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0
微軟
《雷聲》特別版之上海workface圓桌會議
編者按
元月二日,雷哥帶領錢旺信控集團部分代表,來到位於上海德必易園的Workface,與上海承泰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範釋元、Workface創始人潘劍鋒等朋友,展開了一場溫暖、真誠、充滿巧思的freestyle圓桌會議。本期《雷聲》節選圓桌會議的精彩片段,看看他們到底碰撞出了什麼火花?
錢寶商業模式與價值
範釋元:“交押金、做任務、賺外快”這件事的本質到底是什麼?從接觸咱們錢寶開始,我們就在大數據的角度思考這個問題,今天也揭個秘。我們有一個小賬號,錢寶小賬號。
張總:這不算揭秘吧,都知道。
範釋元:我們在裏頭已經搞了好幾年了,也賺錢,一看這為什麼賺錢呢,研究這個事情背後的東西。最後我弄明白了這件事,就你開始說的那段話,他們是拿錢去借給別人錢等等,而本質上我們跟p2p有巨大的區別。今天我特別想把這件事給透露出來,我們跟P2P的區別到底在哪,為什麼他們就倒了,為什麼我們還能夠繼續,原因就是用戶的行為。用戶在我們錢寶上發生了行為,這種行為本身是有價值的。
張總:沒錯。
範釋元:人們都以為行為是沒有價值的。
張總:沒錯。
範釋元:你認為它的價值就是存個錢,這其實是忽視了價值鏈條上最值錢的地方。
張總:對了。
範釋元:行為的價值要遠遠大於那筆錢的價值。現在如果說你找我去農村裏頭開個會,我寧願給你100塊錢我也不去,我去開會幹嘛,我有的事兒幹,我交100塊錢還能掙200,我還能繼續幹我的活,所以我肯定不去。所以說錢重要還是行為重要?很簡單。對我們來講,如果有個公平的算法來確認他的行為在錢寶上的價值,這件事情就可以讓世界上的人知道。
張總:沿著你的話講。第一,我完全同意你的觀點。錢寶網拿到的是用戶的行為,我們在幹什麼呢,在購買用戶的行為。
範釋元:因為行為是值錢的。
張總:對的,這個是完全正確的。但是這種方式,在大眾眼裏看起來很怪異,什麼時候它開始變得能夠被人理解了呢,就是從我們有了微商之後,他們知道了這個行為的價值是如何兌現的。如果說從2012年到2015年的上半年,這兩年半的時間,錢寶沒做“交押金、看廣告、做任務”這個事的用戶積累,那麼如果交了押金,我們去做P2P了,我們去放掉了這個錢,那有可能我們形成的是不良債務,可能我們不會倒,但是我們也沒有新的來,而那是沒有希望的,因為在任何怕P2P網站上是沒有行為的。
範釋元:對,沒有行為。
張總:沒有行為的流量是毫無價值的流量。
範釋元:沒有創造。
張總:沒有創造,它就無法兌現。那麼正是因為有了微商這個事,我們把它兌現了。我們現在來看,剛才我講的爭議,實際上是從今年,特別是從有了微商以後,開始變得豁然開朗。為什麼豁然開朗,因為越來越多的客觀的人看到了。所謂客觀的人,就是不帶有色眼鏡的人,如果你現在還在戴有色眼鏡,我們依然沒有辦法,你得把有色眼鏡摘了才能看到你的行為產生價值了。這個價值首先來自於微商的快速成長,不是說你上來就有一個多大的交易量,但是這種高速成長,可以讓你迅速在六個月左右的時間做到全國TOP15,微商的TOP15(應為電商TOP15)。如果你現在沒有這些,上來就砸錢幹微商,係統再完善還是不行,做不了,這不怪我,這是行為帶來的。流量加上用戶的行為,使我們變成一個很強的流量分發入口。
流量變現
範釋元:承泰的數據,跟我們錢寶的用戶的任務,應該形成任務數據和數據任務的一體化。我們成立這個小組,張兄,能不能做到這樣,把任務的行為數據,和我們這邊的表達成就值、數據資產,用一個算法給它劃一個等號。這樣的話,我們的數據定價係統,可以為錢寶客戶的數據行為定價,定價之後,我們能夠把它的價格落地,引進金融機構、快消品的廣告任務。這樣的話,不光是我們來購買,讓這些人都來購買他們的行為數據。你是平台,我們在這兒共同開發咱們錢旺的大花園,成為各家金融機構購買用戶行為數據的平台,這樣的話,我們就完成了華麗轉身,不用任何背書。
