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79 返回首頁    go 股票


股浪人:大家好,給大家介紹一下,A股有望衝上3500點!

摘要:年末狂歡,今年初便一再強調的下半年紅包行情,終於再次被降準消息麵推向了高潮的起始,這一波你能拿到多少?各股指現已呈現不同的頂部區域,今天用兩篇文來一次完全解密。

股浪人炒股宗旨:無情踏浪+無情交易+無情虧盈

年末狂歡!

節前最後一個交易日,發文《9.29算盤:最後3個月,一大波紅包如約而至!》,文中開頭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話:“反彈了?其實不然,這是正在朝向,我們提了多次的另一波頂部前進的浪潮!”

另外還有一句話,股浪人在文中提到了無數次,即:技術麵驅使消息麵,消息麵實現技術麵。

無論你處於什麼樣的派別,以消息為策略主導也好,還是技術主導,都不難發現一個極其常見的現象,當常見指標的月、周級別出現一致的利好信號時,日級別就會迎來一波浪潮,而這個浪潮伴隨著某些消息的出現,進而展開一輪上攻。

但是,如果僅僅側重於消息的研究,除了真正意義上的內幕有實用價值,其它一切消息都帶著極強的滯後性,當傳達到你手上的時候,晚了一大半。

所以你會發現,市場上所有值得稱讚的操盤機構和個人,他們所有的操作理由都離不開技術的支撐,通常情況是當大眾技術麵呈現利好時,借消息麵之手大肆上攻,不過這裏有一個匪夷所思的是,為何他們常在消息公布之前就已著手埋伏?

如果隻認為他們是內幕參與者就大錯特錯了,這裏,不排除部分內幕的操縱,但縱觀整個A股市場的推動和數千支股票的輪番漲跌,更多的操盤者(包括機構和個人)之所以能長時期擒拿不錯的波段獲利,在於的是技術上的研究,而不是道聽途說,要知道,有時候真正的內幕消息也是充滿變數的。

在這裏順帶糾正下對技術論股的誤解。

很多股友理解的技術,僅僅停留於常見的幾個指標和某些老師的各類戰法(其實也是各種指標的混合,還有將常見指標的參數修改後就變成了自己的獨家戰法),其實,這隻是技術的冰山一角。

真正的技術,是一套嚴格的交易體係,不是單純的指標和戰法(操盤術)。

一個簡單直接的例子是,在量化中,各種消息麵的東西也是一個重要的技術因子,所以說,怎麼能講技術就是技術,沒有消息的參與呢?反過來說,長期下來收益為王的交易體係,正是一門好技術。

要達到這個要求並不簡單。交易體係涵蓋的內容之深和專業,並非普通股民能用閑暇時間勝任的。

比如所有交易體係的核心都必須建立在“反人性”的基礎上,即克服人性的弱點,原因很簡單,若人性沒有弱點,我們也就沒有必要去建立交易體係,隨買隨賣都可大賺一番。

再比如策略的有效性,什麼策略有效是個極具挑戰的問題,世間策略萬千,從不同的周期、不同的出入信號、不同的市場環境、不同的參與標的、不同的操盤延遲漏點情況(滑點)等就已能分化出萬萬種,更別說,能經得起曆屆牛熊交替和未來變化的策略,是多麼難上加難之事。

所以,股市先知者都明白這句話的份量:“策略不應重未來,而應重當下。”

就像人生,能過好當下的人不多。

算盤數據(當算法跑贏市場的公開分享)

~看漲看跌位

上證50B:看跌位1.698

上證指數:看跌位3366.96

深證成指:看跌位11170.84

中小板指:看跌位7610.37

創業板指:看跌位1876.07

滬深300指數:看跌位3868.45

注:當收盤價大於等於看漲位時表示趨勢看多,當收盤價小於等於看跌位時表示趨勢看空。

“一條直路臨時設置了路障變為彎道,請問,你是固執地直行,還是變通地轉彎呢?”

這句話的含義和策略的思維同出一轍。

回到市場,今天起看跌看跌位多了4個內容,分別是深證成指、中小板指、創業板指和滬深300指數,這是節後我們算盤文的一大改革,同時盤後文章《觀盤》也有對應的幾大股指的趨勢頂底,這樣一來,股友們可以更加方便地判斷當下多市場的好壞,而不是一味地隻能從上證指數中來推測一二。

同時,既然將內參中的一部分內容(幾大股指)作了公開分享,那麼原本的內參就會變得更加具有不可比擬的價值,這一變化將在本周公布,內參正在醞釀一場重大的升級盛宴。

再說今早便高開高漲的幾大股指,央行頒布的降準政策與前期數次一樣,再次成為了市場不顧節操的跳板,當然,如果細心回顧曆史,降準後市場衝高的壽命通常不長,結合《觀盤》數據中幾大股指這一波的推測頂部,完成最後兩個月的高點衝刺問題不大,但要成為全市場長周期的拉升發力杆,單是降準的力度顯然是不夠的。

就像開頭所言,消息麵總是會自行跑過來,實現技術麵。

讓我們站在曆經滄桑的技術支撐基礎上,輕輕鬆鬆地,等著新的消息出台唄,記住,它會實現我們的技術麵。

今天收盤後,幾大股指最新的頂底趨勢會在什麼位置,一定不要錯過盤後文《10.9觀盤》。

風險提示:本文所有內容均來自個人量化模型的研發學習和模擬測試,不代表任何建議、指導,僅供學習交流。

作者/股浪人

微信公號/股浪人(stockwaveman)

股浪人:我是一位對待數據苛刻的A股量化策略研究者,每日盤中時間提前分享實操價值策略,不更改不替換,如實記錄每次的出入場收益,供所有股友觀摩、參考和交流。

最後更新:2017-10-09 14:04:53

  上一篇:go 港股異動︱中國水務放量漲8% 券商指未來兩年淨利或保持20%高增長
  下一篇:go 美股為何能一再創出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