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30 返回首頁    go 財經資訊


中科招商亦贏亦輸說明了什麼?

中科招商從新三板摘牌,公司自己承認是一次重大挫折。但中科招商到底是贏家還是輸家?這個問題卻讓人頗費思量。從公司的角度看絕對是贏家,因為中科招商用足新三板的政策募集到了上百億元資金,迅速做大了公司規模;但從股東的角度看無疑是輸家,公司股價暴跌,市值損失高達90%。中科招商亦贏亦輸,說明了什麼?

新三板寬鬆政策成就吸金王

中科招商曾經風光無限,公司利用新三板寬鬆的融資政策,在2015年進行過4次定增,累計募集資金達108.84億元。一年之內居然可以定增4次,圈走這麼多錢,這在A股市場是無法想象的。中科招商和另一家PE公司九鼎集團成為新三板市場的吸金王,涸澤而漁卻能暢行無阻,說明新三板的融資政策存在巨大漏洞,中科招商、九鼎集團等可謂是用足了融資政策,但同時也害了新三板和公司自己。監管部門發現問題後強力糾錯,原則上不再接受PE公司到新三板掛牌,並且對PE公司進行清理,限期整改,最終中科招商黯然摘牌。

如果新三板的政策不調整,中科招商是很可能越做越大成為一家金融投資控股公司的。中科招商可以說是新三板市場的最大受益者,公司規模在一年之中幾何級數擴大,這在其他市場都是辦不到的。但中科招商急功近利,很快又再啟定增,完全成了圈錢機器。如果不加阻止,隨著公司體量的急劇膨脹,其圈錢能力將是驚人的,現在可能已經成為PE公司中的巨無霸了。或許有人會覺得中科招商迅速做大沒什麼不好,但問題就在於這不符合脫虛向實的政策方向,中科招商圈走這麼多錢大部分都流入股市了,是脫實向虛,這讓監管部門難以容忍。

這個問題是PE公司的通病,九鼎集團也是這樣。但九鼎集團相對比較低調,它不像中科招商那樣到A股市場來遍地撒網,到處囤殼,而是集中火力收購了中江地產的母公司,成功實現曲線上市,中江地產也更名為九鼎投資。不過當它試圖在A股市場也如法炮製定增圈錢時立刻碰了壁。由此可見,PE公司的本性就是圈錢,且貪得無厭。如今中科招商籌劃登陸其他資本市場,目的主要是想減輕來自股東方麵的退出壓力。但其他資本市場理性得多,對PE公司的估值很低,普遍大幅低於其資產管理規模,中科招商的如意算盤很難得逞。

順時勢者勝逆時勢者敗

中科招商算得上是PE公司中的佼佼者,上了新三板,錢來得太容易,投資風格突然比較激進起來,風頭最勁的當數2015年股災後衝鋒在救市第一線。應該說中科招商是具有戰略眼光的,選擇出擊的時機恰到好處,但結果卻不如人意,這與監管政策的變化具有直接關係。當時監管部門軟硬兼施要求機構投資者和上市公司董監高增持股票,表麵上應者如雲,實際上不少是流於應付,甚至出現了增持100股這樣的笑話。但中科招商那可是真金實銀買了30億元的股票,買的都是總市值30億左右的小盤股,正好切中當時的市場痛點。當時A股市場的危機主要是小盤股的流動性突然消失,中科招商獨樹一幟,一時風頭無兩。

中科招商的廣撒網本來是有豐厚回報的,其中鼎泰新材被順豐控股借殼上市,僅此1隻股票就浮盈7億元,買進的其他小盤股本來大多數也是浮盈的。但隨著監管部門收緊資產重組政策,中科招商的囤殼策略失靈了,不僅再無鼎泰新材這樣的好事,而且押寶小盤股在2017年適得其反。中科招商對此其實已有預感,並且也早就公開宣布要逐步減持手中的股票,但行動拖泥帶水,結果一直拖到2017年年底還沒有出清。中科招商的執行力固然有問題,但功虧一簣的更大原因還在於政策因素。

中科招商勝是因為政策,新三板寬鬆的融資政策成就了它,搶占先機將很多同類PE公司遠遠甩在了後麵;敗也是因為政策,中科招商按照固有思路押寶小盤股,不管業績好壞以小為美,沒有及時順應政策變化而翻車。順時勢者勝,逆時勢者敗。不過中科招商所持小盤股的浮虧並不大,而且這些股票都是變現能力很強的優質金融資產,變現以後仍大有可為。但對股東來說確實是慘敗,1300億的市值縮水90%以上,股價跌到隻有淨資產的一半。中科招商市值1300億肯定是大大高估了,但當時新三板市場就有這麼狂熱,一年4次定增仍有那麼多機構趨之若鶩;摘牌前市值66億則是低估了,股價已經破淨過半,卻還拋盤洶湧。這就是政策的威力,不服不行。

(原標題:中科招商亦贏亦輸說明了什麼?)

最後更新:2018-01-01 02:48:50

  上一篇:go 大力提升工業信息安全能力 為製造強國保駕護航
  下一篇:go 中國石油中東市場2017年原油產量創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