張總:我們在做幾個方向上的變現。你看我爸,作為一個上一代的企業家,他是傳統的,他就是這個原則,你不要跟他說別的,他先問你這企業有收入嗎?然後能盈利嗎?那個盈利能覆蓋你的融資成本嗎?三個問題。那麼現在呢,我們先做到第一步有收入,然後第二步盈利,第三步覆蓋。所謂的收入來自於哪裏?我講過,所有互聯網企業的商業模式就一句話,流量變現。至於這個流量變現是怎麼變,比方說我們有創新的方式,在資本市場上通過孵化去變現。
範釋元:這是一個偉大的創新,也是一個偉大的變現。
張總:那麼另外一個創新呢,就是我們剛才講的這個,通過流量和數據的結合,讓它以數據的形式變現。普通的方式還有,比方說我們平台內流量產生之後衍生的各種收費。我們發展到今天已經是第六年了,已經具備了很強的平台收費能力了。
數據資產價值
範釋元:用戶的行為,得是他本人同意這些行為數據,你才能夠形成廣告。我們叫用戶行為數據的授權交易平台,這個概念就明顯跟其他平台區別開來。就是我選擇哪家金融機構,我填他的表,我的數據都提供給他。
張總:我們叫CPA,Cost Per Action,它很貴的,你要用戶有個行為,廣告主要為這個行為付出很昂貴的代價。
範釋元:現在市場上的CPA都是什麼CPA,都是蘿卜白菜論噸賣,好的壞的流量買走了之後你自己看,你敢給貸款嗎,你還得審,得篩掉大部分。但是在我們這個平台,你知道我們的實力,知道我們有多少金融資產,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這個CPA的價值跟他們不是一回事。表單收到銀行,我們是收到一萬塊錢一張表單,他們現在也就五十塊錢一張。因為一個客戶,如果我看他的資產規模,他一個月能刷兩萬塊錢,一年能刷幾十萬下來,賺個百分之五就得多少錢。所以在這個概念上,拿一萬塊錢買他三年在我們這刷卡,你想想,花一萬值不值。另外一家銀行一算賬,這一萬塊錢的用戶不能給他,一萬五我買,這樣把競價機製再引起來,咱們這些價格就大了。剛開始我們叫授權交易平台,之後逐步升級到用戶數據行為,它就變成了一種數據資產,我們就成了數據資產優化配置平台。
微商介紹
張總:先說說我們的微商和別人的微商哪兒不同。第一,我們不是基於微信的微商,相反的,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幾乎用18個月左右的時間就消滅了微信。其方法論就是,我們的用戶花在錢寶上的時間會越來越長。如果我們算一個互聯網的流量機製,地球上的流量機製無非也就是60億人乘以24小時。60億人把24小時都花在一個網站上就到頭了,地球上就這麼多,那麼時間的概念是一個核心概念。當年的微博幹掉了人人,大家那時候把時間都花在了微博上;然後騰訊幹掉了微博,就是微信這件事,大家不玩微博了;現在大家都上錢寶了,早上起來睜開眼第一件事是先簽到,一定不是打開微信。然後對於微商而言,他第一件事是看早上接到多少訂單。實際上微信的技術核心是即時聊天,這個是資本和時間的堆積,首先你得有錢,你得買那麼多服務器,其次你得有錢雇得上這麼多人。滴滴跟快的在一塊“打架”的時候,馬化騰一看服務器要爆,7天之內重構服務器。如果沒有那個,當時就得崩潰,人就全跑到快的去了。那麼我們今年要突破這個。突破這個之後,我們的社交屬性就更強。
微信和江南春的分眾很像,是“注意力的搶劫者”。什麼叫“注意力的搶劫者”呢?就是你們都在電梯口看廣告。把注意力都奉獻給分眾,分眾把它變現了,那不是搶劫你的注意力嗎?微信也是一樣,就是你們在微信聊天是沒有錢拿的。而如果在我們這裏聊天,你的活躍值會增加,活躍值增加意味著將來我們要給你錢,你有權益。所以我們不是在講的傳統的微商。
另外一個,我們在微商上更大的不同是,我們要依托微商做超級孵化。這個是我們要濃墨重彩講的,就是我們的商業模式的創新。怎麼個創新呢,是在流量變現上的創新。普通的流量變現是把流量變成了銷售額,變成了分潤,而我們是把流量變成投資,給了微商,同時我們解決了微商的產品品質問題、造假問題,因為犯罪成本太高了,違約成本太高了。如果你接受我們的孵化,成為一家上市公司是你將來的歸宿。換句話講,未來我們的平台上應該隻有4000家到5000家左右的商戶,為用戶提供優質產品,而這些商戶全都是我們孵化的上市公司。
最後更新:2017-01-11 23:1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