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米粉的心声
致小米:
一个米粉的心声
马上就要毕业,面临着就业还是考研,现在也正是考研的最后阶段。但是我还是要写下这篇文章,不管是否定的回应,还是石沉大海。因为今天我要做出一些改变,写下这篇关于我和小米的经历,我对小米的看法,当然如果能够在小米某得一个职位,亲身参与到小米的发展建设中那就最好不过。因为我从高中到现在将近七年的时间,从一个无知者,到看到了手机行业的起起落落。当时小米刚出来的时候就惊艳到我了。小学的时候就有一道应用题,一个商家卖衣服如果卖的贵出货量就少,卖的少出货量就多,那么为了某利润他应该卖多少钱合适。和道题的答案有两个,一种就是高价销量少,还有一个就是低价多销。小米的价值观就是后者,这也是我十分崇尚的。小米这几年有高峰也有低谷,我也是看着走过来的。每次跟他人谈论到手机圈和小米总是滔滔不绝,这视乎成了我的另一门专业。对于这个行业的从业者来说,我对这个行业的了解还只是个门外汉,但是我有很强的探索精神也有一些我个人对手机外观,操作系统,及一些产品宣传的一些看法。今天就当我这个门外汉今天班门弄斧,但是这对于我个人来说也是对这七年的一个暂时的句号。我想要是我能进到小米工作真是我心澎湃,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我的亲身经历:
小米周边和米家确实有很多很好好的产品,产品的外观,设计,价钱都很给力。但是缺少推广,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些东西的存在。包括很多用小米手机的人,在我身边就有三、四同学,他们的小米手机都是我推荐购买的,但是他们只用小米手机,对于MIUI的很多操作方法都不知道也没有去系统地学习,对于小米商城和米家也是这种状态甚至更不如。但是他们包括没有用小米手机的人都是小米周边的潜在用户。比如,前一阵子小米华米手表青春版刚上架小米商城,我有一个同学就问我说;知道华米手环吗?我说知道呀,不都上市好几个月了吗,怎么了?不刚刚上市吗?那个手环怎么样呀?…。后来我用小米商城看了一下小米之家有现货就直接带他到大连的小米之家买了。我之前也带过我们宿舍的同学到小米之家,第一个是买小米5,他之前vivo手机坏了,我就给他推荐手机,当然为了公平性我并没有给他直接说买小米5,我给他看了当时同价位的一些手机有魅族pro5,华为,联想的ZUK,小米5,并给他稍微讲解了一下,后来他选了小米5。还有一位同学更早一些,是在小米4时期的,当时他给我提了一个要求就是不要小米的就行。我问了一下为什么他说在他高中时有个同学买了个红米手机老卡了,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我当时用着小米4,我本来想让他先体会一下的后来想想还是作罢。最后我给他推荐了努比亚z7mini,联想一款主打拍照后来降价的一款手机,华为的话当时华为的自研处理器还不够好就先排除了。后来我们宿舍要买路由器我直接推荐了小米路由器青春版,这个路由器功耗是5瓦,可以用移动电源供电,这样就不怕晚上宿舍停电的痛楚了,真的堪称宿舍神器。当时我带宿舍里的两个人一同去了小米之家,遗憾的是没有买,后来在官网买了。但是在小米之家看路由器的时候,他们问了我怎么有的路由器要699元,这么贵。我说那个路由器内置了1TB的机械硬盘通过手机软件可以把电影直接下载到硬盘里。就算你不在家手机只要连上网就行,这样回家就可以直接连上路由器看电影了,就算断网了也能看,只要路由器有电还可以好几个人一起通过WiFi读取里面的东西。还有一个是我们宿舍的果粉,这个真的在手机上无法撼动,主要说是ios的流畅。但是在其他方面的产品他还是会选择的。