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29 返回首頁    go 微軟 go windows


2017年外儲增4.3% 人民幣國際化借勢提速

摘要

“這凸顯中國相關部門對未來人民幣匯率持續企穩反彈的信心。某種程度而言,這對國際沽空機構構成極強的心理威懾,進一步穩定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的趨勢。”

  “這凸顯中國相關部門對未來人民幣匯率持續企穩反彈的信心。某種程度而言,這對國際沽空機構構成極強的心理威懾,進一步穩定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的趨勢。”

  2017年12月人民幣匯率強勢上漲,中國外匯儲備隨之水漲船高。

  2018年1月7日,中國央行發布的數據顯示,去年12月底外匯儲備達到31400億美元,略高於市場預期的31268億美元,實現過去11個月連續增加。2017年,外匯儲備規模從1月降至29982億美元後開始穩步回升,年末較年初增加1294億美元,升幅4.3%。

  在Allianz Investment Management策略分析師Charlie Ripley看來,2017年12月外儲出現超預期增長,一方麵是月底美元指數意外大幅回落,外儲非美貨幣資產估值獲得大幅度提升;另一方麵期間人民幣突然掀起一波淩厲漲勢,企業紛紛加大結匯額度,助推外儲增長。

  “在此前人民幣匯率下跌預期較強期間,除了少量熱錢資本流出,大部分外匯儲備主要流向境內企業、個人,用於屯匯避險。如今,人民幣匯率企穩反彈且趨於雙向波動,企業紛紛結匯止損,相應外匯再度回流外匯儲備。”Charlie Ripley分析。加之近期中美利差維持在曆史高點,境外投資機構通過債券通等渠道加大人民幣資產配置,助推外儲超預期增長。

  隨著外匯儲備持續增加,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悄然提速。

  2018年1月5日,央行發布《進一步改善人民幣跨境業務政策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通知》,取消了跨境人民幣業務相關賬戶開立和資金使用等部分限製。

  “這凸顯中國相關部門對未來人民幣匯率持續企穩反彈的信心。某種程度而言,這對國際沽空機構構成極強的心理威懾,進一步穩定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的趨勢。”1月8日,布朗兄弟哈裏曼(BBH)全球外匯策略主管Marc Chandler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

  企業結匯資金回流外儲

  “此前投資機構低估了12月外儲增長規模,是基於美元貶值對外匯儲備非美資產估值的提振因素,沒有將月底人民幣匯率大漲引發的企業結匯潮湧計算在內。”Charlie Ripley分析。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梁紅此前發布報告指出,2014年以來,國內貿易、投資機構積累的未結匯外匯頭寸達3000億-6000億美元。隨著2017年下半年人民幣持續企穩反彈,企業紛紛結匯止損美元頭寸,既帶動人民幣持續上漲,也促使外匯儲備增加。

  “多數企業持有的美元頭寸對應的匯兌成本在6.4-6.5之間,2017年9月人民幣匯率一度創下年內高點6.4345,彼時逾2000億美元企業頭寸陸續結匯。留守者主要是看好美聯儲鷹派加息,但沒想到美聯儲年底加息與特朗普稅改政策落地的疊加效應都沒能提振美元,反而觸發過去兩周人民幣匯率上漲突破6.5,令這部分千億美元頭寸隻能選擇結匯。”一家股份製銀行金融市場部人士分析。

  在某種程度上,這讓外匯儲備成功抵禦年底對外付款高峰期來臨的衝擊。每年11-12月期間,由於跨國企業匯回利潤與境內企業集中對外付款需求激增,中國外匯儲備與銀行結售匯數據均麵臨較大回落壓力。去年11月銀行結售匯出現約75億美元逆差,在於當月企業個人等非銀行部門涉外收付款逆差額高達129億美元。

  華泰宏觀分析師李超的團隊稱,與外匯儲備相關的外匯占款連續兩個月保持正增長,間接表明中國當前國際收支已基本擺脫資本流出狀態。

  Charlie Ripley坦言,但這並不意味著中國資本跨境流動足以“高枕無憂”,因為企業購匯避險操作並未消退,而是借助遠期外匯交易取消保證金政策出台,轉向遠期外匯掉期交易市場。

  外管局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1月底,整個外匯市場遠期累計未到期結匯額達2178億元人民幣,未到期售匯額高達7977億元人民幣,令未到期淨售匯擴大至5799億元人民幣,未到期期權Delta淨敞口為-3159億元人民幣。這意味著遠期淨售匯仍可能吞噬約470億美元外匯儲備。

  “但是,若美元持續疲軟令非美貨幣資產估值增加,今年中國外匯儲備延續穩步回升的幾率非常高。”Charlie Ripley分析。按中國1/3外匯儲備屬於非美貨幣資產估算,去年美元指數跌幅超過9%,直接帶動外儲非美貨幣資產估值增加約1000億美元,幾乎占2017年外儲增加值的77%左右。

  人民幣國際化提速

  央行發布的《進一步改善人民幣跨境業務政策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通知》,包括允許境外投資者以人民幣形式將境內依法取得的利潤、股息等投資收益匯出;允許境外投資者以人民幣參與境內企業國有產權轉讓交易;允許境外投資者在境內擬設立多個外商投資企業或項目額,可分別開立人民幣前期費用專用存款賬戶等。

  李超認為,央行通過取消跨境人民幣業務相關賬戶開立和資金使用等領域的部分限製,釋放出人民幣國際化向前推進的新信號。

  Marc Chandler則認為,這也反映出中國央行對跨境人民幣業務的監管出現巨大變化,以往在人民幣匯率貶值壓力期,相關部門主要通過收緊跨境人民幣流動,回籠境外人民幣流通量等措施,促使境外人民幣拆借成本提高,對國際投機資本構成較高的沽空成本。但此舉可能導致部分跨境人民幣業務因頭寸問題難以開展,或影響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中國相關部門已注意到這個問題,趁著近期外儲持續回升與人民幣匯率企穩反彈機會,重新加快了人民幣國際化進程。”Marc Chandler分析。

  上述股份行金融市場部人士坦言,加快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恰逢其時。此前在人民幣匯率單邊下跌期間,境外貿易商與投資機構考慮到匯率貶值而不願過多持有人民幣,僅有少數大型資產管理機構基於資產多元化配置需要逢低吸籌。如今人民幣穩步反彈,美元疲軟,境外投資機構與貿易商用人民幣避險的需求升溫,若人民幣境外流通量與使用範圍得到進一步拓寬,有助於推動人民幣被納入更多全球機構與貿易商的儲備貨幣。

(原標題:2017年外儲增4.3% 人民幣國際化借勢提速)

(責任編輯:DF370)

最後更新:2018-01-09 05:54:11

  上一篇:go 美元走弱人民幣走強的時代到了嗎?
  下一篇:go 美元指數小幅上漲 歐元兌美元跌破1.20關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