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
美食
曉看紅濕處,花重景觀城:美食之都成都的色味體驗
成都,是一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這裏沃野千裏、曆史悠久,晉代詩人左思曾由衷地稱它為“既崇且麗”,詩仙李白、詩聖杜甫都曾多次表達對這座城市的鍾愛,這裏素來有“天府之國”的美譽。
關於“成都”一名的來曆,據《太平寰宇記》記載,是借用西周建都的曆史經過,取周王遷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而得名蜀都。成者畢也,成都的含義就是蜀國最後的都邑。
漢代時期的成都就是世界漆器工藝的中心和中國茶文化的誕生地。唐朝時期,成都經濟發達,文化繁榮,佛教盛行,成為全國四大城市之一(長安、洛陽、揚州、成都),文人雅士無不雲集於此。宋朝時期,成都的經濟更是異常發達,成為全國首屈一指的大都市,還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並設立了世界最早的管理儲蓄銀行“交子務”。如今,有著2600多年建城史的成都有著一份難以名狀的悠閑樂觀、寧靜舒曼、繁華灑脫,讓人向往而眷念。
感受歲月流轉中的文化痕跡
成都是中國“十大古都”之一,在這裏你總是能很輕易地找到風雲歲月中的痕跡,成都在中華文化每一個發展的重要曆史時期都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值得你在建築古跡中、街道裏弄間好好尋覓。
琴台路是成都珠寶一條街,它的名字卻得益於司馬相如與卓文君雋永的愛情故事。道路兩邊全是飛簷翹角、古樸典雅的漢唐仿古建築,那座栩栩如生的青銅雕塑“鳳求凰”更是其點睛之筆。入夜後,走在琴台路的青石板上,看著滿街高掛的紅燈籠和宮燈,再聽著茶樓裏飄出的嫋嫋琴音,讓你也會情不自禁地吟唱起卓文君的《白頭吟》:“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武侯祠始建於公元223年,是中國唯一一座君臣合祀的寺廟,是最負盛名的諸葛亮、劉備以及蜀漢英雄紀念地,也是全世界影響最大的一座三國遺跡博物館。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三國,在這裏能滿足你對於曆史的渴望,對英雄的追憶,對歲月的感懷,對人生的感慨。
杜甫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聖”,他的詩稱為“詩史”,坐落於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是杜甫流寓成都時的故居,在這裏四年的光陰裏,杜甫留下了240餘首詩歌。在杜甫草堂中你既能感受到文豪的雅趣與心曆,也能品味到中國古典園林的妙趣。
青羊宮是川西第一道觀,遺留建築基本為康熙年間重建,唯有鬥姥殿是僅存的明代風格。宮內保存著清代光緒三十二年所刻的《道藏輯要》經版,為當今我國道教典籍保存最完整的存版。如果你對老莊經文、推拿養生感興趣,不妨在這裏聽聽書院的講座。
文博場裏妙處多
成都自古商貿繁華、文史璀璨,走進它的博物館你就更能窺見一斑,感受這座城市的榮光與驕傲。
金沙遺址是一處上周時代的遺址,出土了世界上同一時期遺址中最為密集的象牙、數量最為豐富的金器和玉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太陽神鳥”金箔,被確定為中國文化遺產標誌和成都城市形象標識主圖案。在這裏你還可以欣賞到4D影片《夢回金沙》,置身其中仿佛穿越了時空,回到了3000年前的古蜀王國。
四川博物院是全國首批智慧博物館之一,共三層樓10個展廳,其中最具特色的是一樓的兩個漢代陶石藝術館和二樓的張大千繪畫館,來到這裏你更能真切地感受到成都的人傑地靈。
美食美茶與美女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目前已授予全球6座城市“美食之都”的稱號,分別是哥倫比亞的波帕揚、瑞典的厄德特鬆德、黎巴嫩的紮赫勒、韓國的全州和中國的順德與成都。成都美食取材廣泛、調味多變、口味清鮮醇濃並重,善用麻辣調味,融匯了東西南北各方的特色,享譽全球。
