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003 返回首頁    go 微軟 go windows


五大理由證明美聯儲加息的錯誤!

摘要

美聯儲會把其利率預測降至與市場預測持平,會變得更可信。

  美國前財長勞倫斯薩默斯近日表示, 雖然我不認為美聯儲(Fed)上周三加息犯了嚴重錯誤,但我相信,美聯儲運行的框架——“基於菲利普斯曲線(Phillips curve)搶先狙擊通脹”的策略很有問題。更好的選擇是我在過去幾年一直倡導的策略:“隻在看到通脹的確鑿證據時才開槍”。

  後一種策略更可靠,更有可能讓美聯儲完成其雙重任務——降低出現經濟衰退的風險,並增強美國經濟在衰退到來時的韌性。

  我的許多朋友最近聯合發表了一份聲明,堅稱美聯儲應改變其通脹目標。我覺得(原因我將在近期再寫),從以通脹為目標轉向如以名義國內生產總值(GDP)為目標,是個更好的主意。但我認為,這一問題邏輯上應排在如下另一問題之後:在通脹目標被設為2%的情況下,短期政策應如何製定。

  有5點理由支撐我對當前加息策略的質疑。

  首先,眼下美聯儲在市場眼中並不可信。美聯儲的“點陣圖”預計未來18個月將加息4次,相比之下,市場的預期為不超過兩次。從表一可以看出,美聯儲的預測已有好幾年極度脫離實際。

  比較市場的預測和美聯儲的預測時應注意一些事項。美聯儲主席珍妮特耶倫(Janet Yellen)未必就是中值點,但她擁有其他人不可比擬的影響力。此外,點陣圖顯示的的是眾數(最有可能的)、而非平均數的未來場景。如果耶倫比美聯儲整體更鴿派的話,這兩個因素都可能傾向於使美聯儲的預測偏高。但另一方麵,市場預期包含通常為正值的期限溢價,這意味著市場對美聯儲政策的預期也應偏高。總之,除了質疑美聯儲依賴的模型,否則美聯儲持續的預測失誤講不通。

  事實上,市場並不認同美聯儲的如下觀點:通脹加速是一項重大風險。實際上,市場認為美聯儲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會實現2%的通脹目標。表二顯示出,通脹指數化債券和互換市場都預期,在可預見的未來,美聯儲將不會實現2%的個人消費支出(PCE)通脹目標。

  如果美聯儲在加息上同樣進度落後,那評論圈將炸開鍋。他們將宣稱,美聯儲必須果斷行動,以跟上進度。預測中的行動如果付諸實施,將把通脹推至進一步低於目前預測的水平,這些受到外界懷疑的行動預測,為什麼沒有引發關切?

  其次,美聯儲經常宣稱,其對2%通脹目標的承諾是“對稱”的。複蘇不會永遠持續,而當衰退到來時,通脹將回落。那麼,為什麼美聯儲要預測通脹在複蘇的第11個年頭隻有2%,同時失業率顯然低於他們估算的非加速通脹的失業率(Nairu)。在做出這一預測之前,通脹有整整10年未達到目標。如圖所示,個人消費支出核心價格水平,比按照過去10年美聯儲的目標值本應升至的水平低了整整4.3%。

  因此,製定政策時應確立如下目標:在繁榮時期實現適度高於目標的通貨膨脹,或許是2.3%,甚至2.5%,因為預期通脹會在下一次衰退時下降。而更高的通脹目標將需要比現在預想的更寬鬆的政策。

  第三,對通貨膨脹發動先發製人的打擊,就像對國家發動先發製人的打擊一樣,取決於準確判斷威脅的能力。但實際上,我們幾乎沒有能力判斷通脹何時將大幅加速。菲利普斯曲線在過去25年的數據裏幾乎不體現。且正像施泰格(Staiger)、施托克(Stock)和沃森(Watson)數年前所證明的,對非加速通貨膨脹失業率——假設其存在——隻能作出極度不精確的估測。

  某些時候這些可能看上去隻是理論上的理由。但近幾個月來,整體通脹率和核心通脹率雙雙下降,通脹預期的市場和調查指標也是如此。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這一受到最普遍關注的通脹指標,今年1月份實現2.5%的通脹,現在降至1.9%。相應地,通脹預期也下降了0.2到0.3個百分點。這一走勢與所有美聯儲成員模型相反。

  由於通貨膨脹和通脹預期低於目標且不斷下降,即使通脹高於目標是個嚴重的問題,也沒有理由對通脹發起先發製人的打擊。但正如我們所見,有充分理由認為,美聯儲應一以貫之地執行其任務,讓通脹升高到2%以上。

  第四,正如我之前在討論長期停滯的文章中,以及與戴維韋塞爾(David Wessel)最近一次交談中所強調的,考慮到能夠提高儲蓄傾向、減少投資傾向的結構性因素在發揮作用,有充分理由認為,一個給定的利率水平遠不如曾經那樣具有擴張性。

  我不確定在目前環境下,2%的聯邦基金利率算不算特別具有擴張性。而且我確信,如果美聯儲犯錯導致經濟陷入衰退,後果將是非常嚴重的,因為利率的零下限或輕微的負利率都無法為正常的反周期應對提供空間。基於這一點,也應該讓聯邦基金利率偏向擴張性。

  第五,“看到通脹的確鑿證據時才開槍”模式,不要求美聯儲放棄與價格穩定的關聯。美聯儲隻需堅持,其目標是確保通脹的長期均值為2%。接下來,它需要承認,雖然通脹持續存在,但很難預測通脹,並暗示它在預測通脹時,將把重點放在通脹以及通脹預期數據,而不是產出及就業指標上。

  納入這些原則後,美聯儲會把其利率預測降至與市場預測持平,會變得更可信。它會容許通脹處於離目標更近的水平,並為就業和產出提供更多空間。

官員評論

美聯儲三號人物:加息周期“現在一切順利”

大佬警告

卡什卡裏怒懟耶倫:加息過快將重蹈70年代覆轍

美股影響

美聯儲更鷹派是因擔憂美股的飆升?

(責任編輯:DF134)

最後更新:2017-06-20 20:57:49

  上一篇:go 亞馬遜或將“殺死”通脹
  下一篇:go 明天特朗普或助中國斬獲1.4萬億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