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794 返回首页    go 微软


微软携手亚马逊推出Gluon深度学习库;高通正在研发骁龙855处理器,7nm工艺制造……

1.微软携手亚马逊推出Gluon深度学习库

2.高通正在研发骁龙855处理器,7nm工艺制造

3.Facebook推出独立VR头盔Oculus

4.三星电子第三季营运利润128亿美元,超预期

5.LG波兰开建欧洲最大锂电池工厂,供车10万

6.华人科学家造出最精准3-D量子气体原子钟

7.总投资30亿美元!无锡建集成电路大硅片项目

8.3D传感器生产问题难解,iPhone X每周产量增至40万部

1、微软携手亚马逊推出Gluon深度学习库,全面支持符号式和命令式编程

一个多月前,微软与亚马逊打通了它们的语音助理。而今天,两家公司又宣布联手推出全新“Gluon”深度学习库,以便开发者们轻松搭建先进的机器学习模型。Gluon 接口将为开发者们提供一个 Python API 和预先构建的神经网络组件,让他们可以更加流畅地调试和更新。当前,该深度学习库仅支持 Apache MXNet 。不过微软表示,它将很快支持该公司的认知工具包(CNTK)。

构造一个神经网络的难题,在于保持模型构建和训练性能之间的平衡。以 Apache MXNet 深度学习引擎为例: 从开发者的角度来看,微软认知工具包(Microsoft Cognitive Toolkit)和 Google TensorFlow 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优化训练的过程,但通常需要大量的时间和复杂的编码。.

2、高通正在研发骁龙855旗舰处理器,7nm工艺制造

德国知名编辑Roland Quandt在推文中透露:“高通已经在研发骁龙845之后的855旗舰处理器,已在Linkedin中发现这两款处理器的踪迹。”接着微博网友@i冰宇宙 爆料称:“骁龙845下代确定叫骁龙855。骁龙845研发代号Napali ,骁龙855(SDM855 series)代号是Hana。”

骁龙855处理器采用7nm工艺,回归全自主设计架构,主频2.5GHz,单核跑分在2600左右,多核跑分为8500+,对X86有很好的优化,低功耗高能效架构,另外买AP送超声波屏下指纹传感器。三星Galaxy S10依旧独家率先首发。

3、Facebook推出独立VR头盔Oculus Go,1311元起明年初上市

10月1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TechCrunch报道,Facebook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发布了一款名为“Oculus Go”的独立虚拟现实(VR)头盔。

Oculus Go无需再配置任何外接设备,它用的镜片与Oculus Rift相同,但它已升级到新一代产品,它还拥有特殊的内置显示屏,宽视角以及清晰图像,以避免出现所谓的纱窗效应。所谓纱窗效应就是,虚拟现实设备分辨率不足造成用户人眼直接看到显示屏的像素点,就好比在纱窗之后看东西一样。

根据扎克伯格的说法,这是迄今为止最容易获得的VR头盔,它的起价为199美元(约合1311元),将于明年初上市。

4、三星电子第三季营运利润128亿美元,超过预期

三星电子本周五表示,预计三季度公司的运营利润将会再创新高,达到14.5万亿韩元(约128亿美元),同比增长近179%。三星预计三季度合并营收将会达到62万亿韩元,同比增长29.7%,比市场预计的62.1万亿韩元稍低。

最近几个季度,半导体业务成为三星利润增长的主要动力。三星给出的数据只是指导数据,本月晚些时候才会公布完整报告,它没有提供具体部门的业绩数据。 照估计,Galaxy Note 8销售火爆也为三星贡献了不少利润,Note 8于9月中旬上市。之前Note 7因为电池起火被迫召回,三星的损失高达50亿美元,包括销售损失及其它费用。