比如他的流量总不够用又不方便换号码,iPhone6又只能用一张手机卡当时我给他推荐了紫米的WiFi路由器;苹果的数据线插头处坏了,嫌苹果官网的太贵了,我给他推荐了小米做的,但由于那段时间不知怎么的下架了后来在淘宝买了一个有一定知名度的第三方做的数据线;还有一次他在淘宝上看到了一个乳胶枕头,但是要两百多,我说这个小米的生态链企业有做,有一个一百多,一个两百多的,后来他果断买了那个一百多的……还要讲最后一个很重要,那就是小米的移动电源,我给他们推荐了小米的移动电源2。本来那个果粉说要一个移动电源,要薄一些的,我说小米有一个5000mA的很薄,后来我说5000mA的要49元,小米移动电源10000mA的只要79,还支持双向速冲就是你给移动电源充电快,它给你手机充电也快,还有小电流充电功能就是双击开关键它就可以输出较低的功率给一些蓝牙设备充电,不会损坏这些设备。后来那个反小米粉也买了一个移动电源自己在淘宝上买的杂牌,买回来就说插口那面好丑,用了一段时间发现他只能给手机充一次多的电,跟小米移动电源2差了许多。后来他也买了一个小米移动电源2,用了之后说这个移动电源真不错。
……
我举这些例子一方面想通过我的亲身经历表达小米的新国货确实很不错,但通过这些例子还说明了小米周边的知名度不够。小米通过小米的主要业务小米手机扩大到电视、平板、路由器、笔记本电脑等,还有米家品牌和生态链企业。通过手机业务的大量用户基数,虽然保证了这些产品的销量,但是这些销量仍然有限。首先现在MIUI用户达到2.8亿,但并不是用小米手机的用户都知道并了解小米周边产品,那些知道的人又都有自己的需求这样又有一批用户被排除在外。当然那些没有用小米手机的用户也有一些人会购买小米产品。这里有一个特别的例子:第一个是我那天去学校学,走在路上前面有几个人并排走着,其中一个人说你怎么换书包了,他说那天去万达玩,看到一家小米的店,小米竟然有卖书包当时就买了一个;还有一个人是我的同班同学他也买了一个书包,他并不是小米用户,那天他还和别人说我这个书包是小米的149元确实挺不错的。那么我觉得小米有着不错的产品并且价钱也足够厚道,应该加大推广力度让更多的人来了解这些产品,特别是一些新颖的产品比如电动牙刷、平衡车、扫地机器人、体重秤等,还有一些常规产品的新功能特别是万物联网,最后通过路由器由手机或智能音箱操控这些产品比如智能台灯、电饭煲、空调、风扇等。
关于小米周边推广的建议:
最早我就用一个小小的想法就是有一部电影来讲述中国互联网的崛起和其中的飞云人物及其奋斗故事。后来了解了一些手机知识后我就想要是有一部电影是讲述中国手机市场的手机大战从“中华酷联”到小米崛起击溃山寨,到现在的华为,OV,小米多刺激呀。后来我听说小米要投资电影我又想要是有一部电影中包含了小米的智能家居那多好呀。结果就是我发现这投资电影是小米电视部门的,也就是投资电影罢了,除了《智取威虎山》里有个小米3的镜头也就没什么了。我个人觉得小米可以出一些创意、搞笑的广告和一些科普知识其中涉及到一些小米产品直接传到bilibili、优酷等视频网站。首先创意广告和科普知识本身就带有点击率,还可以省去广告费,就达到推广的作用。当然其中要是能表现出产品的优势并直戳用户痛点,解决用户的烦恼就再好不过了。这些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像“万万没想到”、“失望冷笑话”、“暴走大事件”等剧集十分红火有几千万上亿的点击率。与手机及周边有关的科技体验视频也有比如Zealer、科技美学等的点击率就差很多。以B站为例万万没想到的点击率平均在300万左右,而zealer平均就几万最好的是手机上手也就30万,而手机周边将近一、两万的点击率。可以说科技体验视频的点击率远不如不如那些网络视频,涉及到的人群也有限。用户有了需求才会去了解,但是更为主要的是用户根本不知道这些东西的存在,还有就是传统的产品在其意识中太贵了,有点奢侈品的意味。