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47 返回首頁    go 微軟 go windows


關於小米6後蓋與中框間隙問題的分析與猜想

關於小米6後蓋與中框間隙問題的分析與猜想

最近沒事來小米社區逛了逛,發現大夥的戾氣好重啊,前些日子逛小米6貼吧一大群海軍噴,那種無腦噴是可以理解的畢竟收錢了加上智商著急,但是小米社區的各位應該算是米粉吧,愛之切可以理解,希望各位保持理智,保持高素質。

頭一次發這種類似知乎體的大帖子,純分析見解,純手打,實在看不下去了,幹脆花一個鍾頭談談。


①以下圖片來自嗶哩嗶哩動畫的視頻截圖,這個拆解個人覺得分析的很到位,有興趣的夥伴可以移步超鏈接區「愛·拆」小米6拆解:破解後蓋縫隙之謎,下麵就談談我的見解以及既然有了這張圖片為什麼要寫這麼多。



②利益相關:機械男,可以從專業淺談一下後蓋與中框間隙的問題,

我手裏這台mi6縫隙還是比較小,很多朋友說是做工問題,公差配合不到位,我覺得這點上是不可能的,首先小米現在有了自己的工藝專家團隊,這麼點縫隙都搞不定是不可能的,一個入門的機械工藝員工資就1w多了,何況一個團隊。

然後從拆解視頻來看,為了實現防水,泡棉雙麵膠把後蓋頂高了是最可能的原因。

首先設計的時候,3D建模中中框和後蓋是整體分割出來的,也就是說設計中後蓋與中框是貼合緊密的,然後涉及到公差問題,中框與後蓋是分別加工,如果加工生產誤差很大,中框外緣與後蓋邊緣肯定有一個硌手,但從我實際體驗來看,中框邊緣與後蓋過渡得很圓潤,所以這個公差保證得不錯。

再談談泡麵雙麵膠,這個東西是軟的,也就是涉及到一個柔性的裝配,設計中你不能保證粘牢後它反彈多少,由此造成中框與後蓋的間隙問題,這也是有的朋友間隙小,有的朋友間隙大的原因我覺得中框與後蓋的一個配合尺寸還有泡棉雙麵膠的結合形式造成了這個間隙問題,有的朋友談品控不好,我想說那麼多生產線下來的那麼多不確定性的間隙手機,你讓品檢挨個兒拿A4紙插顯然不可能,然後即便是查出來了間隙過大挨個返工也不可能,MI6現在搶都搶不到,生產部門都在加班爬產量。


③相比之下更嚴重出現在三星note4身上,三星note4的翹屏問題至今無解,因為三星奇葩的金屬中框設計,金屬不是全封閉的一整塊,在信號處是斷開的,是五塊金屬貼在塑料件上的,右下信號注塑處都有開裂現象,因為這地方太薄弱了,強度嚴重不夠,還有手寫筆孔的原因,孔占去了塑件厚度,造成翹屏是必然的,這是設計缺陷,無解的,很不幸我手中就有一台。

誠然在這篇文章裏談及別的手機從邏輯上很無關,但是我想表達的是

note4是三星第一部金屬手機,當時也沒鬧得這麼凶,不談情懷,這個小米第一台防水的手機,希望大家寬容一點兒,不要被水軍帶節奏。


④總結一下,作為一個搞機械的來說,出現這個問題可以理解。不說從事機械,就拿最簡單的畫過CAD圖的這種事也經曆過。

希望小米在下一批次改善一下配合尺寸工藝。

對於MI6出現得各種問題,我囉嗦兩句,

性價比在那裏,能不能搶到看運氣,埋怨不太好吧。

WiFi斷流問題,據說內測組著手解決了,miui作為更新就持久的係統,作為米粉還請堅挺,這裏我就不對比別的原諒色了。。。

對於其他各種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mifan大都是追隨mi好多年的,對於那些說因為mi6粉轉黑我是著實不信的。

如果你是個初入小米的朋友,我的建議是等mi6現貨時再購買吧,何必因為搶不到傷了第一影響進而繼續影響手機體驗呢。

不吹不黑理性打字,mifan真的是一種情懷,熱愛的力量。





讚,用了MIUI很久了,漸漸看著它在進步,雖然我不是用小米手機,但喜歡用MIUI


沒設置什麼回複可見的內容,希望看到朋友們實在的評論,沙發評論實在沒必要

最後更新:2017-07-09 15:06:57

  上一篇:go 小米6WIFI信號好,但速度慢的解決辦法
  下一篇:go 需不需要貼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