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34 返回首頁    go 小米6 go 小米 note


東京股指創26年新高:日本投資者才剛剛進場?

摘要

值得注意的是,在日本經濟泡沫破裂後,海外投資者雖然淨買入日本股票,但日本個人投資者則幾乎一直在淨賣出。

  本周一(12月25日),日經225指數12月25日收盤上漲36.7點,漲幅0.2%,報22939.18點。東京股指上揚,突破了26年以來的高點。至於A股還是那個“披著牛皮的熊”:滬指收盤下跌16.60點,跌幅:0.50%,報3280.46點;深指收盤下跌88.65點,跌幅:0.80%,報11005.50點;創業板指數收盤下跌23.53點,跌幅:1.32%,報1755.81點。

  盡管別人家的股市“蹭蹭蹭”在漲,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日本經濟泡沫破裂後,海外投資者雖然淨買入日本股票,但日本個人投資者則幾乎一直在淨賣出。

  長期的通貨緊縮讓日本人形成了“股票=投機”的這種意識,個人投資者的持股比率降至創曆史最低的17.1%。但是,隨著時光流逝,投資者的代際更替也在推進。在剛剛去的2017年11月,日本個人投資者的股票買入額創出約4年來的最高水平。日本還有小額投資免稅製度(NISA),利用該製度的定投也突破了4000億日元。日本年輕一代已開始改變不買股票的日本人的投資行為。

  日本經濟泡沫破裂後,日本股票的最大買家是海外投資者,日本的個人投資者一直在賣出。但這種趨勢已開始出現變化。

  “已經不想被賬麵虧損困擾”,東京的前公司員工橫山明彥(71歲)11月認為,三越伊勢丹控股的股價超過買入價格後立即發出了賣出委托。在上漲局麵下出售股票的“逆勢投資”,日本長期行情低迷導致的通貨緊縮心理是原因之一。

  從股票買入額減去賣出額的相抵金額來看,如今仍是個人投資者維持淨賣出。但僅觀察這個數字,將弄錯實際情況。這是因為在日本老年階層加快處置所持股票的同時,日本年輕階層已開始向股票投入資金,買入額也在膨脹。

  1~11月,日本個人投資者淨賣出日本股票5萬億日元以上,但買入額達到119萬億日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長13%。尤其是11月,比上一年同月增長40%,達到16.3萬億日元,作為月度買入額,創出2013年7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因股價暴跌而損失財產的傷痕痊愈,需要1代人的時間”,日本交易所集團首席執行官清田瞭這樣認為。這個時間就是約25年。與親子的世代間隔重合。日本經濟泡沫破裂已經過去27年,經過了因股票蒙受損失的老一代引退,新一代成為投資主角的年數。

  “由於父母曾投資股票,也想長大後買股票”,就職於東京都內一家風險企業的齋藤佑輝(25歲)在5年前開始股票投資。最早買入的是由於利用SNS(社交網站)而產生親近感的CyberAgent。還不斷買入其它股票,持有額超過了100萬日元。

  日經平均指數開始計算是在1950年。如果是目前的股價水平,在每月買入一定金額與之聯動的投資信托之際,不管在過去哪個時間點開始投資,都會產生賬麵收益。現在的日本工薪族不再為眼前的股價或喜或憂,長期實現資產保值增值的趨勢將擴大。

  Rheos Capital Works的社長藤野英人表示“年輕一代沒有太多‘股票=投機’的意識”,支撐其管理的日本股票基金的是個人投資者的公積金。

  Fidelity退職與投資教育研究所所長野尻哲史認為“美國由於個人投資者能通過股價走高獲得財富效應,容易形成經濟的良性循環”。日本人的投資行為的變化不僅將影響股價,還將影響經濟的走勢。

  日本上市企業的淨利潤到2017財年(截至2018年3月)有望連續2年創曆史新高。這是股價上漲的證據,但日本企業的業績對世界經濟敏感。如果中美等國的經濟明顯惡化,有可能最先遭到拋售。日經平均指數曾在1996年、2000年和2015年3次嚐試站穩2萬點大關,但都未能長久。這次能成功嗎?

(原標題:東京股指創26年新高:日本投資者才剛剛進場?)

(責任編輯:DF372)

最後更新:2017-12-26 08:24:28

  上一篇:go 咱倆到底什麼關係?瑞士要為歐盟舉行這樣一場公投
  下一篇:go ForexCycle:美元/日元本周走勢前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