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
外匯
為啥富人應該繳納更高稅費?這是巴菲特的解釋
摘要
億萬富翁認為這是‘他們的錢’,所以他們要握著每一分錢不放。
奧巴馬2006年出版的自傳《無畏的希望》當中援引巴菲特的話稱:“億萬富翁認為這是‘他們的錢’,所以他們要握著每一分錢不放。他們不考慮對我們生活所依賴的公共設施進行投資。以我為例。我恰好有分配資本的天賦。但是,我使用這種天賦的能力完全取決於我出生的社會。如果我出生在一個獵人部落,那我這個天賦將是毫無價值的。在這個部落中,如果我跑得不夠快。不夠強壯,那麼我可能就會淪為一些野生動物的晚餐。但我很幸運地出生在重視我才能的時代和社會,我獲得了很好的教育來發展才能,社會建立了法律和金融體係,能夠讓我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並賺到了很多的錢。至少這個社會能夠讓我為自己的目標努力。”
根據彭博社最近的估算,巴菲特是全球第三大富翁。他一直是一位主張財富應回饋社會的直言不諱的活動家。2010年他與比爾-蓋茨正式發起“捐贈誓言”活動,旨在激勵世界上的富人將其大部分的資產捐贈給慈善事業。
財富差距繼續擴大
巴菲特經常提到,在《福布斯400富豪榜》於1982年首次發布時,榜上這些富翁的資產淨值合計達到930億美元。然而在三十年內這個數字增長了2400%至2.3萬億美元。相比之下,同期家庭收入中位數隻增長了大約180%。此外在該期間,生活於貧困水平之下的美國人的比例仍然保持在15%。
他表示:“近幾十年來,美國經濟的增長並沒有提高窮人的生活質量。”
他認為:“這種不協調既不是市場製度的過錯,也不是窮人的個人問題。這隻是經濟引擎帶來的後果,它不斷追求更多的高技能人才,同時減少了對普通工作的需求。”
當談到亨利-福特、喬布斯、薩姆-沃爾頓這些富翁時,巴菲特認為教育還不足以解決問題。
他指出:“要明白為什麼會出現這個問題,先想象一下我們處於一個體育經濟。在這樣的市場上,我注定會遭遇失敗。你可以給我提供世界上最好的指導,我也可以不斷地提高我的技能。唉,但是在網球場或籃球場上,天資愚鈍的我甚至永遠拿不到一份最低工資。殘酷的事實是,一個先進的經濟製度,無論它要求身體還是智力上的技能,都會讓許多人落在底層。”
“巴菲特規則”
隨著特朗普總統的稅收計劃藍圖剛剛公布,然而巴菲特長期以來卻在頭腦中形成了一個更為進步的想法——“巴菲特規則”。
“巴菲特規則”是奧巴馬總統在2011年提出的稅收計劃的一部分。該規則將對每年收入超過100萬美元的個人征收30%的最低稅率。
巴菲特指出像他這樣的富裕人士有一個錯誤的想法,認為相比較中產階級,他們的每份收益(由於總量更大)可以繳納更少的聯邦稅費,並且巴菲特還支持增加對富人征收的所得稅。
在2011年《紐約時報》的一篇專欄中,巴菲特講述了一個令人難忘的軼事:“去年我的聯邦稅務賬單顯示,我應支付的所得稅以及工資稅是6938744美元。這看上去好像不少錢。但這些稅費隻相當於我應繳稅收入的17.4%,這個比例實際上要比我們辦公室其他20位同事更低。他們的稅收負擔在33%至41%之間,平均在36%……我和我的朋友已經被對億萬富翁友好的國會寵溺足夠長時間了。現在政府是時候認真考慮如何讓我們共同承擔義務的時候了。”
2007年巴菲特在希拉裏的政治籌款活動中稱:“我們這些400富豪榜上的富翁承擔的稅率比我們的接待員或者清潔工還少。如果你是最幸運的屬於1%的那個人,你應該考慮下其他99%的人的感受。”
不過“巴菲特規則”並沒有出現在總統2012年的預算提案中,而白宮也在最初強調,這隻是一項指導方針,而不會作為一項立法舉措。然而,這項規則後來被提交至參議院進行審議。2012年4月,這項提案收到了51票的讚成票,但中途被叫停。
(原標題:為啥富人就應該繳納更高的稅費?這是巴菲特的解釋)
(責任編輯:DF307)
最後更新:2017-06-18 01:1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