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658 返回首页    go 京东金融


京东金融后台数据分析

一、消费金融市场

1、2017年6月消费金融TOP10应用MAU及同比增速

2、行业用户规模及同比增长率

很多超级APP也可以直接购买理财产品,例如支付宝中的蚂蚁财富、微信中的理财通,因此移动端理财用户规模不可小觑

TOP10应用用户规模

行业总用户规模在4300万左右,趋势较为稳定

2、综合理财应用用户画像

京东金融和蚂蚁财富APP的用户一线城市占比在30%左右,线上消费能力也高于其他同类APP,体现其用户高质量高价值的特点。

二、后台数据分析

数据指标

借助易观万象、百度指数等第三方数据平台,通过分析2017年6月京东金融的后台数据,分析消费金融类用户的用户偏好

1、用户规模分析

6月,京东金融的活跃用户1368.24万,用户体量领跑消费金融领域;用户数环比上涨22.54%,启动次数环比上涨18.98%达9997.65万次,使用时长环比上涨19.95%达600.81万小时

在“京东618”活动的助力下,具有“白条”及“众筹”功能的京东金融的各项数据环比增幅较前几个月均有较大提升

活跃人数

6月京东金融活跃人数的环比增幅较5月提高27.99%,但领域渗透的占比提升1.65%,较5月的增幅略有下降,猜测“京东618”活动一定程度上导流一部分电商用户的流量至京东金融中,但这部分用户与消费金融领域的用户重叠度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因此能否将此类用户留存在平台还有待观察

启动次数

6月京东金融启动次数的环比增幅较5月该数据提升63.8%

使用时长

6月京东金融使用时长的环比增幅较5月该数据提升35.1%

同时列出京东金融4-6月更新的版本更新记录

可以看到,4月4.0.x版本更新的内容主要是调整各消息入口及页面,包括将分散在应用内的各“福利功能”提供一个统一入口,调整动态页、基金页布局、增加互动方式,目的均是提升产品体验,但新增功能并未涉及理财模式的新玩法;而5月末4.1.0版本更新,都是围绕“京东618”活动开展运营,比如提供首次下载奖励、免息券免运费券等,功能性更新包括理财金额可视化、基金转持等与投资理财相关。对理财用户而言,他们关心的或许不是页面的简洁或是炫酷、产品提供的非期望功能有多完善;用户往往更关心每日获利的具体数值,平台是否能提供更多的理财新玩法,这些才能真正触及这部分用户的需求

理财类产品用户具有高质量高价值的特点,如果太过看重用户在平台的人均使用时长,往往会导致产品功能繁杂、结构臃肿,反倒有些适得其反

——————————————————————————————————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发现自己真的还太年轻

“互联网金融是所有行业里,获客成本最高的领域。一位内部人士透露,简理财获取一位理财用户的成本为500元,而借贷宝获得一位有效用户的成本达到1000元”————摘自虎嗅《流量战争:中国互联网的新一轮上山下乡运动》

在线上流量的价格不断抬高、红利消耗殆尽的情况下,还不在乎现有用户的产品体验,不意味着逼迫跟大家一起“上山下乡”、转向线下么?

2、日均规模分析

(1)日均活跃人数

(2)日均启动次数

(3)日均使用时长

月启动次数增长了1600多万次,使用时长却增长了100多万小时,一方面由于“618”确实导流了一部分用户过来,但是否真能转化成有效用户,这部分流量怎样变现,却是平台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另一方面也侧面反映了这类用户使用消费金融类应用的一个特点:高启动频率与低使用时长

3、用户粘性分析

人均单日启动次数

人均单日使用时长

可以看到,虽然5月各项数据均有增长,但人均单日启动次数与人均单日使用时长较4月并没有很大的变化,反映出这类用户的集体性行为有一定代表性特征,6月各项数据的变动也跟前面说的一样,导流过来的用户与之前留存用户的重合度没有想象中那么高

4、用户分时行为分析

分时点活跃用户数

用户活跃时间集中在9点-23点间,活跃用户数在150万至250万间

4:00-10:00活跃用户数随时间呈线性上升趋势,10:00达到第一个峰值250万。随后活跃人数开始回落,12:00-13:00下降趋势最快,14:00-20:00活跃人数由200万缓慢下降至160万,20:00-22:00活跃人数略有上升,22:00达到第二个峰值180万。22:00

-24:00活跃人数下降至130万。0:00-4:00活跃人数由100万下降至50万

分时点启动次数

用户启动次数集中在8点-23点间,启动次数在400万至720万间

5:00-10:00活跃用户数随时间呈线性上升趋势,10:00-11:00启动次数缓慢上升至第一个峰值720万。11:00-14:00启动次数回落500万,其中11:00-12:00下降趋势最快,14:00-20:00启动次数由500万缓慢下降至400万,20:00-22:00活跃人数略有上升,22:00达到第二个峰值500万。22:00-24:00启动次数下降至300万。0:00-4:00启动次数由300万下降至100万,4:00-5:00启动次数保持不变

分时点使用时长

用户使用时长集中在20万小时至34万小时间。0:00-2:00用户使用时长由22万小时缓慢下降至20万小时。2:00-5:00用户使用时长保持不变。5:00-11:00用户使用时长上升至34万小时,其中5:00-7:00上升趋势相对较快,11:00达到峰值。11:00-14:00使用时长快速下降至25万小时,14:00-17:00使用时长略有上升,17:00-20:00使用时长下降至18万小时。20:00-22:00使用时长略微保持不变,22:00-24:00使用时长下降至18万小时

