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9
直播
小公會求融資,大公會欲上市,直播圈收購潮越發凶勐
近日,YY兩大公會話社、娛加相繼完成公會收購。
其中話社於9月6日宣布收購帝王公會,8月15日,時隔兩年歪歪魚上岸連麥,參加娛加、L+合作發布會。聯想更早前的中國藍合體,頻繁的合並可以見得,如今的公會江湖,資本戰火勢頭迅勐。
另一方麵,以被收購的帝王、L+線索,牽引出的中小型公會的生存空間正在壓縮的顧慮也漸漸凸顯出來。
事實上,小紅此前就目前市場上部分知名公會的資本現狀做過分析,大公司兜裏揣著錢找肉吃,小公司餓著肚子等救援的“階層”矛盾已經埋下伏筆。如今不過是收杆取網,現實問題正在浮出水麵……
兩大公會收購風雲
8月11日,李黑龍就被遊客套路了一波:“說了嗎?都說了啊?那好吧大家都說了我也說吧,娛加收購了L+公會。”
作為YY一名八卦主播,所屬公會娛加的大新聞,李黑龍憋得夠久了,是時候發泄出來了。
話音剛落,公屏上的躁動讓他意識到:“被你們套路了。”知道說漏了嘴,李黑龍索性說清楚:“收購的事情確實以前一直在談,之前1500萬出價L+嫌低才拖到最近。”
同時他還透露,除了L+,娛加在YY年度之前還會落地兩個中小型公會的收購。
隨後15日,時隔兩年上岸的歪歪魚連麥畢加索直播間,就娛加收購L+的事情作進一步說明。
許多YY遊客大多是從畢加直播間了解L+主播的,據“鎏金琵琶”介紹,L+公會是老畢徒弟鐵柱(baby靚)的公會。在宣布公會收購之前,“鐵柱長期給老畢喂食,和老畢財團都差不多了,誰家徒弟支持師父會這樣?還是一個公會ow,YY上著實很罕見。”
直白說,L+業績不溫不火,一直在尋求靠山,娛加是其長久以來的目標。
“有說L+賺錢、實力。其實很大程度是靠老畢在年度預選戰地轉播時候給的畫麵和宣傳,造勢。”鎏金琵琶表示,畢加索以往對L+公會的宣傳不遺餘力,甚至線下還去過L+位於合肥的總部。
據接近L+公會陳琦表示,L+主要發展線下主播,體量和實力都不算優秀,但是相對於娛加大比例的線上主播而言,L+很好地補充了線下實力。
歪歪魚在線上發布會上也側麵證實了這一點:“YY仍然是合作平台的第一順位,娛加和L+都會投入最大的精力和成本去發展。這次合作正好可以擴充大量的線下的優質主播到YY來發展。”歪歪魚的態度很明確,L+補充的就是娛加線下主播的實力。
在娛加發聲的同時,另一陣風聲響起:“話社正在籌備天價收購某公會。”
直到9月6日,話社藍小天微博動態更新:“經和皇帝哥協商,話社全資收購帝王百分百股份。”傳聞才塵埃落定。
回顧帝王公會的發展,2016年2月,YY神壕趙皇帝就對外宣稱將斥資億元(也有知情人士錘實千萬投資)打造帝王公會。旗下招納有帝王11、MC小洲、左耳、煒坤等一批人氣主播。
不過雖然有過聲勢浩大的開端,後期帝王公會的運營卻不盡人意,單從3月開始至今合並,就換過多位管理。
在最近一封來自趙皇帝身邊人的獨白信表示:老板(趙皇帝)雖然線下事業都做得風生水起,但到了網絡,到了YY就賠錢的最重要原因在於他不懂YY的玩法,公會運營不是錢就能解決的事情。
坊間傳言趙皇帝“人傻錢多”,在並不了解YY玩法的情況下就盲目投入帝王公會數千萬。最終隻落得黯然離場的結局。
收購潮愈發凶勐
事實上,小紅此前就目前市場上部分知名公會的資本現狀做過分析,大公司兜裏揣著錢找肉吃,小公司餓著肚子等救援的“階層”矛盾已經埋下伏筆。如今不過是收杆取網,現實問題正在浮出水麵……
“有較好的營收狀況,有線下的實體公司,入駐主流直播平台,要簽對賭協議”,國內某一線公會負責人R從今年上半年開始就開始馬不停蹄地全國各地奔波,尋求合適的公會收購。而上述幾點要求就是他在審核被收購公會資格的參照方針。
回顧多數大公會發展之路,並購壯大規模的模式是常規做法。
比如在YY內部,今年3月份,China公會宣布收購藍雨,組建中國藍公會,通過並購,中國藍立即變為YY前3大公會,而負責人寶哥更是被爆斥資1個億打造“中國藍”,進軍公會商業化。
China公會除了此次收購藍雨,去年收購金鷹公會和星光公會,一路擴張。
