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06 返回首頁    go 股票


A股已物是人非,周鴻禕為什麼非要讓360借殼回來

資本市場的變化總是令人意想不到,當年叫板BAT的360,如今還在苦苦追求回A股上市,騰訊和阿裏卻雙雙進入全球市值前十行列。當年叫板迪士尼的萬達,如今混的變賣資產求生。今年火熱的餘額寶,在風險備用金壓力下,還沒有找到方向。

近日,360曝出在磋商借殼方案,A股小市值殼題材又被炒作起來。今年3月份,360已經披露上市輔導信息,如今又曝出借殼的消息,說明360不滿足排隊等待,而是急於盡早上市。

這兩年,阿裏與騰訊突飛勐進,逐漸成長為中國互聯網的兩極。當初號稱挑戰BAT格局的360,卻在忙著私有化的過程中,錯過了發展的良機,如今看來幾乎沒有任何趕超BAT的希望。

資本市場就是這樣變幻莫測,幾個月前,誰能想,全國各地到處拿地,叫板迪士尼的萬達能落得大肆變賣資產的境地。幾天前,誰能想,資產規模迅速擴張,超過招商銀行個人存款規模,將要趕超四大行的餘額寶,在嚴厲的監管下,麵臨籌措超過70億元風險備用金的難題。

幾朝風雨變換,再回首,物是人非,資本市場節奏變化之快令人唏噓。

非要回A股

360回A股始於2015年,彼時A股如日中天,科技類股票大受追捧,各色妖股頻現。從創業板指和納斯達克100代表的科技股走勢看,自2015年年初以來,創業板指持續走高,半年漲幅高達164%,納斯達克100漲幅僅5%。

看到A股市場與美股市場巨大的差距,中概股紛紛思歸。周鴻禕顯然不滿足360僅僅80多億美元的市值,為此360也開啟了私有化之路。

可當私有化正在進行時,A股卻率先進入了熊市,回A股沒有了利益,很多中概股也相繼停止了私有化。

在中概股紛紛停止私有化之際,中概股回A股領頭羊奇虎360仍在堅持。2016年7月,以周鴻禕為首的財團耗資近百億美元,對360完成私有化。

有意思的是,在360完成私有化後,中概股反而一路狂飆。2016年中期以後,創業板與納斯達克嚴重分化,創業板指持續下滑,納斯達克100和納斯達克中國科技股持續向上。

完成私有化後是拆VIE架構,緊接著就是借殼,沒想到2016年9月,監管層出台號稱史上最強借殼新規,加強了對借殼上市的監管。

不知道周鴻禕會不會歎息命運的不公。待在美股,估值得不到體現,一離開,中概股就飛起來了。別人借殼玩得開開心心,等他要借殼上市的時候,規則又變了。

已不是那個敢向BAT叫板的360

借殼難度大了,於是,360開始籌備重新A股IPO。2017年3月,360與華泰聯合證券簽訂首次公開發行並上市輔導協議。此次再度借殼,應該是360做兩手準備,在接受IPO輔導的情況下,能夠成功借殼,盡早上市當然更好。

360完成私有化後,借殼概念股一遍遍被炒起來,360本身的發展卻有點跟不上。互聯網的世界日新月異,熱點層出不窮。人工智能火了,360沒有趕上,直播的浪潮,360還是沒有趕上,這幾年360在業務上幾乎沒有進步。

要知道,360曾一度被認為是最有潛力顛覆BAT的互聯網企業。從使用免費策略一統PC端安全工具市場,到與騰訊的3Q大戰,再到和小米的小三大戰,360一直是一匹狼,充當著攻擊者的角色。

現在的360,手機端安全工具沒有絕對優勢,搜索業務被百度壓製沒有起色,智能手機業務一直不溫不火。雖然有PC端安全工具帶來穩定收入,公司卻失去了未來,這也是互聯網公司最害怕的。

目前,360已經在科技類新聞中找不到存在感,卻頻頻出現在財經新聞中,大家都把360當作殼股炒作的賣點。

有時候,連周鴻禕自己都開始懷疑人生,“我被BAT幹死了”。與其說被BAT幹死了,不如說市場變化的節奏太快了。

另一方麵,百億美元的私有化資金並不是小數目,此前市場上有大量機構包裝360私有化產品不停進行轉賣,並且承諾高收益。360沒有進入資本市場,融資渠道狹窄。為了上市,必須確保利潤,業務開展也受到限製。

或許,這就是360在已經接受上市輔導的情況下,還再尋找借殼機會的原因。時間就是金錢,360年已經錯過了很多發展機會,真的等不起了。

多變的市場

不僅僅是360,多變的市場環境從來都不講道理。時間回到去年,萬達好不風光,全國各地到處拿地,又是建酒店,又是建旅遊城。對於上海迪士尼的開業,王健林雄心勃勃地表示,“我們萬達會讓迪士尼中國在未來10到20年都無法盈利。”

結果今年銀行貸款收緊,同時監管部門嚴查海外並購和內保外貸,高負債率的萬達不得不壯士斷腕,變賣資產。今年7月份,萬達77家酒店作價199億元賣給了富力,13個文旅城項目91%的股權作價438億元賣給了融創。

時間回到幾天前,餘額寶如日中天,1.43萬億的資金規模,甚至超過了招商銀行1.3萬億元左右的個人存款規模。

截至2016年底,中國銀行個人活期存款為1.63萬億元,建設銀行為2.99萬億元,工商銀行為3.44萬億元,農業銀行為4.54萬億元。

2016年底,餘額寶規模僅為8083億元,到2017年年中,規模就達到了1.43億元,半年增長了76.91%。以這樣增長速度,餘額寶今年很有機會超過中行個人活期存款。

然而,9月1日證監會一紙規定出台,餘額寶立馬刹車了。貨幣基金淨資產規模不得超過風險備用金的200倍,以餘額寶1.43萬億元規模計算,風險備用金需要超過71億元。這種情況下,餘額寶還怎麼擴張,籌集風險備用金都成了難題。

前段時間,A股市場火的是人工智能和供給側漲價題材,科大訊飛、方大炭素等個股廣受股民追捧。可是,一旦風向變了,短時的熱點也會變得沉寂。或許幾年後,又會有文章懷念。

這幾天,鋰電池和芯片題材又暴漲起來,贛鋒鋰業、華友鈷業、北京君正和兆易創新等股票成為資本新的寵兒。下一波,又是屬於誰的呢?

END

點擊播放 GIF/739K

最後更新:2017-10-07 23:59:34

  上一篇:go A股龍虎榜揭秘,八大券商九月份十大金股出爐
  下一篇:go 晚間重磅:A股步步逼近3400關口!九月金龍唿之欲出井噴爆發,季報暴增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