比如我们宿舍的果粉突然有一天看到了一个电动牙刷但是售价要一千多,太贵了,他在宿舍提了一句。当时我就说小米生态链就有一个是199元,一个是三百多,你可以看看。在此我觉得小米还给生态链起到一个企业形象的作用,用户虽然没听说过这些生态链的名字,但是听说跟小米有关就会更放心购买或者说更有购买意向。这也是小米生态链的一大优势。当然这些产品应该让更多的消费者知道。特别是他的功能和价钱。我个人看过一些七喜,百事可乐的创意广告感觉很不错。我记得小米在发布小米MAX有请开心麻花拍了一些短的预热短视频就不错但是好像仅限于小米相关软件里预热。
除了创意广告外我觉得还可以加入企业文化,这个也很重要。比如我没有接触过海尔电器,但是我看过海尔兄弟的动画片,我知道有海尔这个电器品牌。我觉得小米的好处是有一定的企业文化。比如企业理念“为发烧而生”、“做感动人心的产品”、“让每个人都享受科技的乐趣”等,小米也是这么一路走来的。还有米粉节,这确实是一个可以让用户感受小米文化的重要一环,就像中国的传统节日一样。还有米兔,我觉得米兔是一个树立小米理念非常重要的吉祥物,可以独当一面,这是小米特有的。现在米兔是作为一个公仔、图案和一些产品设计外形出现在小米产品中。米兔这个形象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比如前面说的做一些小视频中或者一些小游戏就可以加入米兔这个元素。这比OV的广告更有意义,文化才是可以深入人心的,可以长存的。那么具体怎么做,我今天(2017-10-14)在表达一下小米服装的图案不够好看。我在电脑上看了一下小米商城,我想表达米兔的形象可以更好地更协调地并可以让服装锦上添花那种感觉。就像其他动漫人物一样比如小黄人现在的话用在服装上感觉还不够大气。然后我也看了米兔的专区有电影院包括:《米兔先生》、《我们的150克青春》上下,还有漫画馆。我感觉就是发现了新大陆,还有就是我竟然才知道的惊讶。我马上把这些都看了(视频不能直接在商城看,漫画不能放大,有的字不能马上看清,小小的吐槽),这多好呀,不过竟然都有了,要我干什么。但是我看了一下一共就这么几集,再加上我没看到关于小米做这些的新闻报道,马上又看了时间竟然是是13年有的,而且一共就这么一点。我想我还是有机会的,首先《米兔先生》这个视频太短了只有98秒,这种视频适合在10分钟左右,对于动漫内容呢可以有小段的段子;对于长的可以将《格林故事》、《一千零一夜》等和预言故事。还有中国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还有社会热点呀,都可以作为素材。
看完这些,确实可以把校园生活这个许多人都经历过的事情,做成与米兔有关的动漫,这个容易使人产生共鸣。那么以我的经历举个突出的例子:
我(可以当成米兔)是南方的孩子,到北方上大学,我是一个人从家里坐客车到县里,在从县里坐大巴到市里,再从市里坐火车走,其中坐火车还要再换乘另一量车,我之前也没坐过火车,临走的时候就我哥跟我说了一句跟着人群走就对了,就这样前往3000公里外的大学;上车前,我哥还让我多买点泡面在火车上吃,就这样提着大袋小袋登上了未知的旅途,在火车上我对火车上那句卖东西的吆喝记忆尤深“花生瓜子火腿肠,啤酒矿泉水饮料啦,脚让一让,脚让一让。”到了学校学长帮我领东西,更我说去哪里办水卡、餐卡,到哪里领被子等,很欣慰,当然还遇上推荐我定英语报纸的学姐就这么把我忽悠了,因为我没收到一份报纸。还有军训的一些事,还有大海(学校离海边很近,当时是我第一次见到大海),开始很兴奋后来发现海边怎么没有大贝壳呢,有些失望。还有北方的大澡堂,我之前可真不知到有这种大澡堂的存在,看同去的北方同学都脱了,我就慢半拍跟着照做,唉!入乡随俗吧。