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6
小米6
京東開設3C零售店:它其實要革oppo、vivo們的命!
新零售時代的一個特征是:亂戰!
你的對手往往是你最意想不到的那個。比如下麵這條新聞:8月9日,京東宣布要在年內開出300家3C零售店。
京東要開3C實體店,誰應該顫抖?首先浮現在腦海中的或許是傳統3C零售店,特別是一些區域性、中小規模連鎖店。數據顯示,京東已經占據線上3C零售額的半壁江山,它再反攻線下,那還了得?
但仔細一想也不對。因為京東說了,它要以加盟的方式為實體店“賦能”,一些區域3C連鎖反而有可能成為京東的加盟商。比如,在全國擁有100多家門店的北京佰福恒泰集團就是順義首家京東3C零售店的合作商。
那麼,京東3C零售店真正的“敵人”是誰?《第三隻眼看零售》認為,京東將要顛覆的,正是手機品牌商主導下的傳統手機零售模式,典型的代表就是oppo和vivo的翻牌門店。
談起oppo和vivo,可以說是一個獨具中國特色的商業現象。但凡人流密集的商業地段,你總能看到它們的身影——或綠或藍的巨大招牌無時無刻不在宣示著它們的影響力。從某種程度上講,二者在大街小巷的存在感絲毫不次於被網友戲稱為中國最大快餐連鎖的沙縣小吃。
oppo和vivo更可怕的地方在於對渠道的把控。華夏基石高級合夥人程紹珊指出:oppo在全國控製了近25萬個終端,擁有多達100萬名各類促銷導購人員。
當然,不僅僅是oppo和vivo,幾乎所有的手機品牌商都在以不同的方式把控渠道,試圖將線下個體手機店翻牌自己的“專賣店”。是故,你在大街小巷經常會看到掛著華為、金立、oppo、vivo甚至蘋果門頭的手機店擠在一起,那是各大品牌商鬥法的結果。
而京東現在要做的,便是通過輸出旗下“京東之家”、“京東專賣店”兩種業態以打破品牌商主導下的傳統手機零售模式。在京東看來,手機店不能隻賣手機,還要賣智能數碼,甚至家電和圖書。
各色LOGO的手機店門頭擠在一起,這是不同品牌商鬥法的結果。
1
未來的手機店要這樣開
京東構想中的3C零售店是什麼樣的?從8月6日開業的北京通州萬達店可以看出端倪:這家200平方米的門店除了手機數碼等傳統3C產品之外,還經營諸如貓王收音機、叮咚智能音箱、極米家用投影儀等智能產品以及部分家電和圖書品類。
《第三隻眼看零售》了解到,京東3C零售店分為兩類:一是像通州萬達店這樣的“京東之家”,布局一二線城市的核心商圈,經營3C產品的同時還涵蓋家電、圖書等其他品類,目前有21家門店。另一類叫做“京東專賣店”,主要開在各級城市的次商圈,目前門店數71家。
可以看出,京東對傳統3C零售店或者手機賣場進行了重構,首先是進行品類擴充。除了主打的手機之外,增加智能數碼、甚至家電圖書,增加商品豐富程度;其次進行服務延伸。消費者到門店之後可以購買京東自營的所有商品,增加O2O的服務項目。在後台,京東對傳統3C零售店進行更多改造,比如供應鏈、選址、營運等。
從一些加盟商的反饋來看,京東的確解決了他們的部分痛點。“我們在全國有一百多家門店,銷售僅有的幾個手機品牌,同質化競爭導致我們經營越來越困難。另外,消費者在下班以後很少人去街邊店消費了,他們更多的是去購物中心,客流進一步下降。”北京佰福恒泰集團董事長胡大波表示,“與京東合作之後由於擴大了SKU數,使得回頭客增長了30%”。
《第三隻眼看零售》認為,雖然目前京東之家和京東專賣店加起來隻有92家,模式還在探索過程中,但是擴充品類,增加智能化、體驗性商品,這條路無疑是走對了。在它之前,3C連鎖賣場樂語通過引入新奇特品牌BrookStone產品線提升門店的差異化經營能力,也表現出良好的經營效果。
另一方麵,京東3C零售店模式已經對傳統手機賣場產生觸動。一位在廣州番禺經營著20家手機連鎖賣場的從業者表示,由於這兩年客流下滑、運營商補貼下降,手機店經營苦難重重,如果有新的3C連鎖店模式開放加盟,他將願意嚐試。
京東3C零售店內景
2
翻牌3C版夫妻老婆店
那麼,京東的真正意圖是要自己開店嗎?其實也未必!
