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3
外匯
明天特朗普或助中國斬獲1.4萬億大獎!
明天淩晨,資本市場將發生一件重磅事件——A股第四次闖關MSCI的結果將公布!
為了照顧一些不炒股的讀者,暴哥先給大家介紹一下,何為MSCI指數。MSCI指數,中文譯為明晟指數,是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編製的全球股價指數,是管理全球財富的投資經理們最為關注和采用的指數。
目前,全球約有10萬億美元的投資組合以MSCI為基準,其中追蹤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規模為1.6萬億美元。
如果中國能夠被納入MSCI,據高盛估計,未來5年,將有2100億美元注入中國股市,按照目前的人民幣匯率,這相當於1.4萬億左右人民幣。1.4萬億什麼概念呢?股市定海神針——匯金公司目前的持股規模大概是3萬億左右,1.4萬億相當於一半的匯金公司的作用。(PS:這還不算,股市上漲帶動起來的內資進入股市,即所謂的杠杆效應。)
利好多多進入MSCI的願景是美好的,前景是可觀的,但這一次MSCI究竟有多大可能納入A股呢?
高盛說,MSCI明晟6月20日將中國A股納入其新興市場指數的可能性有60%。
摩根士丹利的中國股票團隊認為,A股被納入可能性“超過50%”。
兩者給出超過5成概率的原因,主要是MSCI去年給出的延期納入A股進入MSCI的三大理由,即QFII每月資本贖回額度限製在20%、停複牌製度(股災期間大麵積停牌)以及中國交易所對A股相關的金融產品進行預先審批的限製,分別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停牌方麵:相較於2016年,目前停牌公司的數量大為減少,且證監會為了限製上市公司的停牌時間,規範停牌行為,推出了《上市公司籌劃重大事項停複牌業務指引》並修改了《關於加強與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相關股票異常交易監管的暫行規定》、《關於規範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若幹問題的規定》的有關內容;
QFII每月資本贖回額度方麵:利用先後開通的滬股通和深股通,可以一定程度繞開額度限製;
金融產品的預先審批:這一點可能較為尷尬,除了股指期貨鬆綁、石油等商品交易的預期進一步開放以外,目前程序上改善的進展不大。但是,如果從我國的金融行業發展的現實情況考慮的話,預先審批製度是較為符合我國國情的。至於MSCI究竟會把這一點看的有多重,這可能還要看MSCI和我國監管部門商量的結果。
除了投行們的預測以外,市場也在以實際行動,看好MSCI納入A股:
據彭博報道:KraneShares旗下的中國A股ETF——KBA進入2017年以來一直是資金進流入,5月更創下了有史以來的資金流入新高,達4950萬美元:

KraneShares旗下的中國A股ETF資金淨流入,淨流出示意圖
此外,其實本次事件的兩個當事方——MSCI公司和A股的監管層,也在積極的尋求讓A股納入MSCI的辦法。
MSCI方麵:
為了讓A股納入MSCI,今年3月23日,MSCI明晟公司提出了新的方案,把成分股從448隻,下調為169隻,權重配置也相應降低。此舉可以被看做是,為A股納入MSCI量身定做的一份方案。