火鍋幾乎是成都美食的代名詞,清代道光年間,四川酒城瀘州的碼頭船工,休息時用大鍋煮雜燴,無意間發明了火鍋。上遊傳至成都,下遊傳至重慶,形成了享譽世界的“麻辣火鍋”。成都火鍋是火鍋中的豪放派,一口大鍋架在中間,擺上幾條長凳,鍋裏鋪滿辣椒,是這座城市的性格與態度。火鍋食材往往以毛肚、黃喉、腦花為標配,必須采用蠔油調味,讓你一入口就感受到了成都的熱情與灑脫。
成都小吃更是不能錯過的人間絕味。豆花是來成都必品的美食,它比豆腐腦要老一點,大熱天或吃了火辣的食物,來上一碗冰醉豆花,口感清涼爽滑又略帶甜味,讓人舒心自得。大三炮是一種糯米類的甜點,類似紅糖糍粑,一份有三個糯米團,扔在操作台上發出一陣響後落入容器裏裹上粉,很是有趣。龍抄手也是成都絕對的人氣美食,所謂抄手就是餛飩,它皮薄肉多,紅油抄手更是出名。傷心涼粉誕生於成都洛帶古鎮,因有米椒相伴,又麻又辣,可謂是一邊流淚一邊貪念,因此得名。在成都,你也一定要來一碗擔擔麵,正宗的擔擔麵必須是老師傅用麵粉擀製的麵條,麵條細而薄,最關鍵的一筆就是要以四川正宗的碎米芽菜佐味,讓人食欲大開。兔頭不是每個人都敢嚐試的,但是卻是成都人消夏伴著冰啤必點的美味,口味有五香、麻辣等,所有滋味都在一吸一吮中。
除了火鍋、小吃,成都還是串串的發祥地。各色葷素被串在竹簽上,抓上一大把,在紅油湯裏涮上幾下,蘸上碟料,很是過癮。成都作為中國四大菜係之一——川菜的家鄉,毛血旺、蒜泥白肉、麻婆豆腐、夫妻肺片等,自是名噪天下,讓人垂涎欲滴。在這裏,隨處的一家餐館,都會讓你明白為什麼這座城市對八方賓客來說有如此大的魔力。
早在漢朝的時候,成都就是中國茶文化的誕生地。早上起來清肺潤喉一碗茶,酒足飯飽後消食解膩一碗茶,勞心勞力時提神醒腦一碗茶,朋友閑聚時舒心愜意一碗茶……古往今來這是成都人的傳統習俗也是生活日常。而這其中,“正宗川味”特色當屬蓋碗茶,從茶具配置到服務格調都引人入勝。蓋碗茶用銅茶壺、錫杯托、景德鎮瓷碗泡茶,色香味意形具備後,還可觀賞到一招衝泡的絕技。來到成都別忘記去人民公園喝碗茶,在那裏你能看到最純正的成都生活。
自古巴蜀出美女,成都更是被譽為“美女之都”,正所謂“山有木兮木有枝”,來到成都,街頭巷尾尤其是春熙路一帶的美女那是絕對的養眼,千萬別錯過欣賞美的機會。
好想把它抱回家
大熊貓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萬年,被譽為“活化石”,更是被世人鍾愛的“中國國寶”。要說全球人民有多喜歡它,就單從好萊塢《功夫熊貓》三部曲的全球火爆就能窺見一斑。四川是大熊貓的故鄉,來到成都,怎能不親眼去看看我們憨態可掬的國寶大熊貓?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這裏既是大熊貓繁育科研機構,也是模擬大熊貓野外棲息環境的生態公園,一共飼養了100多隻大熊貓。在這裏你可以隔著柵欄或玻璃近距離地觀看到大熊貓的日常生活、戶外運動。幸運的話還能到嬰兒產房看到剛出生的熊貓寶寶。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還設有大熊貓博物館、大熊貓科學探秘館、大熊貓醫院和大熊貓廚房,讓你一次被萌翻的同時,更讓你感受到國寶之所以為國寶的原因。
寬窄巷子裏看川劇變臉
寬窄巷子號稱是“最成都”的地方,它是由寬巷子、窄巷子、井巷子組成的清代古街道步行街,這裏匯聚著眾多的咖啡廳、餐館和商店,還能體驗到挖耳朵、看變臉、喝茶、耍酒的民俗技藝,漫步於此你能感受到最原味的成都滋味。
川劇是中國西南地區傳統戲曲曲藝之一,眾所周知的變臉是川劇中有名的技巧,但它絕不是川劇的全部,博大精深的川劇包括高腔、昆腔、胡琴、彈腔、燈腔五種聲調,小生、旦角、生角、花臉、醜角五個行當。選擇一個悠閑的午後,在寬窄巷子挑一家鍾意的劇院,點上一壺清茶,約上三五好友,欣賞一場地道的川劇表演,這是成都寵愛你的方式。
以上內容刊登於
《map》雜誌2017年9月刊
點擊播放
GIF/149K
那麼《map》雜誌要怎麼才能訂閱呢?
最後更新:2017-10-08 06:4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