑大梁。2009年私募冠軍新價值投資,其核心人物羅偉廣偏愛中小市值成長股,並重倉殺入,持股集中,如今新價值投資開始拓展新的投資領域,開始了對“一二級市場聯動”的探索。
世通資產常士杉則摘取了2010年私募桂冠,2013年6月更名為康莊資產,但其管理的基金急漲急跌風格似乎並沒有很大變化。2011年的私募冠軍是呈瑞投資,芮崑帶領的呈瑞投資在2011年“慢熊”中一舉奪冠,隨後2013上半年芮崑就離開呈瑞投資,目前呈瑞投資向平台型私募發展。2012年私募冠軍是銀帆投資,成立不到兩年就拿下了2012年私募冠軍,成為當年民間派最大的黑馬,目前銀帆投資還保持昔日的雄風繼續征戰二級市場。
在2013年、2014年連續兩年奪冠的創世翔幾乎令人相信“冠軍魔咒”已經解除,但在2016年,因被調查出“操縱證券市場”而受罰,此後創世翔又“踩雷”欣泰電氣而跌落神壇,“冠軍魔咒”再次應驗。2015年的私募冠軍被神秘的象輿行思源1期以423.06%的收益率強勢奪得,其收益率也是曆年私募冠軍中的最高值。該基金成立於2014年8月19日,僅僅用了一年半的時間便以絕對優異的成績奪得2015年度的私募冠軍,但截至目前公司旗下隻有4隻私募產品,目前收益率不詳。
2016年私募冠軍表現不佳
2016年的業績“先鋒”在2017年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命運,2016年開年,A股實施熔斷機製,使得股票策略產品遭遇重創,不少在前期有所斬獲的私募產品紛紛回吐利潤,部分產品甚至長期都未能擺脫“熔斷”的陰影。不過藍海韜略旗下的藍海一號以年度180.92%的高收益率奪得2016年私募冠軍。但是到了2017年,藍海一號在2017年淨值卻一路下滑,據數據顯示,藍海一號2017年累計下跌37.71%。
此前藍海韜略蘇思通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2017年他對軍工“有信心”,曾幾度滿倉軍工股,不過軍工板塊2017年並不在風口上。加上蘇思通“快進快出”的風格並不適合2017年價值股行情,導致藍海係列私募產品在2017年整體表現不佳。和藍海韜略類似,澤泉和神州牧旗下的很多產品也是在2017年三四月份潰敗。
對此業內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曆屆冠軍策略上會比較激進靈活,持股集中是一種常態,這種打法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和不可持續性。“冠軍魔咒”與私募基金的業績持續性有關,冠軍往往有偶然因素,或抓到熱點題材,或碰到黑馬,業績方法不可持續。也有的冠軍由於管理規模迅速擴大,團隊建設能力和經驗不能跟上也會影響收益。2017年是市場行情極度分化的一年,私募基金時刻麵臨著大盤與小盤、價值與成長的風格抉擇,能夠保持業績的持續性就更加困難。
(原標題:“冠軍魔咒”似難打破 曆年私募冠軍雄風難繼)
最後更新:2018-01-14 22:4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