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米6后盖与中框间隙问题的分析与猜想
关于小米6后盖与中框间隙问题的分析与猜想
最近没事来小米社区逛了逛,发现大伙的戾气好重啊,前些日子逛小米6贴吧一大群海军喷,那种无脑喷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收钱了加上智商着急,但是小米社区的各位应该算是米粉吧,爱之切可以理解,希望各位保持理智,保持高素质。
头一次发这种类似知乎体的大帖子,纯分析见解,纯手打,实在看不下去了,干脆花一个钟头谈谈。
①以下图片来自哔哩哔哩动画的视频截图,这个拆解个人觉得分析的很到位,有兴趣的伙伴可以移步超链接区「爱·拆」小米6拆解:破解后盖缝隙之谜,下面就谈谈我的见解以及既然有了这张图片为什么要写这么多。
②利益相关:机械男,可以从专业浅谈一下后盖与中框间隙的问题,
我手里这台mi6缝隙还是比较小,很多朋友说是做工问题,公差配合不到位,我觉得这点上是不可能的,首先小米现在有了自己的工艺专家团队,这么点缝隙都搞不定是不可能的,一个入门的机械工艺员工资就1w多了,何况一个团队。
然后,从拆解视频来看,为了实现防水,泡棉双面胶把后盖顶高了是最可能的原因。
首先设计的时候,3D建模中中框和后盖是整体分割出来的,也就是说设计中后盖与中框是贴合紧密的,然后涉及到公差问题,中框与后盖是分别加工,如果加工生产误差很大,中框外缘与后盖边缘肯定有一个硌手,但从我实际体验来看,中框边缘与后盖过渡得很圆润,所以这个公差保证得不错。
再谈谈泡面双面胶,这个东西是软的,也就是涉及到一个柔性的装配,设计中你不能保证粘牢后它反弹多少,由此造成中框与后盖的间隙问题,这也是有的朋友间隙小,有的朋友间隙大的原因,我觉得中框与后盖的一个配合尺寸还有泡棉双面胶的结合形式造成了这个间隙问题,有的朋友谈品控不好,我想说那么多生产线下来的那么多不确定性的间隙手机,你让品检挨个儿拿A4纸插显然不可能,然后即便是查出来了间隙过大挨个返工也不可能,MI6现在抢都抢不到,生产部门都在加班爬产量。
③相比之下更严重出现在三星note4身上,三星note4的翘屏问题至今无解,因为三星奇葩的金属中框设计,金属不是全封闭的一整块,在信号处是断开的,是五块金属贴在塑料件上的,右下信号注塑处都有开裂现象,因为这地方太薄弱了,强度严重不够,还有手写笔孔的原因,孔占去了塑件厚度,造成翘屏是必然的,这是设计缺陷,无解的,很不幸我手中就有一台。
诚然在这篇文章里谈及别的手机从逻辑上很无关,但是我想表达的是
note4是三星第一部金属手机,当时也没闹得这么凶,不谈情怀,这个小米第一台防水的手机,希望大家宽容一点儿,不要被水军带节奏。
④总结一下,作为一个搞机械的来说,出现这个问题可以理解。不说从事机械,就拿最简单的画过CAD图的这种事也经历过。
希望小米在下一批次改善一下配合尺寸工艺。
对于MI6出现得各种问题,我啰嗦两句,
性价比在那里,能不能抢到看运气,埋怨不太好吧。
WiFi断流问题,据说内测组着手解决了,miui作为更新就持久的系统,作为米粉还请坚挺,这里我就不对比别的原谅色了。。。
对于其他各种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mifan大都是追随mi好多年的,对于那些说因为mi6粉转黑我是着实不信的。
如果你是个初入小米的朋友,我的建议是等mi6现货时再购买吧,何必因为抢不到伤了第一影响进而继续影响手机体验呢。
不吹不黑理性打字,mifan真的是一种情怀,热爱的力量。
赞,用了MIUI很久了,渐渐看着它在进步,虽然我不是用小米手机,但喜欢用MIUI
没设置什么回复可见的内容,希望看到朋友们实在的评论,沙发评论实在没必要
最后更新:2017-07-09 15:0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