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4
直播
网红“定制”广告变现,直播盈利模式创新的魔幻与现实!
直播行业第一权威媒体
那些了不起的企业,从来不会盯着一款产品、一项服务和损益表里的赤字,他们需要有更开阔的视野和别样的创造赋能。
一代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过:所谓公司核心竞争力,就是指能干别人根本不能做的事,能在逆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能将市场、客户的价值与制造商、供应商融为一体的特殊能力。
显然,这种能力陌陌是具备的,在业界都开始唱衰直播行业的时候,他将主打陌生社交的触角伸向了直播领域,通过直播实现了盈利的华丽转变,也为自己的财报写入了漂亮的成绩。
然而,这些还不够,陌陌在盈利模式的探索方向没有止步。除了打赏、贴片广告带来的营收之外,陌陌推出了全新的红人广告投放平台“陌陌明星”,打通了粉丝、品牌商、平台、网红四方通道。
据悉,此次“陌陌明星”上线主要功能是红人广场,可以让广告主挑选出符合品牌要求的网红为其拍摄广告。除了陌陌,美拍、抖音等平台也试水多样化的广告形式,与品牌进行深度合作,打造“原生态广告”。
广告变现,谁更懂粉丝心?
在OA办公系统定制领域有这样一个揶揄:每一个量身定制的办公自动化系统都是企业高层很满意,但真正使用它的企业职员们却叫苦不迭。
而在广告领域,这样的悖论同样存在。尽管网络营销,已经通过互联网的技术范式,一定程度上对传统广告在用户精准度差、广告及时反馈难、用户参与度低等问题进行了破解,但在根本层面的用户体验上依然缺少解决方案。
具体到网络广告层面,单纯的贴片硬广模式与过去的电视广告没有实质性区别,而深度的内容营销则是最佳的解决路径。
关键在于,内容驱动如何最好的贴近粉丝需求。从陌陌与联想合作推出的4则红人广告上,这种端弥已经初步显现。
按照“陌陌明星”的设定,品牌主可以邀请中意的红人根据需求为其拍摄原创视频,并将这些视频以红人的名义发布至个人动态,引导其粉丝观看、互动、分享,并通过其携带的转化入口提供高回报率的转化。
本质上即是网红自带了广告公司+明星代言+渠道发布的三重属性,同时平台作为中介,亦可提供更多的推荐位置和流量引导。
这种网红广告在人设和粉丝属性上的高度统一,反而较之过去明星代言的广告过度注重品牌,而忽略明星人设的形态,更懂粉丝群体的心。
而究其所以,还在于去掉了“中间商”的环节之后,网红及其团队对自身粉丝需求的拿捏以及与自身人设对应的调性,更具把握能力所致。
而得粉丝者得天下,谁俘获的粉丝的心就意味着广告投入价有所值,广告爸爸最喜欢的就是网红的流量和精准粉丝受众。广告爸爸高兴了,平台和网红也跟着获利。
从“曝光”到“转化”
在所有平台都在寻找如何变现的路径的时候,短视频给了所有平台一个灵感。现在人的阅读习惯都很碎片化,人们对动辄一百多秒的贴片硬广产生普遍反感,轻松灵活的短视频受到网民的欢迎。
2016年短视频爆火捧红了一众短视频网红,以papi酱、大胃王密子君、HoneyCC等为代表的短视频达人开辟了一条画风清奇的变现之路。除了大IP带来的流量对品牌的曝光,还有其极为精准的受众群体产生的转化概率。
几乎所有平台都在尝试用短视频变现。视频形式能够承载更多的内容、更多玩法之后,品牌方不再满足于“品牌曝光,而是需要甚至要求广告的”内容品质“、”品牌转化“。
秒拍选择用金栗子奖的方式,继续深度培养中小内容创作者,通过流量扶持,资金入股此类团队的形式,让其自由寻找变现路径;今日头条则在今年6月首次推出商业化视频,黄渤配音的90秒动画短视频《黄逗菌》上线,植入了汽车和手机广告,配合其自身的新闻聚合信息流模式进行传播。
美拍三周年推出的M计划,直接实现了“边看边买”的功能,成为达人和品牌商之间的“红娘”,当品牌方有推广需求时,发布需求贴,M计划会给品牌方推荐匹配度更好的达人资源。与此同时,当达人有表现需求时,加入M计划,M计划会给达人推荐优质广告主。
这点与“陌陌明星”有异曲同工之妙。当明星太贵、而传统媒体又太“寒酸”的时候,“网红”势力的崛起成为广告商青睐的创新宣发途径,也是平台盈利的另一个制高点。
“网红”定制广告,品牌主可以邀请中意的红人拍摄原创视频,原生视频内容,拥有更高的受众接受度,避免因为广告太硬而引起受众的反感。而且所有视频内容除了接受用户的评论、转发、点赞等形式外,均携带完整的品牌转化路径。相比传统广告,更站在了品牌主的立场。
据统计,目前短视频成本在3000-60000元不等。这些短视频创作者不仅制作成本更低,且自带粉丝属性和传播功能,较之中间商模式的广告形态来说,更为实惠。
不是太贵,还能带来流量和直接转化,定制短视频广告,内容变现从魔幻变为现实!
快速变现,平台是关键?
不过,无论是贴片模式还是内容植入,短视频变现,尤其是广告变现的最大难题依然是转换率问题。如红人广告尽管自带粉丝、自带渠道,但粉丝的广度和传播的深度依然有所限制。
此处破解之道关键在于平台,平台自身的用户属性将最终成为决定广告转换率的关键。
平台的自身定位不同,将最终决定它们各自的短视频广告变现模式的差异性。
如推出“陌陌明星”的陌陌平台,月活用户9000多万,其中33岁以下的年轻人比例高达85%。今年七夕,陌陌携手金帝巧克力联手打造了2017年#一首情歌动你心#为主题的七夕情人节营销活动。此次节日营销同样邀请了陌陌上的四个视频红人为金帝拍摄定制短视频,同时融合陌陌天然视频社交场景,以及用户行为习惯,将品牌推广与七夕节完美融合。
反之,如今日头条,显然不能简单复制上述模式。其尽管月活用户过亿,但由于其新闻属性而导致用户类型、喜好和需求相对分散,更适合采用信息流广告的方式。故更适合更加直截了当的创意短视频硬广投放和贴片模式。
由于各平台的既有定位的不同,其在不同平台上的变现模式也会各有不同。就像一直播的”明星化“,陌陌背后撕不掉的社交标签,斗鱼游戏大佬的地位……
所以变现模式也有差异化。虽然直播的变现渠道很多,但是他们的商业模式只抓住一个核心IP,最终形成针对核心商业模式的深度黏性和针对性创作,最终形成分野。
相信直播的盈利模式在短视频等新风向的影响下,给平台更多的创新启发,变现的道路越拓越宽。
品牌广告主很焦虑,他们需要更有效的广告渠道,而创新的模式,是他们喜欢尝试的。
版权声明:本号除注明出处文章外,均属于原创。如需转载、引用,请先获得授权。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直播观察网仅作传递信息使用。
最后更新:2017-10-19 20: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