《第三隻眼看零售》認為,與一些B2B企業一樣,京東真正目的是通過品牌輸出、開放供應鏈等方式整合線下中小型3C連鎖店。如果說如中商惠民、愛便利等快消品B2B企業是在整合線下夫妻老婆店的話,京東整合的是3C版夫妻老婆店。
這是一個數量龐大的群體。保守估計,包含手機專賣店在內的各類3C連鎖店規模在百萬家以上。以oppo翻牌店為例,統計顯示,其門店數2016年就已經超過了25萬家。更何況還有其他諸如華為、vivo、金立甚至蘋果等品牌授權的個體商戶。如果條件適宜,他們隨時可以翻牌為京東專賣店。比方說,不久前在西安南大街開業的京東專賣店原來就是一家蘋果授權店。
事實上,京東已經準備好了四張牌以對3C版的夫妻老婆店進行改造。
第一是品牌輸出。所有翻牌的3C零售店都冠以“京東之家”或者“京東專賣店”的門頭。這個舉動雖然在消費者品牌認知能較強的一二線城市而言,似乎沒有太大優勢,但對於三四線市場的消費者來說,京東就是一塊響當當的牌子。
第二是商品資源整合。全球市場調研機構GfK發布的《2017年3C市場行業報告》顯示,京東在3C線上銷售的市場份額占比超過了一半。京東也可以將其強大的規模采購優勢輸出給加盟商,增加其競爭力。此外,京東自營的商品庫豐富了加盟商的商品資源,形成差異化競爭。
第三是供應鏈支撐。京東自建的物流體係與加盟商庫存打通,提高商品配送效率,並可以實現加盟商之間的商品調撥。“京東貨配過來之後,如果這裏賣不掉,而別的店麵正好缺貨,係統可自動調配,我們付一點運費,就解決了貨品周轉問題。”一位加盟商表示。
第四是金融服務。加盟商還將獲得京東供應鏈金融的支持,京東提供結算收支、傭金發放等全套解決方案,並為門店線下會員體係提供授信。
今年4月,京東新通路提出了“百萬便利店計劃”,但這個雄心勃勃的計劃一直進展緩慢。不久前業界傳聞京東新通路副總裁杜爽離職或因該計劃受阻所致。
《第三隻眼看零售》看來,與“百萬便利店計劃”相比,同樣是B2B模式,京東3C零售店業務顯得要穩健一些。
3
零售商渠道PK品牌商渠道
或有人質疑,京東3C零售店與oppo等手機品牌店根本不是同一種業態,況且二者消費群定位不同,它們之間存在競爭關係嗎?
我們假設這樣一個場景:如果你左手邊是京東3C零售店,右手便是一家oppo專賣店,你要向左走還是向右走?我想,多數人會選擇前者。
我們判斷,如果京東3C零售店試水效果良好,它將做兩個動作,一是下沉、二是放量。屆時,同一個商圈內左手京東3C店、右手oppo專賣店並不僅僅是假設的場景了。
如本文開頭所述,新零售時代是一個亂戰時代,競爭對手很可能你未知的敵人。我們再來審視京東3C零售店與oppo、vivo等品牌專賣店的競爭,二者本質上是零售商渠道與品牌商渠道之間的競爭。
長久以來,手機品牌商為了控製渠道,推出營銷補貼、物料支持、人員促銷等係列政策,而一些實力較弱的手機店不自覺淪為品牌商的翻牌店。其結果是,不斷透支實體零售店潛力和經營能力,隻能依靠品牌商補貼勉強度日。
當然,京東3C零售店目前依然處於試水階段,它也將麵臨諸多考驗。
首先是模式問題。3C數碼+智能潮牌+京東自營的商品組合和門店模式是一種能夠複製的盈利模式嗎?這個依然有待市場檢驗。特別是智能數碼這一品類。“智能數碼雖然利潤高,差不多要40%以上,其弊端是周轉很慢,賣不動。看的人多,買的人少。隻有通過展示、體驗、互動等方式來銷售,但目前行業缺乏這樣的人才”。一位業內人士表示。
其次是京東與區域零售商的竟合問題。京東作為一個全國性企業,有自己的規模優勢;但是店麵開在各地,就麵臨著區域零售商、區域批發商和區域廠商,這就麵臨多方麵的競爭與合作,會觸碰各方麵的利益,因而其下沉和擴張阻力較大。【完】
約稿啟事
————————————
信息泛濫時代,我們從不缺少資訊
零售人需要的是專業、精準的“真資訊”
第三隻眼看零售遍訪零售企業
為你提供新鮮、獨家、原創的“真資訊”
我們已經入駐今日頭條客戶端
搜索“第三隻眼看零售”
掌握零售業“真資訊”!
最後更新:2017-08-20 00:3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