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銀行:順應“一帶一路”新趨勢打造“一路金融”新引擎
來源:《貿易金融》雜誌2017年6月刊,貿易金融公眾號,華貿融出品
招商銀行明確了“一帶一路”和企業走出去帶來的跨境業務機會是“輕型銀行”戰略的業務重點之一,不斷完善“一路金融”的內涵,旨在培養出服務企業資本市場和海外市場的能力,打造新時期、新形勢下的核心競爭力。
資金融通是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與投資這兩大經濟引擎的“血液”。
自“一帶一路”戰略推出以來,中國與沿線國家及機構開展了多種形式的金融合作,推動金融機構和金融服務的網絡化布局,創新金融機製支持“一帶一路”建設。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和“一帶一路”的深入人心,商業銀行提供的跨境金融服務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內涵和外延也越來越廣泛。
針對跨境金融服務需求的變化,招商銀行一直緊跟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布局。
“早在2015年,我們就由行領導親自掛帥,在總行成立了跨部門工作組,牽頭推動全行‘一帶一路’相關工作;2016年,又推出了‘一路金融’品牌,通過提供六大類金融產品,全麵滿足‘走出去’企業的跨境金融服務需求。”近日,招商銀行交易銀行部”一帶一路”工作負責人在接受《貿易金融》專訪時表示,今年初,招商銀行明確了“一帶一路”和企業走出去帶來的跨境業務機會是“輕型銀行”戰略的業務重點之一,不斷完善“一路金融”的內涵,旨在培養出服務企業資本市場和海外市場的能力,打造新時期、新形勢下的核心競爭力。
跨境金融需求全麵延伸
伴隨著企業由單一的參與國際貿易向集工程承包、對外直接投資、國際並購整合等業務齊頭並進的轉變,企業所需的金融服務更加全麵也更加迫切。
跨境金融需求逐漸從簡單的貿易結算向全麵的跨境金融服務延伸,私人的跨境理財投資和跨境留學、旅遊等需求也越來越迫切,跨境金融需求越來越大眾化。
與此需求形成對比的是,當前我國商業銀行在跨境金融服務方麵仍然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間。比如,海外機構目前較少且布局不均勻、產品體係尚不完善且落後於企業走出去的步伐。
“同時,目前跨境服務主要集中在基礎的貿易結算和短期融資等方麵,對於大多數商業銀行而言,提供中長期融資、全球資金調撥、現金管理、外匯交易、並購整合等方麵的金融服務還存在很大的不足。而在服務私人跨境金融需求方麵的產品和服務偏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本土化服務更是無法與全球型的跨國銀行相比擬。”相關負責人表示。
企業走出去所需的跨境金融服務對銀行提出了巨大的挑戰。
為了應對此類挑戰,銀行必須高瞻遠矚,及早確定戰略發展方向,加強對走出去企業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研究,在仔細甄別和規避項目風險的前提下滿足客戶的全麵需求。
眾所周知,此前的跨境金融服務多以短期限的貿易融資為主,隨著中國對外經貿合作模式的轉型和升級,招商銀行如何應對?
