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76 返回首頁    go 小米6 go 小米 note


中美金融的一大不同點讓中國少11萬億美元市場

摘要

投資者一直擔心中國經濟出現硬著陸——較當前6%—7%的的經濟增長大幅下滑。

  多年來,投資者一直擔心中國經濟出現硬著陸——較當前6%—7%的的經濟增長大幅下滑,從而拖累全球其他經濟。

  大部分的擔心主要在於中國的信貸市場。市場觀察家一直認為中國的信貸市場已經過度膨脹。事實是,2010年時有關泡沫的警告就已經非常普遍。

  但是,盡管因為中國政府集中式管理的副作用,中國信貸出現了大量的未合理配置的例子,但是泡沫尚未破裂。除非出現大規模的負麵因素,否則中國信貸泡沫破裂衝擊中國經濟,並影響全球經濟的可能在短期內是很低的。

  想要了解市場對於中國信貸泡沫過度擔心的原因,投資者首先必須明白信貸在中國中政府主導經濟模式下與自由市場經濟下的關鍵不同。

  中國政府對於經濟領域有著相關的控製,例如資本流動,匯率強弱,利率和貨幣供應。這就意味著中國經濟主要依賴銀行提供大部分的信貸。中國銀行提供的信貸比例占到67%,相比之下美國直郵17%。

  相比之下,因為美國有更加成熟的資本市場(例如債券市場,資產抵押債券,短期商業票據和回購市場),美國企業的選擇更多。

  銀行發放的信貸能夠讓政府控製貨幣供應,中國的銀行承擔了美國資本市場所承擔的角色。

  例如,中國的銀行向政府大量放貸,但是在美國,美聯儲可以發行國債,政府和城市浮動債券。同樣的,美國擁有近11萬億美元的抵押貸款和資產抵押證券市場,而在中國卻不存在這樣的市場。

  中國銀行的角色使得金融機構的資產負債表大幅膨脹,看上去非常令人擔心。但是,將中國和美國包括資本市場和貸款在內的所有的債務加起來進行對比,人們可以看到,所有債務占GDP的比例,中國是低於美國的。

圖:美國和中國各類債務分項和總和示意圖。

  因為政府對於借貸和中國銀行的控製,銀行貸款中壞賬的部分是由真股份決定的。這就增加人們這對於中國銀行壞賬的擔心,因為其擔心中國銀行資產負債表上所顯示的壞賬不是其真實情況。

  盡管我們同意一些資產是存在疑問的,市場也看到的這一點。但是考慮到中國四大公開上市的國有銀行的估值,中國銀行的市淨率要低於美國銀行,這已經減輕了市場對於中國資產質量的擔心。

圖:中國銀行和美國銀行市淨率的對比走勢。

  我們不認為這是入手中國銀行股的信號,因為它們隻是看上去便宜。反而,我們認為這是對中國信貸泡沫過度擔心的恐慌。

  盡管某些領域存在泡沫,但是中國經濟整體上仍然是全球增長最快速的經濟體,而且政府承諾保證經濟發展的穩定,特別是在中國即將召開19大的背景下。

  盡管對於泡沫的恐懼會繼續持續下去,但是我們建議投資者不要為錯誤的事情感到擔心。

(原標題:中美金融的一大不同點讓中國少一個11萬億美元的市場)

(責任編輯:DF307)

最後更新:2017-09-21 15:03:05

  上一篇:go 嘉盛匯評:FOMC回顧——美聯儲露偏鷹立場 美元承壓減弱
  下一篇:go 研究員新腦洞 如此極端的信號前所未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