MSCI公司修改方案前後對比,可以看到納入MSCI的股票數量從448隻降低至169,在MSCI新興市場指數中的份額從1.04%降低為0.5%
證監會方麵:
前文提到的三個問題的積極處理其實已經表現出證監會的十足誠意。
為了進一步表達對於MSCI的重視,上周五(6月16日),也就是MSCI公布結果前的最後一個例行發布會上,證監會發言人張曉軍表示:
A股是否納入MSCI指數,決定權在MSCI,這是MSCI的一個商業決策。不管是否納入MSCI指數,中國股票市場,包括整個資本市場沿著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改革方向前進是不會改變的,改革開放的節奏也不會因為A股是否納入MSCI指數而改變。
這段話,暴哥的理解是,證監會用A股會朝著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改革方向努力喊話MSCI,表達我們資本市場發展的立場。
特朗普助A股一臂之力?上麵這些文字,其實都是從資本市場的角度(常規方向)解讀MSCI納入A股的概率,但其實,我們或許忽視了一個十分重要的利好因素——特朗普。
為什麼把特朗普拿出來?
這是因為西方人所謂的商業行為背後常常有政治動機的考量或者說有政治因素在幕後作祟。
俄羅斯股市在2014年就曾經因為受到歐美製裁而被摩根史丹利硬生生的踢出了MSCI新興市場指數。
按理說,如果在所謂股市流動性、開放性等指標層麵滿足MSCI的要求,摩根士丹利是沒有理由因為政治原因把俄羅斯剔除出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然而實際情況說明,我們可能想多了,入不入MSCI或許最終根本是看西方人的心情。有句話叫最終解釋權屬於XXX公司,就是這個道理!
如果我們把政治因素考慮進去,那麼這一次A股被納入MSCI的概率可能就更大了,因為我們有特朗普。
前三次A股闖關MSCI的時候都是奧巴馬當政。或許有些人對於民主黨或者奧巴馬的印象要遠好於特朗普,但是其實如果我們仔細分析一下就會發現,特朗普和共和黨對中國要遠遠好於奧巴馬和民主黨。舉兩個簡單的例子,TPP是奧巴馬針對中國搞得,特朗普廢除了;先正達等收購案在奧巴馬時期一直被阻攔,到了特朗普這幾乎都順利的通過了。
特朗普或者共和黨為什麼對中國好,暴哥曾經專門寫過幾篇文章具體闡明原因。(《不可思議!特朗普將成史上“最親中”總統!》等等,暴哥是自媒體中最早預言特朗普會對中國好的人,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特朗普之所以對中國好,簡單可以歸納為兩點:
其一,特朗普的內政訴求,比如增加就業、順差等問題,中國能給予最大的支持;
其二,特朗普的外交訴求,比如朝鮮、中東的問題,尤其朝鮮問題必須得中國出麵方能化解;
此外,從傳統執政理念來說,共和黨代表大企業利益,追求小政府大市場,盡可能的發揮市場的力量;而民主黨則相反,希望政府在市場運行中扮演更多的角色。(如果沒有看清楚這一點,可能就無法理解特朗普的行為,何況他本身就屬於大企業利益群體,這也是很多所謂財經自媒體評論員們看不懂的地方).
站在大企業的角度來說,能夠更方便的和中國打交道,不受政府的羈絆,是最希望看到的。
上麵這些原因就造成了,特朗普不得不對中國好,以換取自己所需要的東西。
說道交換利益,中美簽訂的百日協定其實可以簡單的看做是雙方利益交換的菜單。在最先公布的明細中,可能美國屬於獲益更大的一方,比如牛肉等農產品可以進入中國市場,評級機構被允許到中國來等等。
根據目前的公開資料,到7月16日,即百日到的那一天,雙方預計還會有更多的協定出來。在此,我們不妨揣測一番,從時間上來說,在百日協定中的MSCI納入A股,是不是也許同樣被雙方納入了談判的議程呢?或者說即使不在雙方最後公布的協定之中,這件事也很有可能被拿出來當做談判的籌碼。
如果真如暴哥推演的結果,那麼A股被納入MSCI的潛在概率可能遠遠超出人們的預期。
不過這裏還有一個問題亟待解決,摩根士丹利能聽特朗普的召喚嗎?
說到底納入MSCI是摩根士丹利的“自主抉擇”,而特朗普縱使有心,也無法霸王硬上弓,通過行政命令讓讓摩根士丹利公司把A股納入MSCI.
這裏就不得不說點花邊了,談談特朗普和摩根士丹利的關係。
在特朗普總統競選的時候,摩根士丹利的政治獻金並沒有投給特朗普,而是給了希拉裏。

不過,在投票日前不久,摩根士丹利的CEO曾公開表示,既不會投票給希拉裏,也不會投票給特朗普。(他選擇支持給不參選的彭博來辦,麥克布隆博格)

這個表態其實很曖昧,用左右逢源來形容也不為過,這一方麵這說明了摩根士丹利高層的狡猾,一方麵或許也意味著他們得到了一些總統候選人的“承諾”。
暴哥這麼說是因為,特朗普上台之後,一直在努力謀求對金融行業的監管鬆綁,比如要求修改2008年針對金融機構製定的多特弗蘭克法則關鍵條款,削弱消費者金融保護局的權利等等。
而這些舉動誰能收益呢?顯然是摩根士丹利等華爾街金融大鱷們。
此外,從個人的角度來說,摩根士丹利的高層們也“適時”笑納了特朗普送出的大紅包。
根據美國SEC的備案文件:
摩根士丹利的高管們在特朗普當選後一周,通過行權和賣出股票,一共賺了1050萬美元。
這麼看來,特朗普以德報怨的舉動之後,如果給摩根士丹利一些“暗示”,那麼摩根士丹利似乎沒有理由拒絕!
尾評最後暴哥想說,此次A股被納入MSCI,無論是市場因素還是政治因素,似乎都很有希望。對於股市來說,在樂觀預期的推動下,股市近期其實已經有所反應,而如果最終MSCI真的宣布A股進入,那麼這種行情可能不但得以延續,還將與逐漸緩解的流動性相配合,合力推動A股走出一波更大的行情。
結果究竟如何?我們6月21日淩晨見分曉!
(責任編輯:DF134)
最後更新:2017-06-20 15:1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