除了大澡堂,我还发现北方有的同学他上厕所不关门,脑补一下这个画面:一个人抽着烟,玩着手机,上着厕所,就在你的面前。还有北方的雪,有首歌叫“2002年的第一场雪”,作为一个南方的孩子,那真的是我上大学之前唯一看过的雪,那是我读小学二年级的时候…。还可以有米兔第一次买了小米的产品,后来慢慢的变成了一个米粉身边慢慢地多了许多小米的产品。后来米兔有房子了,家里全是小米的产品,可以有他用米家产品的日常生活的写照。比如早上,米家的窗帘自动打开,小爱音箱也叫他起床并播着天气和新闻,用着米家的电动牙刷、牙膏、毛巾。用着米家的筷子,吃着米家电饭煲做的稀饭,乘着平衡车还可以有电动助力车,滑板车,做公交地铁用手机的NFC来刷卡等不带重样的来到小米公司上班。桌上是小米的电脑,还有米家有品里的花花草草的盆栽,并通过小米手机被告知该浇水施肥了。这里还可以加入员工在小米工作的趣事,也可以展示大家都是干什么活的,可以很好地呈现企业的文化。午休时可以用手机让家里的扫地机器人工作还可以提示家里哪些东西忘记关了,并可以让家里的路由器下载一个1080p的电影,还可以通过家里的摄像头看看家里的情况,宠物呀什么的。下班回家,在路上就可以让家里的净化器、空调、电饭煲开始工作了,到家用着米家的厨具,净水器等来做晚餐,晚上在小米手机上看一下小米手环的一些数据,今天走了多少步消耗了多少卡路里等。看小米电视的视频,也可以播放路由器先行下好的电影,口渴了直接接一杯净水器的水喝,还可以用米家烧水器加热一下。米兔今后有成家有孩子的话还可以有米兔故事机,积木玩具,米兔机器人等。在周末还可以带上生态链的小蚁相机,冲锋衣去四处走走看看……。太多太多了。可以通过这些东西向用户展示小米及米家和生态链企业的产品。也可以将其他米粉和小米的故事做成动漫,还可以传播一下米粉文化,比如一个米粉向别人介绍小米产品,并带他们去小米之家。米粉请假去看小米发布会,米粉节的时候家里抢购东西。哪一天到了北京,去小米总部外拍照留念,还遇上了雷总等等这些
关于手机操作系统的看法
现在是手机全面屏爆发节点,但是目前只有手机外观的变化,这也是全面屏瞩目的地方,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但是在操作方面还不够好,全面屏的设计理念就是简洁,用户最需要的就是屏幕和屏幕上的内容。小米也是以MIUI起家,但是目前还没有对全面屏推出新的操作方式。那么随着手机正面非屏幕区域的减少,正面指纹识别键也要消失,手机可以说只能靠虚拟键来操作了,我觉得这是交互方式的懈怠,更是一个机会。我用过NokiaN9他用的是MeeGo系统,这个系统很流畅,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任何按键也包括虚拟键的操作方式。这款手机是2011年上市的,用3.9寸的四边都略有弧度的屏幕,他的操作方式是靠手势滑动来实现,四边略带弧度弧度的屏幕起到了一个很好的过度作用。这款手机的界面只有三个分别是通知界面、后台界面、软件界面。在软件中从屏幕左、右、下方向上滑动退出软件,从上方向下滑动关闭。操作是的滑动真的是一个顺滑了得,体验上也是十分不错。这种操作方式在大屏手机上体验不到,在小屏手机上真的是天作之和。当时诺基亚推出这个手机的失败之处在于这个手机用的是新的操作系统没有相应的软件就连最基本的一些软件都不全。后来诺基亚放弃了该系统投入到使用windowphone操作系统的Lumia手机的开发中。最后诺基亚放弃将手机业务出售给微软……。但是诺基亚的一些些员工并没有放弃这个系统他们组建了新的公司继续MeeGo系统的开发。新的系统叫做Jolla,后来他们发布了Jolla系统的手机。不过除了系统之外没有太大的优势,特别是软件的缺失,他们的解决办法是通过模拟安卓系统来运行安卓的软件。但是通过这种方式运行软件,的体验不是很好。