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金服:從支付寶到新金融生態圈
《螞蟻金服:從支付寶到新金融生態圈》,廉薇、邊慧、蘇向輝、曹鵬程/編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7年7月出版,59元。
書摘:印度版支付寶——Paytm模式
Paytm(全稱Pay Through Mobile)是印度最大的移動互聯網公司之一One 97 Communications的旗下品牌,被稱為印度版支付寶。在成立之初,它隻是一個手機預付網站,2014年開始進入印度剛剛興起的互聯網金融領域,並推出了電子錢包。
螞蟻金服、阿裏巴巴與Paytm的合作始於2014年10月。彼時,阿裏巴巴剛剛上市,Paytm創始人Vijay Sharma來到杭州,向馬雲、張勇、彭蕾和井賢棟講述他的普惠金融願景。“我們要做印度最大的移動支付平台。”這個被螞蟻金服副總裁韓歆毅認為“有一些馬老師(馬雲)當年的影子”的男人講出了Paytm的目標。
那時,螞蟻金服正籌劃深入印度金融領域,也在苦苦思索進入新興市場的路徑。而已有2 000萬用戶的Paytm已成長為印度最大的移動支付平台,無疑是非常理想的合作夥伴。雙方一拍即合,螞蟻金服率先投資,阿裏隨後分兩次投資Paytm母公司One 97 Communications,成為其關鍵小股東(占股30%~50%,據外媒披露的數字,螞蟻金服與阿裏在Paytm中占股40%)。
印度和中國是兩個常常被人放在一起比較的國家。阿裏巴巴和螞蟻金服之所以選擇印度作為切入點,正是看中了印度廣闊但未開發的市場,以及當地比中國低幾個檔次的基礎設施水平和金融服務普及率。印度總人口12億,固話裝機峰值卻僅為5 000萬部,並且近年逐步下滑,個人、商家的寬帶接入率也相當低。印度政府也曾搞過“一人一張銀行卡”活動,但由於貧困人口多、銀行網點稀缺、支付場景少(目前印度全國僅120萬商戶有POS機)而宣告失敗,全國信用卡、儲蓄卡分別僅有2 000萬張和3億張,背後的活躍用戶僅在千萬量級。很明顯,螞蟻金服在印度的機會要比在美國、歐洲大得多。
此外,作為全球第二大發展中國家,印度的金融壓抑狀況十分嚴重,金融服務、金融基礎設施落後的現狀,同樣成為諸如Paytm等移動互聯網企業的機遇。以支付為例,到2015年,Visa、萬事達進入印度已經幾十個年頭,但總發卡量不超過1 800萬張。相比較而言,Paytm隻用短短幾年時間就發展了2.2億用戶,是兩大國際信用卡巨頭總和的10倍,並且Paytm還定下了兩年內普惠5億印度人口的目標。當然,想實現這些目標,離不開資本的大量投入和技術的快速進步。
你無我有,你有我優——怎麼看,這都是一筆雙贏的交易。由於螞蟻金服在移動支付領域的成功在全世界範圍內無出其右,Paytm從業務布局、產品架構到企業文化都進行了全方位借鑒。Paytm女高管Kiran回憶說,接受螞蟻金服投資半年後,她被安排到杭州交流學習,討論從上午9點持續到次日淩晨4點,她當即“崩潰”離席。
從創立背景、業務模式來看,Paytm堪稱印度版的支付寶,兩者之間的共性遠大於差異。然而Paytm與支付寶最初的發展路徑卻完全相反。Paytm從做網上支付起家,如網上繳納話費、增值服務費等,直到移動互聯網興起後,才開始尋找線下支付場景,如加油站、便利店、電影院等。概括地說,就是“拿著工具找場景”。支付寶則先為場景找工具,然後衍生出基金、理財、保險等業務,進入移動互聯時代後又開始豐富線下應用場景。幸運的是,二者雖起步有早晚,但最終殊途同歸,並在合適的時機成功“牽手”。
與螞蟻金服合作,對Paytm而言至少有兩方麵的意義:一是技術架構的更新。拋開複雜的技術原理不談,支付寶後台處理的天量數據已經讓其難望項背。按照支付寶目前的架構,在2016年“雙11”當天創下了12萬筆/秒的支付峰值。如果沒有螞蟻金服,Paytm隻能按每天數百萬筆的量段設計底層架構,屆時擴容可就不是增加服務器這麼簡單了。
二是支付場景的借鑒。移動支付場景的獲得不是拍腦袋的產物,需要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進行大規模的實踐探索。比如買電影票這個場景,Paytm多次到螞蟻金服取經,如今,在摯愛電影的印度,電影票購買成為Paytm移動支付的明星品類。
