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017 返回首頁    go 美食


本周解禁市值環比增加逾三成

根據滬深交易所的安排,本周兩市共有35家公司的限售股解禁上市流通,解禁股數共計28.21億股,占未解禁限售A股的0.33%。

其中,滬市12.27億股,占滬市限售股總數0.31%;深市15.94億股,占深市限售股總數0.34%。以7月14日收盤價為基準計算的市值為347.75億元,占未解禁公司限售A股市值0.30%。其中,滬市12家公司為185.47億元,占滬市流通A股市值的0.07%;深市23家公司為162.28億元,占深市流通A股市值的0.10%。

本周兩市解禁股數量比前一周35家公司增加了13.75億股,減少幅度為95.09%。本周解禁市值比前一周增加了96.77億元,增加幅度38.56%,為2017年年內偏低水平。

深市23家公司中,東北製藥、盛達礦業、冀中能源、東華軟件、新光圓成、全聚德、海利得、江蘇神通、新築股份、瑞和股份、雪人股份、聯建光電、珈偉股份、華燦光電、楚天科技共15家公司的解禁股份是定向增發限售股份。華自科技、海波重科共2家公司的解禁股份是首發原股東限售股份。富安娜、益生股份共2家公司的解禁股份是股權激勵一般股份。*ST沈機、盈方微共2家公司的解禁股份是股改限售股份。宏達新材、黑牛食品共2家公司的解禁股份是追加承諾限售股份。其中,冀中能源的限售股將於7月18日解禁,解禁數量為5.27億股,是深市周內解禁股數最多的公司。

按照7月14日收盤價計算的解禁市值為35.03億元,是本周深市解禁市值最多的公司,占到了本周深市解禁總額的21.59%,解禁壓力集中度低。華自科技是解禁股數占解禁前流通A股比例最高的公司,高達81.95%。解禁市值排第二、三名的公司分別為新光圓成和宏達新材,解禁市值分別為27.09億元、16.28億元。

深市解禁公司中,*ST沈機、盈方微、東華軟件、新光圓成、全聚德、富安娜、江蘇神通、益生股份、雪人股份、華燦光電、楚天科技、盛達礦業、海利得、聯建光電、華自科技、瑞和股份、珈偉股份、海波重科均涉及“小非”解禁,需謹慎看待。

此次解禁後,深市將沒有新增的全流通公司。

滬市12家公司中,興發集團、航天機電、安通控股、國機汽車、青島海爾、華貿物流、益豐藥房共7家公司的解禁股份是定向增發限售股份。北特科技的解禁股份是首發原股東限售股份。茂業商業的解禁股份是追加承諾限售股份。恒瑞醫藥、昆藥集團、通化東寶共3家公司的解禁股份是股權激勵一般股份。其中,青島海爾的限售股將於7月17日解禁,解禁數量為6.06億股,是滬市周內解禁股數最多的公司,按照7月14日的收盤價14.19元計算的解禁市值為85.99億元,是本周滬市解禁市值最多的公司,占到了本周滬市解禁總額的46.36%,解禁壓力集中度高。北特科技是解禁股數占解禁前流通A股比例最高的公司,高達131.88%。解禁市值排第二、三名的公司分別為北特科技和安通控股,解禁市值分別為30.24億元、15.44億元。

滬市解禁公司中,恒瑞醫藥、通化東寶、華貿物流、安通控股、昆藥集團、航天機電、益豐藥房均涉及“小非”解禁,需謹慎看待。

此次解禁後,滬市將有興發集團成為新增的全流通公司。

統計數據顯示,本周解禁的35家公司中,7月17日有17家公司限售股解禁,解禁市值合計為173.64億元,占到全周解禁市值的49.93%。本周解禁壓力集中度高。

(作者單位:西南證券)

(原標題:本周解禁市值環比增加逾三成)

最後更新:2017-07-17 04:33:54

  上一篇:go 上周資金淨流出808億元流出傳媒板塊
  下一篇:go 金融監管“將改革進行到底” A股“將價值進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