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直播
有声版《大通记》读出古镇神韵,微信阅读量已近千万
2017年08月25日
据铜陵日报报道,今年6月9日和10日在《大公报》以上、下篇形式推出的文章《大通记》,于8月7日在人民网安徽频道微信公众号推出了有声版,即《为你朗读▏斯雄》。有声版《大通记》一经推出即在微信微博以及网络等平台引发强烈反响和热议,广大网友纷纷点赞、转发,特色小镇大通再次扬名内外。
(大通镇是安徽特色名镇之一 资料图片)
《大通记》是人民日报社安徽分社社长朱思雄(笔名“斯雄”)的作品,他在2017年推出了游记散文“徽州八记”系列,《大通记》为“徽州八记”第四记。文中,作者以民谣《和悦洲“十不舍”》入题,旁征博引,展现了大通古镇独具特色的人文底蕴和厚重的历史承载,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悦洲、鹊江、三街十三巷、繁华的盐市、“小上海”等大通意象在文中得以展现。
“说来惭愧,三过铜陵,始知其下有大通镇,竟曾与芜湖、安庆、蚌埠并称‘安徽四大商埠’。于是乘兴而往,所见所闻,讶异不已。”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持人、中国广播影视大奖和国际广播金话筒奖获得者弥亚牛声情并茂的朗诵下,《大通记》文字的感染力得以凸显,让人享受美的熏陶,找到情感共鸣。在美文和“美声”的双重叠加下,大通古镇特色神韵得以进一步彰显,格外值得细细品味。
美文、美声与美景的展现赢得广大网友共鸣。网友“胡文革”在留言中评价:“美好的回忆,让人思绪万千,回味深远。”网友“随心”表示,从文中了解了大通的历史,读出了大通的韵味,有机会一定顺着作者的脚步走一遭,用心去品味一番。
作者简介
斯 雄
本文作者
斯雄,本名朱思雄,湖北洪湖人,198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以编报纸、办杂志为主业,业余写作散文随笔,兼及时评。现为人民日报社安徽分社社长,高级编辑。曾获中国新闻奖、中国人大新闻奖、中国政协新闻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新闻奖。着有《南沙探秘》《游方记》《盛开的紫荆花——一个内地记者眼中的香港》《香港回归十年志(2003年卷)》《平等的目光》等。中央电视台“亲历·见证”栏目为其拍有纪录片《双城故事·爱在他乡》。
2017年推出游记散文“徽州八记”系列,第一记为《琅琊山记》,第二记为《凌家滩记》,第三记为《石牌记》,第五记为《小岗村记》,《大通记》为“徽州八记”之第四记。
弥亚牛
本文朗读
弥亚牛,又名弥清,甘肃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持人,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专业。2004年进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曾主持《国际调频》、《来自中国的声音》、《华人时空》、《环球名人坊》等节目,现为《海峡飞虹》节目《魅力飞虹》主持人。曾获“中国广播影视大奖”、“国际广播金话筒奖”、国家广电总局“五一劳动奖章”等奖项。2016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特邀演讲嘉宾。
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持一档历史人文类节目《非常纪录》,每天向全球20多个城市讲述一小时中国故事,在海外多个城市和地区拥有忠实受众。其儒雅的气质和金属般的声音也使其成为各类文化活动中深受欢迎的主持人,曾多次主持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及沙龙、雅集等,广泛参与纪录片解说及古典诗词诵读等活动,与多位国际国内文化艺术精英对话。
倡导“朗读为社会服务”。2014年发起“为孩子朗读”公益计划,与播音主持及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助力中国基础教育、促进资源对接,该计划正逐步在全国展开。
给听众的话:我不知道你是什么样子,但我似乎多次看见你真诚的眼神,就在我的话筒后面。
最后更新:2017-08-25 13: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