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76 返回首頁    go 微軟 go windows


京東取消產品七日退貨的背後,是被轉嫁損失企業的不甘

近日,京東發起在電子產品圈被稱為杜絕“二手東”外號的大行動。在2017年的9月開始,悄然調整了其一直以來為人廣讚的“七天無條件退貨”服務。對自己銷售核心的各類電子產品取消了不滿意隨時退貨的服務,“二手東”從此成為了一個曆史名詞。看似為買家的利益而痛下狠手,可是京東憑此起家做大的核心服務,對公司來說隻有物流上的損失,京東真的願意取消無條件退貨麼?

京東商品“七天無條件退貨”服務是指:在購買商品收貨後的七日內,不需要證明質量問題,隻要對產品不滿意隨時退貨,

這個服務造成了許多京東買家收貨時發現是被人用過的二手商品問題。從而獲得了“二手東”的外號

無條件退貨消費者真的受到了很大損失?

消費者真的在京東收到了很大損失?這個問題很有趣,我們來深入的捋一下購物流程。

1、用戶付出了資金購買了一個商品。

2、京東從出貨倉發貨。

3、用戶收到商品發現有別人用過的痕跡。

選擇原諒or選擇退貨。

(1)選擇原諒結束流程。

(2)選擇退貨,發出退貨請求。

4、京東取貨,免來回運費。

5、京東收到貨物退款,

把商品賣給下一個人。or京東發現賣不出去退回廠家

在這個流程裏,第一個收到損失的當然是消費者,付出了精力時間還要去退貨,很麻煩啊很鬧心有沒有。但是選擇退貨之後並沒有收到金錢上的損失。即使選擇原諒,瑕疵應該在接受範圍內,客觀上也沒有金錢上的損失。

第二個受到損失的是京東物流,京東快遞員的薪資構成不包括收件,而收件才是各大快遞公司掙提成的主要方式,而京東沒有件收,這讓快遞員們少了很大一部分收入。所以底薪包含了退貨,所以你不管退了多少,京東都要付出這麼多底薪。京東物流接拋去管理費、招聘費用等等,近似等於沒有損失。

接下來第三個,是廠家,要知道現在京東拿貨都是一月一結,成功賣出去的才給廠家錢,廠家出產品、出物流、出產品成本占用的資金流。

出倉十幾天之後Excuse me?廠家發現:你給我退回來了?還不給錢?我還得出翻新錢?我還得再出物流?怎麼這麼大的退貨率?我還幹不幹了?

三方拚慘之後,勝利的那位最慘的受害者自然是廠家一方。根據一位供應商對我們的訴說的:是供應商先供貨,後結款,貨款壓三個月左右!假如賣得不好,會找個理由跟你說,退倉轉自主售後吧,供應商還得無條件的把貨拿回來,把已經結算的錢退回去,還得虧個物流費呢!另外保證金16年又提高了,你退店了之後保證金還很難要回來。還有結算賬期是按合同定好之後,京東會無故延長很久。大家可以百度下京東賬期、保證金這些新聞。

這個隨意模式導致了近一年內多次出現了商品廠家老板炮轟京東的消息,在電商曆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自己不賠錢的京東不在乎虧損的物流費,不在乎退貨導致廠家的損失,甚至不在乎消費者,隻在乎商品的現金流。強大無比的現金流會讓京東非常強大,甚至退貨導致的牢騷都可以可以提升京東的整體口碑從而再提升銷售額和京東的用戶黏度。

天貓開啟壟斷模式,京東竟然放棄核心競爭點

可是這一切都在2017年的上半年不一樣了,天貓這半年以來,已經感受到了重資產運營的京東帶給他的壓力,開始在各個方麵打壓京東,各大節日頻繁開啟的補貼戰,讓天貓也頗感吃不消。古人雲:打蛇打七寸,擒賊先擒王。這個時候尋找對手的破綻給致命一擊就成了最劃算的選擇,天貓也是人才濟濟,正是看到了對手與廠家之間的不合,把目光瞥向了供給端一方,頻繁要求各大品牌的“獨占經營權”。

所謂“獨占經營權”就是退掉所有渠道隻能在天貓賣貨。而頻繁遭到京東延長賬期和退貨率居高不下的京東自營廠家或許暫時舍不得京東的流量與用戶,不會立即答應,但廠家們對京東開始采取消極態度,或許為以後的大規模出逃埋下了伏筆。

而京東的反製措施卻隻是取消了七天無條件退貨,雖然能夠抑製“黑名單就能解決的試玩黨”,但是得罪了潛在真實的購買用戶,直接放棄了自己的從業長久以來核心競爭力,跟淘寶平台開始趨同。不得不說一向精明的京東,走出了一步不甚高明的棋。而賬單延期等有關於資金的核心問題依舊沒有解決,京東要保障自己的現金流,廠家也要保障自己的現金鏈的穩定,兩方利益談不攏而京東又異常強勢,兩方關係可見的愈發微妙。

總結

海納百川,文章的這些問題歸根結底還是錢的問題,京東一年來做事的方式,可以從側麵推測出京東迫切想盈利和重資產導致的資金鏈異常緊張的現實問題,如果京東真的有錢,一直以來以補貼和口碑換取公司發展做大的時間空間是一個非常值當的玩法。

京東這一串昏招的背後,想來最大的可能應該是“股東開始要求盈利”了吧。

最後更新:2017-10-08 07:01:40

  上一篇:go 給椰子做一次微創手術!京東生鮮線上首發即開即食型椰子
  下一篇:go 京東資深老用戶,深度剖析“京享值”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