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
直播
大余中秋主题游园活动在央视《传奇中国节》直播啦!
10月4日,中秋节,在大余县牡丹亭文化园内,各式花灯、门联将文化园装扮一新,一场以“梦回南安”为主题的中秋民俗游园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群众以及各地游客大联欢,共庆传统佳节。这场满载客家元素的文化盛宴,通过中央电视台《传奇中国节》中秋直播活动,将海内外观众的目光再次聚焦到大余。接下来,我们一起去看看直播情况!

中央电视台《传奇中国节》大余中秋民俗游园活动——梦回南安
“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伴随着稚嫩清脆的童声,中秋游园活动拉开序幕。丝路明珠、十二生肖灯、牡丹映月、嫦娥奔月……一盏盏制作精美的花灯点亮夜空,大家聚在一起赏花灯,猜灯谜,好一派欢乐的景象。
客家童谣《月光光》
花灯展——灯彩,又叫“花灯”,是起源于我国的一种汉族传统民间手工艺品。大余客家灯彩综合了绘画艺术、剪纸、纸扎、制缝等工艺,就地取材,集中展示了客家人的勤劳智慧和心灵手巧。这座长5米的船型灯彩名叫“丝路明珠”,形象地再现了大余梅关古驿道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陆路通道的繁华盛景。
客家灯谜,集中展示了南安儿女尊学重教、见贤思齐的崇文精神
在牡丹亭文化园的主殿内,一场中秋诗会正在这里举行。中国古典诗词爱好者们围坐在一起,击鼓传花,把酒当歌,吟唱不完的是无尽的诗情画意,他们把对祖国和家乡的满腔热爱融化在一首首诗词中。
梅花诗国•中秋诗会现场,击鼓传桂,诗声琅琅
大余特有的高山区客家山歌,音调高亢,语言朴素,即兴即唱,每逢中秋月圆之夜,阿哥阿妹相约在山间、田野或树林,对上一首山歌,更能表达月圆人圆的情愫。
诗歌唱罢,舞蹈登场。南安罗汉舞、迎客龙狮表演、香火龙、高山区客家山歌等民俗表演,让人目不暇接。
罗汉舞——南安罗汉舞是大余人在中秋、春节等节日中喜欢表演的绝无仅有的一种民间舞蹈。在表演程序上形成了先舞罗汉,后舞龙灯,同一场先后表演的习惯。俗称舞罗汉是送喜(即送崽),称舞龙灯是麒麟送子,这些都表现了当时人们祈神求子、家和人兴的愿望。
南安罗汉舞的几十位表演者一登上舞台,就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南安罗汉舞大余当地独有的民间传统舞蹈,又称罗汉送喜,起源于明末清初。几百年来,罗汉舞逐渐成为大余县南安镇村民春节、端午、中秋等重大节日最受欢迎的民间活动。由于该舞种形式多变,对于道具要求高等因素影响,这一来自民间的舞蹈在时代变迁中几度濒临失传。近年来,大余县通过有效手段科学挖掘,罗汉舞重放光芒。
迎客龙狮表演
香火龙——香火龙是用稻草扎成一条草龙,龙头龙尾各插特制的粗香,分别由六人和二人轮流执掌。在浓重的夜色背景下,将所有粗香点燃,便形成一条长长的香火龙,舞动起来火光四射,与明月交相辉映。
中秋团圆,自然少不了美食。从10月2日开始,牡丹亭文化园内就开始展示几十种大余传统客家美食,十几位民间手艺人摆开阵势,现场制作烫皮、空心糖、石磨豆腐等客家美食。市民和游客们既饱了眼福,又饱了口福。央视主持人现场体验在大余美食上作画
客家美食展示区
客家美食与本土特色产品展示区
来源:县委报道组
最后更新:2017-10-19 15:03:00
上一篇:
直播平台注册哪类商标?
下一篇:
直播大联动:中秋月圆之夜,我们为你准备了这份来自月宫的大餐!
直播车进景区 全方位展现景区旅游动态
明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将“直播承德”!
直播美女这吃的是什么,看的我都吃不下饭了
安联钓鱼台壹号 220㎡“楼王”加推!直播回顾
普法网红有直播,你居然还不知道?全国首届“律政网红”直播大赛正拼得火热!
梦幻西游:直播打造半车宝宝装,竟出了两个万元货
直播农村生活年收入16万,90后小伙成直播界正能量奇葩担当
洛阳消防走进“行风热线”直播间与市民共话高层建筑消防安全
高迪大美撒狗粮!直播亲亲被封三天!回应最近黑粉节奏。散打二驴的正式合体!成立“驴打滚”组合!
不幸 球球家场控因车祸去世,直播间向场控三鞠躬哀悼!二子爷被绿!孩子血型不同于双亲?原因竟然是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