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3
美食
魯菜是四大菜係之首,但為何提起山東通常會想起煎餅大蔥
在很多人的以目中,四大菜係之首的魯菜因為擁有“煎餅大蔥”這種現象級的存在而倍受質疑,認為煎餅大蔥難登大雅之堂,滿嘴大蔥味有點兒讓人受不了。這麼不雅的食物怎麼可能是魯菜一部分?
好了,現在就來解釋一下煎餅大蔥的由來。請仔細閱讀下文,也許會改變你的一些偏見。
1、煎餅是華夏文明的一部分,曾被稱為“抗日餅”
煎餅起源於何時,現在學界還有爭議,多數人認為上古時期中國人就發明了煎餅。史前考古中發現了用來製作煎餅的鏊子,所以認為這是一種有曆史感、文化感的古老麵食。文字記載則始於晉朝:“江東俗稱,正月二十日為天穿日,以紅絲縷係煎餅置屋頂,謂之補天漏。相傳女媧以是日補天地也。”每年正月二十這天是“天穿日”,人們製好煎餅,用紅絲線穿起來,掛到房簷上,這種風俗叫“補天漏”,以紀念女媧娘娘的補天之舉。
煎餅曾被稱為“抗日餅”
關於煎餅還有一則笑談。說是南北朝時期,北齊的神武皇帝高歡在宴會中和近臣逗樂,要大家猜謎語,謎麵是“卒律葛答。”大家都猜不對,隻有石勒筩答對了:“是煎餅。”高歡笑著說:“你猜對了。”又讓大家出一個。石勒筩說:“卒律葛答。”高歡猜不出來,就問:“此是何物?”石勒筩回答:“是煎餅。”高歡說,我剛出了這個謎麵你怎麼和我一樣?石勒筩曰:“承大家熱鐺子頭,更作一個。”趁你的煎餅鍋還熱著,我跟著再做一個。卒律葛答是一句胡語,卒律的意思是“前火”、葛答的意思是“食並”,四字合起來正好是漢字“煎餅”二字。
煎餅被認為是戰國時期,齊魯兩國的軍需物資,行軍作戰時令士兵攜帶。另一種說法是,煎餅是諸葛亮發明的,如同他發明饅頭一樣,發明煎餅也是為解決軍糧問題。因為煎餅方便攜帶、不容易變質,就食簡單,十分充饑。
發明煎餅也是為解決軍糧問題
抗日戰爭期間,煎餅被稱為“抗日餅”,由來是馮玉祥。他曾極力提倡把煎餅作為軍糧,寫了一個小冊子叫《煎餅》,敘述煎餅的曆史、製造、優點、新用途。據說,馮玉祥此舉靈感來源於明朝抗倭名將戚繼光。戚繼光在福建、浙江一帶打擊倭寇時,發明了“光餅”充當軍糧,十分充饑,方便攜帶,士兵們甚至可把餅用線串起來掛在身上。
光餅現在還流行於福建、浙江兩省。也沒聽說有人拿光餅開涮兩地人民。不知道為什麼山東人吃煎餅會被認為很土氣、不雅觀。也許是因為大蔥吧。不過,說起大蔥來這可是古時中原地區的珍食,不是一般人能吃得上的。
2、大蔥被齊國首先引種到中原
大蔥被齊桓公首先引種到山東
中國原產的蔥叫“夏蔥”(又叫小蔥),相傳是神農氏嚐百草時發現的。大蔥稱為“冬蔥”(又叫胡蔥),聽名字就知道來源於“胡地”、“胡人”。這要從春秋五霸之一的齊桓公征伐山戎說起。山戎是匈奴一支,生活在今天河北的北部叢林地帶。春秋時期開始進入農耕社會,其農作物以“冬蔥”、“戎菽”(胡豆)為最佳。公元前706年、公元前664年,齊桓公率兵兩次征伐山戎,勝利的成果之一就是引種來冬蔥、胡豆。
冬蔥也就是大蔥。被齊桓公首先引種到山東,隨後在中原各國引種。胡蔥有別於中國傳統的夏蔥,收獲期是冬天,莖粗杆高,中原各國稱之為“大蔥”,因是在山東首先引種,久之也被稱為“山東大蔥”。
在古時“大蔥”算得上是奢侈品
在古時“大蔥”算得上是奢侈品。為什麼?你知道春秋及上古時期中國人吃什麼蔬菜就知道原因了。據載,原產於中原的蔬菜主要有五種:葵、韭、藿、薤、蔥。其他蔬菜都要等近千年後,張騫出使西域時才陸續引種。可以想見,大蔥被齊國引種到中原是多麼多麼讓人一飽口福的事情,可以當調味菜,也可以冬天直接作蔬菜,生吃熟食兩相宜。大蔥被引進中原後被稱為“菜伯”,在五蔬菜中排第一。古人食蔥主要食用蔥白,視其為主菜,對此後世有詩讚道“勻和豌豆揉蔥白,細剪蔞蒿點韭黃”,蔥白和韭黃相提並論。
可以想象一下:中原各國引種大蔥後,秦國、趙國、燕國、楚國、韓國、魏國……他們的國君說不定會在大臣麵前,有意識顯擺一下嘴裏的大蔥味,以證明自己的高貴;和愛姬們纏綿前說不定也會先嚼上兩口大蔥助助興……
3、煎餅大蔥是食藥一體的代表
煎餅大蔥是食藥一體的代表
煎餅大蔥是齊魯文化給中原的一次貢獻,直接促進中國各大菜係的發展。大家知道,魯菜源起於齊桓公的寵臣易牙。易牙是中原地區最有名的廚師,齊國在他的影響下成為魯菜的主要策源地。
魯菜以鹹鮮為主,注重五味調和,其中的大蔥、薑、蒜用來調味。尤其是烹飪海鮮時,大蔥的辛辣氣味可解腥,代之以濃鬱的蔥香。魯菜擅長用醬,大蔥可用來調和醬羮的滋味,蔥燒等菜肴更是魯菜的代表,調和百味的大蔥因此被稱為“和事草”。另按《本草綱目》記載,蔥可治感冒、傷寒頭痛、風濕身痛、脫陽、大小便閉脹、瘀血、喉嚨腫疼等19種疾病。至今,民間還常用蔥白煮水來治感冒。
古時的煎餅主要以粗糧粳米為主,配上大蔥,有飯有菜,簡單易行,藥食同源。尤其是年荒的時候,煎餅大蔥飽腹又提神,人人吃得起。
(本文為指動濟南原創內容,已授權今日頭條、百家號、微信公眾號、企鵝號、搜狐號、大魚號、網易號同步更新,其他網站和自媒體平台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如果你有什麼意見和想法請點擊下方的留言。或者點個讚,轉發一下,讓朋友分享本文。)
最後更新:2017-10-08 08: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