全球内存芯片的需求持续强劲,三星还向其它智能手机制造商(比如苹果)提供OLED屏幕,这些因素都刺激了利润的增长。

5、LG波兰开建欧洲最大锂电池工厂,可供车10万

近日,韩国科技巨头LG宣布,该公司正在波兰弗罗茨瓦夫( Wroclaw)附近兴建欧洲最大的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工厂,预计旗下LG化学(LG Chem)分部将于2019年在当地开门营业,并从次年起,每年向10万辆电动汽车提供锂电池。

该项目对于LG来说的确算是大项目,但相比竞争对手的电池生产规模,还是逊色不少。松下公司在中国的最新电池制造基地的产能,每年足以供应约20万辆电动汽车使用,而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旗下的“Gigafactory”超级电池工厂,其年产能最终有望能为50万辆电动汽车提供电池支持。

根据马斯克的说法,预计该公司位于内达华州的超级工厂Gigafactory能生产出比全球其他工厂合计还要多的电池。马斯克表示,目前该工厂的产能已是全球第一,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工厂的产能都要高。

6、华人科学家造出迄今最精准3-D量子气体原子钟

近日,美国实验室天体物理联合研究所(JILA)的物理学家设计了一种新的原子钟。其中,锶原子被装入了一个微小的的三维(3-D)立方体中,其密度较以前一维(1-D)原子钟设计中锶原子的密度高出近 1000 倍。

由于有很多原子处于完全固定在原位(不能动)的状态,JILA 的 3D 量子气体原子钟增添了一个名为“品质因子(quality factor)”的值,并以此获得其测量精度。较大的质量因子值会转化为原子和用于探测它们的激光间的高频同步,使时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走”的十分稳定,并以此实现更高的测量精度。

目前,在已有的高级原子钟设计中,数千个“滴答走时”的原子中每一个原子都具有很大的独立性。而 JILA 的新型立方量子气体原子钟则使用了相互作用的原子集合来约束碰撞并改善测量。该设计被认为能极大改善目前多个基于可控量子系统的领域内的研究和测量情况。

7、总投资30亿美元!无锡建集成电路大硅片项目

中环股份、晶盛机电12日晚间发布公告,两公司与无锡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在宜兴市建设集成电路用大硅片生产与制造项目,以促进无锡市集成电路产业链的发展优化。

据介绍,无锡市政府表示,将全力支持两家上市公司来该市发展和投资。无锡市政府将把集成电路大硅片项目列入无锡市重大产业项目,为两家公司开设行政审批绿色通道,在选址用地、项目环评、税收优惠、投融资、科技研发、人才引进、项目推进机制等方面给予最便利的办事流程、最全面的服务保障、最优惠的政策支持,尽快创造满足项目开工的各项条件。

而中环股份、晶盛机电将协同无锡市政府下属的投资平台公司或产业基金确定项目投资主体,共同在宜兴市启动建设集成电路用大硅片生产与制造项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规划和分期建设,项目总投资约30亿美元,一期投资约15亿美元。

8、3D传感器生产问题仍难解,iPhone X每周产量增至40万部

近日, 针对iPhone X生产的延期问题,供应商依旧难以提高生产良率。正是因为iPhone X的3D传感器零部件——原深感摄像头系统——是生产瓶颈。与此同时,一位独立分析师称,iPhone X目前的每周产量为40万部。

就在上月,在iPhone X正式发布前,凯基证券知名分析师郭明錤称,OLED版iPhone每天的产量不到1万部。苹果随后发布了iPhone X,但是上市日期几乎是在两个月后,可能是遇到了供应问题。

研究公司Rosenblatt research分析师张军(Jun Zhang,音译)称,iPhone X的产量近期已经从每周10万部增加到了40万部。如果消息属实,那么从相对意义上来说,这一产量得到了显着提升。但是从绝对数量上来看,产量依旧很低。

最后更新:2017-10-13 20:08:59

  上一篇:go 微软Edge浏览器将通过秋季更新支持新的VR框架
  下一篇:go 微软和亚马逊合作 欲在人工智能云领域对抗谷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