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8
外匯
棉紗價格影響因素及市場背景篇
國內與棉紗相關的市場指數有哪些?
與棉紗相關的市場指數有中國紗線價格指數(China Yarn Index,簡稱CY Index)與進口棉紗價格指數(Foreign Cotton Yarn Index,簡稱FCY Index).
中國紗線價格指數主要反映發布日當日的國內OEC10S(氣流紡紗10支)、C32S(純棉普梳紗32支)與JC40S(純棉精梳紗40支)棉紗的綜合平均到廠價格水平。該指數是以全國主要產紗省的紗線到廠報價為基礎,經加權校準,最終產生。
舉例:
![]() |
舉例:
2017年8月2日,進口棉線價格指數情況
![]() |
數據來源:中國棉花網
國內棉紗與棉花的價格是否有高度相關性?
由成本結構角度:
1、棉紗的主要成本來源為原材料棉花,原材料成本占比約為68%。
2、配棉對棉紗的成本影響較大,市場上同紗支的棉紗,不同的配棉,每噸差價可達一千多元。但此類因素短期內變化不會過於劇烈。
3、人工成本,能源的消耗(水電煤氣)、稅金繳納等也是棉紗成本的主要要素,但其受棉紗種類、季節更替等因素影響較小,成本具有一定穩定性。
因此,從成本的角度考慮,棉紗的價格受棉花價格影響較大。
![]() |
比較2015年1月-2015年12月具有代表性的中國紗線指數CY Index C32S與中國棉花指數CC index 3128,可發現棉花與棉紗的價格呈強烈的正相關性,兩者的月均相關係數可達0.99。因此進行棉紗價格分析預測時勢必將棉花價格影響因素考慮在內。
除棉花價格,影響棉紗價格的因素還有哪些?
(1)季節性影響
織造服裝業淡旺季展示表
棉紗雖然在一年12個月裏均可進行交割,但下遊織造服裝業的淡旺季對其價格影響也較大:
舉例:
![]() |
(2)替代品影響
作為棉紗主要替代品,化纖(滌短)價格的變化,直接影響棉紗的需求。2016年國內棉花價格上漲,導致棉紗價格上揚,化纖的需求量也曾一度增加。化纖的上遊原料為PTA和MEG(PTA是鄭交所上市的品種).
![]() |
(3)宏觀因素
國際角度:作為棉紗進口大國,分析棉紗價格必須密切關注各國棉紗價格走勢和影響因素。特別是越南、印度和巴基斯坦三國的棉紗價格。
國內角度:棉紗處於紡織業產業鏈環節中,國家宏觀經濟、匯率變動、利率變動情況、政策變動情況等都可影響棉紗供需,從而進一步影響棉紗價格。
中國棉紗主產地分布在哪些地區?
根據中國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國主要棉紗產地集中位於華東及華北地區。棉紗產量前三甲分別為山東、河南和江蘇,合計占比約63%。
![]() |
資料來源:中國統計局
根據中國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國主要棉紗產地集中位於華東及華北地區。棉紗產量前三甲分別為山東、河南和江蘇,合計占比約63%。
中國棉紗產量情況如何?
中國棉紡協會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紗線產量2610萬噸。2014-2016年,棉紗產量保持穩定的上升勢頭。
![]() |
數據來源:中國棉紡協會數據
國內棉紗的需求情況如何?
海關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棉紗進口約197.2萬噸,出口約35.6萬噸,棉紗淨進口月162萬噸。結合2016年2610萬噸的紗線產量,2016年中國棉紗表觀消費(產量+淨進口量)約2772萬噸。
![]() |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國內棉紗的主要生產區域也是主要的消費區域,其中華東地區棉紗的總消費量占全國總消費量的60%,在消費布局中占有絕對優勢。
國內棉紗企業規模?
棉紡織業是我國國民經濟傳統支柱產業和重要民生產業:
棉紡織企業總產值在製造業30個大類中比重超過5%;企業從業人員數量達250萬人。
![]() |
![]() |
數據來源:中國棉紡織工業協會
國內,棉紡織企業約9000餘家,其中棉紗生產企業5400多家,90%以上為民營企業,企業數量眾多,產業集中度較低。規模數量占比方麵,中小企業占比約60%(棉紗產能在5萬錠/年以下的企業可認為是小企業,5萬錠-20萬錠/年產能的企業為中型企業),大企業數量僅占15%左右(20萬錠/年以上規模).
國內棉紡行業現狀?
(一)行業運行
2016年紡織行業整體情況:
2016年,紡織行業全年實現平穩增長,行業盈利能力穩定。
(二)行業上市公司
2016年,以棉紡織產業為主業的上市公司(以下簡稱棉紡上市公司)有12家(在國內上市的8家,在香港上市的4家)。在產業橫向對比中,棉紡上市公司的表現突出,這間接表明棉紡織先頭部隊充滿活力,發展勢頭迅勐。
![]() |
國內主要的棉紗市場有盛澤市場、嘉興市場、錢清市場。其在不同種類、規格的棉紗價格上存在差異。
由於人工成本、運輸成本、棉花價格、銷售情況等不同,各地域之間的棉紗
價格情況、價格漲跌情況因地而異。
舉例:
2017年7月28日國內主要市場棉紗價格行情
![]() |
數據來源:中國棉花網
山東地區:受棉紗淡季及儲備棉輪出將延期(儲備棉拍儲延期)的傳言和2017年8月18日棉紗期貨上市的消息麵影響,8月初該地區紡織企業普遍存在觀望心理。棉紡企業競買儲備棉的積極性下降,間接導致儲備棉成交率大幅下滑(成交率44%).
棉紗成交受拖累,訂單出現短、小、少的特點,企業陸續放假、限產。山東地區32支普梳棉紗均價較2017年7月28日下降約100元/噸(均價22900元/噸).
新疆地區:該區域2017年7月24日至28日旱情嚴重。由於旱情,棉花坐桃減緩,棉花質量下降較嚴重,受此影響,新疆地區棉紗價格出現下降(0-100元/噸),8月初,新疆高溫減退,棉豐產預期較強。棉紗價格止住下跌趨勢,單周32支普梳棉紗均價報於20500元/噸。
國際棉紗貿易現狀如何?
![]() |
數據來源:聯合國商品貿易統計局
從貿易流向的角度觀測,中國是棉紗進口大國,2016年占全球棉紗進口總額的比重約51%。印度是棉紗的出口大國,2015年占全球棉紗出口總額的比重約31%,其次分別是巴基斯塔、越南和美國.
中國棉紗進出口貿易量情況如何?
![]() |
數據來源:中國統計局
國內棉紗進口量從2005年到2013年呈現出緩步上升的趨勢,從約80萬年增加到約210萬噸,八年累計增幅約160%。2015年-2016年,棉紗進口量近四年來首次回落至200萬噸以內,為197.2萬噸。
出口方麵,我國棉紗的出口量並不大,近十年出口量平均為40-50萬噸,自2013年以來棉紗出口量連續下滑。我國各沿海城市都具備出口能力,出口量較大的有上海、天津、北京、山東、江西等省市。
(責任編輯:DF134)
最後更新:2017-08-17 17: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