分时点人均启动次数

用户人均启动次数集中在7点-23点间,启动次数在2.5-2.9次

5:00-7:00用户人均启动次数随时间呈上升趋势,7:00达到第一个峰值2.7次;7:00-8:00人均启动次数下降至2.5次。8:00-11:00人均启动次数缓慢上升至2.9次,11:00达到第二个峰值。11:00-12:00下降至2.2次,随后人均启动次数开始小幅波动,20点达到谷值2次。随后开始略微上升,22点达到第三个峰值2.6次,随后下降至24:00的2.4次。0:00-3:00用户启动次数由2.9次快速下降至2.2次,3:00-4:00启动次数保持不变,5:00下降至谷值

分时点人均使用时长

人均使用时长8-24分钟

0:00-4:00使用时长呈线性增长,4:00达到峰值24分钟,4:00-7:00呈快速下降趋势,7:00下降至10分钟,8:00-10:00缓慢下降至8分钟,10:00-24:00人均使用时长稳定在8分钟

可知

京东金融用户的应用主要使用时段集中在9点-23点间,峰值时段有两个:11点左右及22点左右,第二个峰值段对应的各项数据均小于第一个峰值段。第一个时间往往对应用户午饭前的碎片时间(比如,点外卖?)第二个时间属于用户的睡前行为(睡前刷手机之类)

由峰值段对应时间可知,用户往往会利用碎片化时间,快速获取应用内信息,而这些信息通常包括:总资产,今日收益,白条动态(如免单券、免息券)等。因此在首页实现数据可视化具有很高的价值(能最快速便捷地获取想要的信息,会带给用户很好的产品体验)

虽然深夜用户不属于主要用户(深夜活跃用户不足峰值的1/7)但仍有必要将轮播消息的更新设置在半夜,因为这部分用户停留在应用中的时间较长,且京东金融同样提供了购买支付的入口,因满足这部分用户获取信息(如众筹商品信息、理财资讯等)的需求

京东金融拥有多种多样的功能,如白条系列功能(白条限额、白条券等)、投资理财系列功能(基金黄金等)、财产管家系列功能(如水电费支付、保险、信用卡还款等)、线下支付系列功能(如扫码付、线下闪付、满减券等)、众筹系列功能(众筹物品、)、京东商城附属功能(京东好物、GO返利等)、资讯阅读功能(阅读理财资讯、新闻等)等等功能,用户不可能经常使用所有功能,但到达用户高频功能的路径却不一定是最便捷的。如果想要提升应用的整体使用频率,就应当由用户自己定制首页呈现的功能;至少,每个二级页面表格视图里的功能顺序,应当允许用户自由调整

5、用户属性分析

用户属性

性别分布,男性:女性=60.87:39.12

年龄分布,24岁以下占比12.98%,24岁-30岁占比30.42%,31-35岁占比26.19%,36-40岁占比16.64%,41岁及以上占比13.77%

消费能力,低消费者占比8.00%,中低消费者占比13.21%,中等消费者占比29.60%,中高消费者占比28.69%,高消费者占比20.50%

地域

地域分布,超一线城市用户占比15.39%,一线城市用户占比43.30%,二线城市用户占比17.48%,三线城市用户占比15.47%,四线及以下城市用户占比8.25%

省份分布,广东省用户占比最高11.86%,山东省用户占比7.42%,江苏省用户占比7.33%,河北、四川用户占比6.2%、5.34%

用户设备分析

苹果用户占比40.02%,荣耀、三星、华为用户占比12.47%、11.74%、8.97%

通过数据对比可以发现,用户性别上,男性:女性为6:4,与京东商城的用户性别比例刚好相同。最开始京东金融主打的“白条”功能就是辅助京东商城,而京东商城最开始又以3C商品为主,因而导流进的男性用户居多就不足为奇;另一方面理财类用户本就以高学历具有理工科背景的男性用户为主(忘记在哪份报告上看过)

除此以外,京东金融主打的“众筹”功能里也将3C产品作为推送的主要内容,在吸引了一批男性用户的同时加剧了性别比例失调

京东商城现在在主推“时尚”板块,或许能为平台吸引一部分女性用户(如用白条买奢侈品),虽然不属于投资理财用户,但只要能吸引至平台,再加上应用内诸如“引导小白理财”之类资讯的不断引导,或许能将其转化为有效用户

24-35岁用户为主要用户占比57%,符合消费金融类主流用户的年龄占比;未来随着主要用户年龄及资产的增加,高收益高附加值的理财产品会受到越来越多此类用户的青睐,而应用内推荐的“东家财富”、“企业金库”等高收益理财产品,将会契合这部分用户的需求

中低消费者及以下占比21%,如何向这部分用户灌输理财观念并培养理财行为显得较为重要(中等消费者一般会主动理财,此时应提供多种类型的理财产品及相关资讯,用户一般会主动获取),这样才能与其他产品形成差异化竞争。尾巴有个小建议,通过小额金额的活动来逐步培养,如第一天先投入一定资金,每天固定时间段早起打卡来赚取更多资金,再通过首页数据可视化的方式让用户知道今天获得了多少;或是通过了解完理财资讯后附加做题,全对后给予资金奖励或提高几日收益率的方式来提高用户粘性

一线城市用户占比43.30%,而二线城市用户占比17.48%。未来如能通过线下便利店等方式大规模推广京东支付,将会争取到很大部分二线城市及以下的流量。理财产品的获利终究需要有一定的消费场景,尤其对购买小额理财产品的用户而言更是如此

广东省用户占比最高11.86%,符合一般应用的用户地域分布情况

最后更新:2017-10-07 23:28:33

  上一篇:go 京东金融与第1车贷独家合作 强强联手打造用车新模式
  下一篇:go 京东金融与光大银行启动战略合作,走向深度连接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