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14 返回首頁    go 美食


昌吉市多措並舉建設“美食之都”

亞心網訊(記者 任燕 通訊員 李娟)昌吉市位於天山北麓,素有“觀音故裏”、“美食之都”、“宜居之城”之美譽。全市總人口60萬,下轄10個鄉鎮6個街道辦事處,全市現有登記在冊食品生產企業110家,不完全統計的各類小作坊300餘家,涉及領域達22類,食品經營戶10800餘家(其中包含預包裝食品、散裝食品攤、蔬菜及肉類零售店),餐飲企業3200餘家,集貿市場8家。

昌吉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正在市場開展食品安全監管工作

近年來,昌吉市以創建自治區級食品安全城市為目標,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出發點,以“四個最嚴”為遵循,以“四有兩責”為引領,以創新監管為重點,以信息化為手段,以社會共治為路徑,紮實開展自治區食品安全城市創建工作,食品安全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健全責任體係夯實工作基礎

多年來,昌吉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始終將創建工作作為黨委、政府一把手工程高位推動,食品安全堅持黨政同責,納入昌吉市“十三五”規劃,製訂項目清單,列入重點民生項目建設。結合昌吉市實際,為保障食品安全,市委積極爭取,昌吉市保留了目前全州惟一的縣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始終有效推進,昌吉市全市範圍內未發生過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昌吉市委、市政府每年都將食品安全工作經費列入政府財政預算。2016年以來,投入食品安全工作經費1200餘萬元,用於食品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及畜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其中224萬元用於自治區食品安全城市創建專項資金,為昌吉市創建自治區食品安全城市提供了強有力的經濟基礎保障。2016年12月,昌吉市成功創建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縣”。創新監管手段重拳出擊排查治理

昌吉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嚴把食品生產許可證發放關,對110家食品生產企業關鍵人員進行詳細備案,查處無證生產等違法行為的食品企業及小作坊10家,鏟除食品生產黑窩點12家。而高標準完成全國冬運會、自治區成立60周年大慶、民運會、國際舞蹈節、全國內高班“交融杯”足球賽等92次284天重大活動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更是完美實現了食品安全的全過程保障。

源頭把控是第一步,重拳出擊排查治理緊隨其後。昌吉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以中小學校和幼兒園食堂、校園及其周邊和網絡餐飲、旅遊景點餐飲單位、小飯桌、度假村等為重點,加大督查檢查力度,深入開展風險隱患排查治理行動,重點清理取締製售有毒有害食品的“黑作坊”、“黑窩點”。2015年以來,自開展創建工作以來,先後組織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活動109次,檢查食品經營單位3.1萬家次,停業整頓256家,取締無證照經營138家,立案查處各類食品案件408起。

在昌吉市的餐飲企業中開展的“紅綠藍”色標管理工作,創新將動物性、植物性、海產品加工用具分別用紅、綠、藍3色標注,杜絕食品安全隱患。目前,昌吉市建成市農產品檢測中心1個、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室9個、超市、市場自檢站14個,檢測能力包括農藥、獸藥、漁藥及重金屬殘留在內的產品項目41項,檢測參數262個。同時,“放心昌吉”手機APP成功上線,通過手機軟件即可實現查詢農產品質量信息,全麵提升農業信息化水平。多部門聯動協調全力保障食品安全

昌吉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分別與教育局、執法局、民宗局、環保局等部門合作,先後開展學校及校園周邊等場所食品安全整治。在昌吉,作為餐飲企業,如果你上了食品安全的黑名單,會讓你“處處受限”、舉步維艱。這是因為昌吉市全麵開展了食品安全誠信承諾活動,製定了《“紅黑榜”管理辦法》,及時發布食品安全“黑名單”,並與土地、審批、政策扶持等掛鉤,讓違法違規企業“一處失信、處處受限”,倒逼企業誠信、守法經營。在“尋找笑臉就餐”活動中,評出食品安全誠信經營示範戶100家,誠信經營示範街3條,建成132個食品安全科普宣傳站,普及食品安全常識、倡導食品安全理念。

昌吉市出台《昌吉市食品安全舉報獎勵辦法》實行舉報獎勵,明確專人負責,及時處理食品安全投訴案件,投訴舉報按期處理率100%。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積極參與到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中,人大、政協提案辦結率和滿意率均達100%,公眾參與麵不斷擴大。

昌吉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丁旭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近年來,昌吉市食品安全城市創建工作穩步推進,全市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有力促進了食品產業健康有序發展,提升了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我們將進一步完善機製,開拓創新,努力探索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舉措,不斷開創昌吉市食品安全工作新局麵,為保障全市各族群眾飲食用藥安全、維護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責任編輯: 王東升

最後更新:2017-10-08 04:04:53

  上一篇:go 足不出戶,美食席卷東南亞,哪種糕點最受歡迎?
  下一篇:go 精準扶貧▎桂東首屆“郴州高山禾花魚”美食文化節成功舉辦,千人活動熱鬧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