这家公司也是命运坎坷,最近的消息是和印度本土的手机厂商合作发不了搭载Jolla系统的手机。MeeGo系统最大特点就是干掉按键,用滑动来操作,并且有很好的交互体验。现在这款手机的贴吧上还有人活跃着,当然这样下去只会渐行渐远。当时这款手机的广告词是“不跟随”这三个字令人感受颇深,记得有一年一位老师“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辞职信火遍了朋友圈。这不也是一种不跟随的态度。我真心希望MeeGo还能走到大众的视野中鼓舞跟多的人。我也想了干掉安卓三大金刚键的一些解决办法:那么我们手拿到一部手机,以右手为例。如果是单手操作的话,操作区域就是右手大拇指所能及到的的区域,还有就是下边框和右边框。三大按键最主要的是从软件到达桌面,和呼出后台(返回键的话直接在软件界面向左滑动就可以了)。用MeeGo的语言来实现的话,就是通过滑动来完成。在软件中和主界面通过从手机下方,非屏幕区域向上滑到屏幕区域呼出后台。在软件中从屏幕左侧非屏幕区域向屏幕内滑动将软件开后台。当然也可以通过压力感应屏来实现,在软件中通过用力按压屏幕到达桌面,在桌面通过按压屏幕来呼出后台,压力感应屏也可以做成滑动来实现一定功能比如:不论在软件中还是在主界面通过按压并向右滑动来实现小屏操作。当然个人十分喜爱通过滑动来实现这些功能,因为滑动相对需要一些动态的手势,让人很有带入感。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一家的操作有大的变化,随着手机的,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
关于我对米家和小米生态链的见解
最后要说一下关于我对小米及米家的看法。可以说小米的每一个布局我都很兴奋,因为总有很好的产品要出现了。当然我在网上也有看到有人说小米不务正业,不好好做手机的,还没把手机做好就…他们对于小米从手机开始涉及到手机周边比如路由器、平板、耳机等多还理解对于后来又有了服装、出行的设备、家居产品就很不理解。那么我以我的角度及我的经历来说一下这件事。每个人都是生活中的消费者,那么作为一个消费者我们在买东西的时候是怎么选择的呢。一个就是我们曾经用过的,用起来还不错就会在下次留意这个东西。还有就是通过朋友介绍说这个东西不错。还有就是在广告上看过这个东西,也会增加购买意愿。那么对于一个全新的东西呢,就会稍微犹豫一些,有心的人会去查一查看看这个东西是否足够好,值不值得买。最后就是品牌,品牌对一个企业来说不仅仅是一个名字,它代表了其产品的品质和信誉,更深一点来说品牌就等于了产品。特别在一些传统企业中,那些日常的用品,比如买电池就是南浮电池(可以说南浮电池就是高端的电池)、买空调就是要买格力(没有多少人会去买格力的手机吧)、买电脑就买联想(联想的手机相对而言是挺不如手机出名的,特别是近几年,收购了摩托罗拉后,并没有太多建树)。传统的洗衣用品就买雕牌(那么洗衣液买蓝月亮的应该会更多一些,因为洗衣液是一个比较新的洗衣用品,加上他的宣传到位)。说到这还要提一下口香糖先是绿箭口香糖,后来是益达口香糖,现在又跑出来一个炫迈口香糖,这真的都是广告打的,实际上我跟喜欢绿箭口香糖,但是卖的很少了。这样的例子很多,当然这些都是正面的例子,我说的都是我内的品牌。下面到自损的时候了,比如运动品牌,大家都知道有耐克、阿迪,当然国内也有安踏、李宁、361度,但是品牌差距太大了。还有比如耳机,大家都知道beach(这个主要是他的营销做得太好了,加上他的设计很时尚),还有一些传统的大厂:索尼、AKG、森海纳尔等,国内的话我知道有onemore这个跟小米有一点关系,还有一个就是汪峰做的一个FILL品牌,但我相信很少有人知道这些,会花钱买的用户相对而言还不够多,我知道的FILL耳机销量并没有达到预期,我觉得这是一个慢慢成长达到过程。