反過來,對於螞蟻金服而言,選擇投資Paytm的母公司,而不是在一個全新國度另起爐灶建立全資子公司,也有多重意義。從全方位介入印度移動支付服務的角度而言,中國獨資公司的難度遠遠大於印中合資公司。當前,Paytm已獲得印度央行發放的首批支付銀行牌照,允許其在印度開展支付、儲蓄、匯款、轉賬等銀行業務,為印度中小企業和低收入人群提供費率更低的在線金融服務。投資Paytm剛好能夠助力螞蟻金服搶占印度普惠金融的先機。
更重要的是,許多本土問題隻有本土公司才能發現和解決。比如,Paytm在印度做二維碼支付采取的是“正向掃碼”的方式,也就是由付款方(消費者)去掃商家的收款二維碼。這樣做有兩大好處:一是減輕商家負擔,有利於迅速推廣。掃碼設備及寬帶接入對印度小商家構成不低的門檻,正向掃碼時,商家隻需出示打印在紙張上麵的二維碼,消費者即可用自己的手機完成掃碼支付。二是符合用戶心理。反向掃碼的用戶體驗雖好,但畢竟掃一下錢就被劃走,用戶感覺心裏不踏實。掃描商家二維碼,輸入金額,最後點擊確認,這樣的過程可以提高用戶的安全感。本地的和尚好念經,在新興市場、新式支付手段的推廣普及階段,類似的場景設計隻有本土公司才能做出,非常值得螞蟻金服這樣的外來者借鑒、學習。
最有意義的地方在於,螞蟻金服在印度探索出來的這種以投資參股、賦能當地企業為主的“Paytm模式”為其他全球化布局提供了寶貴的範本。
2015年11月,螞蟻金服以技術入股的方式參與韓國第一家互聯網銀行K-Bank的籌建並最終獲得開業批準,這是韓國政府時隔23年之後首次發放銀行牌照,K-Bank獲準開展存款、貸款、信用卡、理財、外匯等所有銀行業務。韓國政府希望通過引進互聯網銀行製度,為消費者提供更加便捷、優惠的普惠金融服務。而螞蟻金服發起設立的網商銀行在2014年便獲得了中國首批民營銀行牌照,其技術和實踐經驗正好與韓國政府的需求契合。對於螞蟻自身而言,這次參股在意的不是自己股東的身份,而是意欲通過核心係統上雲、身份識別等技術(KYC)的輸出,獲得更多的技術樣本,為未來做儲備。
2016年11月,螞蟻金服收購泰國支付和小貸公司Ascend Money 20%的股份。Ascend Money的子公司之一Ascend Nano主要在緬甸、印度尼西亞等地為無銀行賬戶的民眾普及電商和電子支付服務,另一家子公司True Money則提供現金支取卡和電子錢包服務。螞蟻金服的入股及其在支付和小貸方麵長久的優勢,將助力Ascend Money在東南亞的在線支付和小額貸款業務。2017年2月,螞蟻金服分別向菲律賓數字金融公司Mynt和韓國移動金融公司Kakao Pay注資,4月又與印尼Emtek集團合資成立移動支付公司。至此,螞蟻金服在東南亞地區的業務版圖大大擴展。
不僅如此,螞蟻金服在不斷的進步與反思中逐漸形成從單一的支付、轉賬等場景獲取數據,到在大數據基礎上提供金融、征信、信貸等服務,並以此盈利的商業模式,這種模式正通過Paytm這樣的夥伴和“徒弟”輸出海外。2017年初,Paytm宣布獲得印度央行批準,將成立數字銀行Paytm Development Bank。3月,Paytm又將電商業務獨立,成立Paytm Mall。未來,Paytm還計劃推出類似餘額寶、芝麻信用的產品,並擴展到購物、支付、銀行、保險等綜合性金融服務體係。用Paytm創始人Vijay的話來說,就是“以前我們總想著向矽穀學習,如今我們向中國學習”。
井賢棟在2016年6月首屆FTCC(金融技術CTO俱樂部)峰會上曾這樣總結螞蟻金服的全球化策略:我們並非去每個國家設立分公司、子公司,而是賦能當地的合作夥伴,輸出經驗,輸出技術,幫助它們在全球範圍內提供普惠金融服務。正是基於自身技術和商業模式的優勢,螞蟻金服才能越來越多地贏得海外政府和機構的信任,通過合作迅速打開海外市場,加快全球擴張的步伐。反過來,也正是通過與當地夥伴的合作,螞蟻金服才真正得以實踐全球範圍內的普惠金融夢想。
最後更新:2017-10-07 22:5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