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打響加息第一槍 亞洲央行們開始躁動?
11月30日,周四(11月30日)韓國央行宣布將基準利率從1.25%上調至1.50%,這也是在美聯儲本輪經濟周期首次加息23個月後,亞洲地區的央行打響的加息第一槍。此前韓國央行還稱,將維持寬鬆政策立場。消息公布後韓元兌美元快速下跌,韓國國債走高。
牛津經濟研究所(OE)經濟學家Louis Kuijs稱,“預計亞洲央行會陸續在2018年加息,幅度在25-50基點不等,預計2018年美國可能會加息75個基點。不過我們不認為澳洲和日本會加息。”
在美聯儲加息的背景下,新興市場都會麵臨較大的資金流出壓力,因此跟隨加息似乎是一個必要選項。此外,亞洲各國去年來經濟複蘇勢頭明顯,加息也是合適的。
11月初,韓國央行向國會提交了貨幣政策評估報告,表示出對貨幣政策收緊的傾向。由於經濟增長會在今年超過3%,同時通脹逼近2%(2016-2018年的通脹控製區間為1%-3%),這也是過去數年來韓國第一次達到通脹控製區間的中值。值得注意的是,韓國央行在上次的議息會議中已經出現了3票支持加息的狀況。由於貨幣政策委員會共有7位成員,因此加息的可能性已經明顯上升。
11月以來,韓元對美元多次創下一年以來新高。11月16日,韓元兌美元創下去年9月以來新高,韓國官員表示漲勢過度。韓國財長Kim Dong-yeon還表示,盡管全球經濟複蘇和國內消費都表現疲軟,但今年韓國可以實現3%的經濟增長。事實上,Kim Dong-yeon還似乎嚐試“口頭幹預”。他表示,“絕對不希望”通過提振韓元兌美元,從而幫助人均國民收入達到3萬美元,實現這一水平並不容易,政府將竭盡全力地努力,但不會堅持相關數字。
其實,今年以來,關於哪家央行會第一個跟進美聯儲加息的討論甚囂塵上。對於亞洲各大央行來講,加與不加息這一問題的確麵臨挑戰:一方麵他們希望通過加息來抑製資本外流,另一方麵,加息又可能對國內的債務償付造成壓力。
盡管如此,Louis Kuijs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預計2018年亞洲各大央行可能會相繼加息,但幅度不會太大。“我們不認為實際利率會提升很多。多數亞洲經濟體的貨幣政策會保持較為寬鬆,核心通脹將維持溫和、匯市穩定。我們預計亞洲GDP增速會在2018年放緩,但仍將超過2012-2016年的水平,隻有印度可能會大幅上升。”
亞洲貨幣在2017年普遍對美元大幅上升,機構預計,明年亞洲貨幣將對美元基本維持穩定,可能小幅對美元貶值。其中,美國財政擴張可能會導致美元走升。
(責任編輯:DF134)
最後更新:2017-12-01 15:5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