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76 返回首頁    go 外匯


大宗商品價格暴漲背後:美元跌勢功不可沒!

  自6月以來的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令人印象深刻,盡管許多業內人士依然習慣於從供需變化中尋找原因,但摩根士丹利分析師(Morgan Stanley)卻認為,這或許更多地還是與美元走軟有關。

  不少大宗商品價格過去幾個月的飆漲幅度都介於15-40%之間——這一度讓摩根士丹利策略師感到有點困惑。

  一方麵,雖然鐵礦石和煤炭等大宗商品的需求穩步增長令這些品種受益。同時,鋅和鎳市場的庫存變化也有助於提高價格。然而,如果單憑基本麵,依然很難解釋銅、鋁和鉛價格的上漲。

  對此,摩根士丹利分析師Susan Bates和Tom Price認為,大宗商品價格的升勢或許更多受到外部因素的推動:美元走軟就功不可沒!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一年內,大宗商品價格第二次與美元出現明顯的關聯性,隻是方向卻與上一次截然相反。

  上回市場將商品價格和美元走勢相對比,還要追溯到去年11月美國大選後的頭四周時間,當時兩者同步上漲,而如今,卻演變成了美元跌多少,商品價格就漲多少!

  為什麼會出現上述的巨大差異呢?根據Susan Bates和Tom Price的觀點,原因或許在於相較去年11月,當前通貨膨脹的前景已經出現徹底扭轉。

  他們表示:“去年大選後,市場存在著通脹將大幅抬高的預期,因特朗普的基建承諾可能將持續拉高物價。然而隨著華府陷入政治僵局,特朗普的基建計劃遲遲難以取得進展,當前美國的通脹率依然低於美聯儲2%的目標。”

  外匯市場對此的反應是,在2017年的大部分時間裏,美元匯率一直在走低。而與此同時,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價格則從美元跌勢中受益。

  Susan Bates和Tom Price指出,隨著今年6月中旬美元指數跌破了去年11月大選後的底部區域,這無疑給大宗商品價格的大漲奠定了基礎,多頭隨後吹響了大舉北上的號角。而在外匯市場上,商品貨幣澳元無疑受益最豐,其不僅能安享美元疲軟的利好,同時也能從基本金屬的升勢中獲益匪淺!

  正如以下這張AxiTrader的Greg McKenna給出的圖表所示,本月澳元的走勢與上海期貨交易所金屬價格的上漲密切相關:

  不過,展望未來,Susan Bates和Tom Price卻從季節性的角度對接下來大宗商品價格的前景發出了警告。他們指出,北半球逐漸步入冬季通常會導致生產和貿易的回落,這將影響到原材料和能源金屬價格的需求。他們補充說,在9月和10月,企業通常就會開始準備減少采購量。

  而在外匯市場上,特朗普本月削減了關於環境審批的規定以及對洪水易發地區政府出資的建設項目的限製,作為他提出的斥資1萬億美元解決美國基礎設施老化問題的計劃的一部分。一旦市場重新評估那些影響美元走勢的驅動因素,當前過低的價位可能幫助美元企穩反彈。

(責任編輯:DF134)

最後更新:2017-09-01 15:02:48

  上一篇:go 比特幣再創曆史新高 總市值已接近摩根士丹利!
  下一篇:go 被貼上“避險”標簽的歐元 恐怕給歐銀縮減QE出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