相關負責人表示,招商銀行著力提升中長期項目融資方麵的服務能力:一是總分行緊密互動,在方案設計、產品創新、風險評估、授信審批等多方麵積極配合,為客戶提供全流程的支持;二是加強與同業的學習和溝通,通過與政策性銀行參團的形式加深對走出去項目融資的深刻理解,以及與中信保的合作,提升風險承受能力、擴大業務範圍;三是多渠道提升服務能力,對“一帶一路”國家開展專題研究,就出口買方信貸、保函、信保融資、小幣種交易和匯率避險等重點業務進行全麵梳理,製定優先支持政策,邀請外部專家進行交流,挖掘合作機會。
整合“一路金融”綜合金融服務體係
2016年10月,招商銀行全新推出的“一路金融”品牌,是招商銀行整合本外幣、境內外、離在岸、投商行於一體的平台優勢,為“一帶一路”客戶量身打造的一站式綜合金融服務體係。
據了解,招行 “一路金融”綜合金融服務品牌,是首個專門麵向“一帶一路” ‘走出去’企業的金融服務品牌。
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招商銀行“一路金融”綜合金融服務的主要優勢包括:一、豐富的產品體係:“一路金融”提供全球貿易及供應鏈金融服務、全球項目融資服務、全球現金及財資管理服務、全球外匯交易服務、全球投資銀行服務和企業員工定製化金融服務在內的六大類產品,全麵滿足“走出去”企業的境內外全產業鏈條的金融需求;二、多元化的融資平台:招銀國際、招銀租賃、永隆銀行和各海外分支機構等融資平台可以為企業提供結構化融資、境外發債和上市、國際投行和跨境租賃融資服務等全方位的融資方案選擇;三、廣泛的服務網絡:招商銀行與全球上千家銀行建立了代理行關係,與上百家同業開展保函、保理、福費廷等業務合作,並與全球主要大型銀行都建立了銀團合作關係;四、成熟高效的聯動機製:招商銀行利用自身在零售業務、對公業務和投行業務方麵的優勢,通過公私(業務)聯動、投商行聯動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服務方案,滿足企業走出去的一攬子需求。
“一路金融”旨在為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開疆拓土鋪平道路,提供量身打造的一站式金融服務,讓企業如同在國內做業務一般應對自如。
內外合力做好風險管理
一方麵,“一帶一路”沿線多為不發達國家,基礎設施建設需求較大,需要通過融資解決大額基建資金的問題,此時金融機構的支持就顯得尤其必要。
對於招商銀行來說,滿足“一帶一路”客戶這類金額大、期限長的融資需求時更希望采取“跟隨策略”,通過參與銀團的方式在合理分擔風險的同時迅速積累項目融資的管理經驗,同時通過與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的合作,有效評估和緩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政治以及信用主體的商業風險。
另一方麵, “一帶一路”在帶來巨大市場潛力的同時也存在一定的風險。“一帶一路”項目一般位於境外,建設周期長,資金占用大,項目風險相對較高,提供此類融資對金融機構的風險管理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金融機構必須采取相應的風險緩釋措施來應對。”相關負責人表示,比如,采取與中外資銀行同業組成銀團的形式為客戶融資;再如,依托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以及國際多邊機構對信用主體進行保險或擔保等。
目前,服務“一帶一路”的銀行多以政策性金融機構為主,其他商業銀行在“一帶一路”國家的參與度還有待提高。
“從國家層麵,我們期待可以在相關信息、法律、領事等服務方麵提供更多的支持,在風險緩釋、資本計量等方麵出台相關的政策,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銀行積極參與‘一帶一路’金融服務。”相關負責人表示,招商銀行期待國家進一步加大對金融業支持企業走出去的扶持力度,對相關國家風險信息、業務機會、法律法規和稅務情況等進行及時總結和發布,並加強對出口信用保險產品的支持力度,擴大政策性保險的覆蓋麵。
從銀行角度,應該做好充分的調研,統籌安排自身資源,合理布局“一帶一路”沿線網點;加強與同業金融機構的合作,優勢互補,共同服務客戶;在項目篩選方麵,要優先篩選基礎設施、能源等重點項目;充分利用境內外聯動平台的優勢,為客戶提供更多的融資模式選擇等。
以招商銀行為例,目前提供“一帶一路”客戶融資特別是中長期融資的服務,以銀團方式為主,通過投保中信保的相關出口保險產品進行風險緩釋。
在具體項目的風險管理方麵,招行“一帶一路”中長期重點項目由總行項目經理主導推動,針對每一個項目製定專屬的融資服務方案,從前期的合同談判到融資方案的設計,以及融資解決和後續的金融服務,實時跟進項目進展。
同時,招行還組建了由客戶經營部門、風險管理部門、產品及其他中後台支持部門人員參與的虛擬團隊,形成“鐵三角”市場營銷單元,以項目製方式協同作業,風險管理人員提前介入配合進行盡職調查,對業務風險進行評估和把控,通過默契的配合和高效的協作快速推動業務進展。
“一帶一路”建設為世界經濟增長注入“中國動力”,是彰顯中國實力、惠澤全球經濟的千年大計。中國銀監會先後下發了一係列文件鼓勵金融機構支持企業“走出去”,今年5月在北京舉辦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國家又提出多項加強金融合作、促進資金融通的措施。
把握“一帶一路”發展趨勢、完善“一路金融”綜合服務、內外合力做好風險管理,招商銀行在用一係列實際行動,積極踐行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助力中國企業“走出去”。
最後更新:2017-10-12 13: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