当然其中也有很成功的案例就是大疆的无人机,这个确实做得不错,现在可以说大疆就是无人机的代名词。当然这其中都是有原因的,首先消费机无人机是一个新产物,当时国外有一家公司是比较早得推出了消费级无人机,但是操控方面做得不够好,用户体验太差了,而大疆就恰恰解决了这些问题,虽然较晚进入市场,但是马上赢得了市场。说了这么多的例子就是想说明一个品牌对产品很重要。还有要说的就是中国的品牌太少了,这个跟中国现代历史也有一定原因。我们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经济起步较晚,各行各业的发展晚,本身就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我们老师就有说过一件事,她那时候在国外留学买了一个日本的收音机,很小可以放在兜里,国内的收音机个头就大很多,带不了但是当时国内的东西很耐用,坏了修修就能用好久。还有就是国内当时的山寨东西带多了,当然这个我觉得跟当时的消费能力也有一定关系。对此很多年前,也看到新闻报道很多中国游客到日本买电饭煲、马桶的事。我想中国肯定会做电饭煲吧,那么有没有那么好我就不能肯定了。后来格力就为此做了一款电饭煲,广告语就是:这个人不用到中国人不用国外买电饭煲…。那么对于米家的产品包括小米生态链企业而言,他们有着比较好的产品,价钱也厚道,但是没有人知道。可以说就算知道了,消费者还是会犹豫的因为没有听说过这个牌子。而小米就可以打消用户的顾虑。小米本身就是很成功的手机公司,还有就是小米是一加带有话题性的公司,尤其他还是一家互联网公司造成的,还有一个就是雷总也在不断宣传小米,现在还看到新闻雷总现在是中国第一网红了。那么由小米向消费者来介绍展示并零售这些产品,消费者对产品的热度,购买欲望就会增加。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一个A=B,B=C,则A=C这么一个传递关系,是小米将消费者对小米的信任嫁接到了这些米家和生态链的产品中。对于消费者而言,他们更觉得这就是小米的东西,我也跟身边的人解释了小米和米家还有生态链公司之间的关系,但最后他会说那还不就是小米吗。对此我也有点没办法,包括哪些生态链企业,他们给小米做产品,也做自己品牌的产品并对自己的产品去小米化,打造自己的品牌。那么小米确实可以让这些品牌走到台前。但是这个自我的品牌建立,即去小米化,这个是挺不容易的,消费者更多是在购买他们为小米打造的姓小米的产品,当然其中也会引导部分消费者去购买他们自我品牌的产品。还有小米可以帮到这些企业的也是同等重要的一环,那就是小米还是一家电商和一家新零售公司,有去销售这些产品的平台和渠道。在这方面小米和生态链企业是双赢的,用户在购买小米产品的时候会看到接触到生态链企业的产品,而生态链企业的产品涉猎很广,增加了用户的粘性,引导用户经常逛一下小米商城特别是线下的小米之家。那么最终的结果就是消费者的认可和新国货的形成,深入人心。
……
那么我有许多话要说,当然其中可能有许多废话和天真,或许没有人看到这篇文章,或许看完后是一句小小书童可笑可笑的感觉。但是写下这些真的感觉心情舒畅,感觉做了一件大事,也了却自己一个小小的心愿。说了这么多,我自然也希望能够加入小米,在与小米前往星辰大海的路上一同乘风破浪。如果没有,我希望我的一些建议可以被采纳。脑补一下:未来的某一天有“米兔历险记”、“米兔来了”等网剧红遍网络,米兔跻身中国第二网红的新闻出现;还有小米的MIUI推出了新的交互方案再一次名声大噪等等。一切都怎么美好。
总算发出去了,这是我个人花了两天时间总结的一些对于小米的看法。希望有用
最后更新:2017-10-16 12: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