同樣的,還有話社母公司眾妙傳媒,通過並購擴大資產,最終組建了眾妙傳媒集團。
其中話社是位列YY前三的大公會,簽約主播過萬;美人互娛是一家以電商變現為主的公司,在淘寶京東上都有不錯表現;另外還在網劇、短視頻等多個領域有所布局。
底子打好以後,進一步擴充公司規模為布局添磚加瓦,話社此番收購帝王在大版圖的計劃之中。
大公司揣著錢四處收購,對於正餓著肚子等救援的小公會來說,又有著另一層含義:拿投資也好,被並購也好,融資也是很迫切的需求。
此前小紅接觸過的華東一家公會,簽約百餘主播,入駐在幾個知名的秀場平台,經營狀況算得上良好。
不過,市場對於這類一步一個腳印的“良好”公會並不友好,其負責人Y說:“因為賬上的錢每個月要用來墊付平台工資,資金吃緊,沒有多餘的錢來跑內容線。”根據她的描述,她們每個月都需要墊付幾百萬。
而在這樣的情況下,公司正在緊鑼密鼓地做第二輪融資的準備,不斷接觸投資人,希望借資本擴張,能夠做大做強——自然免不了和正在四處“覓食的大魚”有所交集。
隨著行業發展越來越成熟,資源逐漸傾斜少部分頭部公司,中小公會的日子並不好過,能夠以被收購的形式變現,某種程度上也是一件好事。
“雖然我們很難統計整個公會行業的融資情況,但基本上大型公會,都有風投、PE機構的進入。而大魚吃小魚,也已是行業普遍現象。”業內人士認為,大風將至,海底的暗潮已經上岸。
關於公會IPO的猜想
“娛加上市我嘴皮子都說破了,上炕容易上市難。”有遊客問李黑龍,娛加一直在吸納小公會,擴大規模,也拿到了不少融資,什麼時候能上市。對於這個敏感的話題,李黑龍隻能打哈哈地略過。
2015年8月,娛加娛樂獲得IDG千萬級融資,估值超過1億;2016年8月,獲得君聯資本領投,IDG,王思聰的普思資本和達晨創投跟投的1億多元的B輪融資。
作為國內首家獲得知名風投認可的互聯網經紀公司,多次融資之後,娛加的A股上市之路一度被業內人士看好。
另外據知情人透露,眾妙娛樂(話社)的實力也相當驚人,他們未來也有大動作。
“互聯網創業的大目標要麼等著被收購,要麼盼著上市。”而作為行業內少有的巨頭,大公會們內心都有一個IPO的“小目標”,不過“大”可不是上市的唯一要求,實力也要夠“硬”才行。
國內對於擬上市企業的資質要求非常嚴格,其中持續經營能力一直是投資者和發審會對於IPO企業比較關注的核心問題,具體考察的問題有毛利率、應收賬款,營業收入、經營環境等異常變動而引起人對企業未來持續盈利能力的擔憂。
可以看到,有上市計劃的公司,首先會完善自身,去滿足證監會的審核條件。“並購小公會無非是想做大營收規模,提升利潤。”既然資金充足還能提高自己實力,收購成了大公會的首選。
當然據直播媒體人PC分析,即便最終的結果是不能上市,來自投資方對資本回報的壓力,也催促著公司必須采取各種辦法做大做強。“你看,如果不上市,這些大公會在投資方跟前的出鏡和小公會一樣的。”
公會負責人L心裏也很清楚,四處並購的大公會們,他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像我們這樣體量的公司,給不高的價格,被他們並購,然後再幫他們完成業績。”
當然,計劃都很美好,不過據PC的透露,投融資方麵,目前國內的文娛行業的形式並不友好,比如前不久政府部門處罰了一批直播平台,就在消息出來的當天晚上,某知名投資機構就電話項目方,告知已經暫停了此次投資。
隨著政策監管壓力的步步緊逼,整個行業估值一直處於下行階段。
不過,對於類似話社、娛加一類現金流充沛的大公會們來說,通過資本並購做大做強的戰略依然堅定。
公司獨立上市硬性要求三個會計年度數據,而在達到標準之前,一切皆有可能。某大公會負責人說:“現在的情況確實是比較嚴格,三年後誰知道政策怎樣,也許會寬鬆一些呢?反正現在把規模做大,總是沒問題的。”
版權聲明:本公眾號除注明出處的文章外,均為原創。如需轉載、引用請先獲得授權。
最後更新:2017-10-19 10:0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