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8
小米路由器
全球七成比特幣產自中國 四川大山深處成主產地
摘要
比特幣交易機構的數據顯示,全球約70%的比特幣產自中國。
據外媒稱,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比特幣礦場。豐富的能源、低廉的電力成本以及合適的技術,使這個亞洲巨人成為比特幣“挖礦”活動的沃土。比特幣交易機構的數據顯示,全球約70%的比特幣產自中國。
據西班牙《經濟學家報》網站7月17日報道,中國四川省的大山深處成了這種虛擬貨幣的巨大“源泉”。四川省因此在世界比特幣“挖礦”產業中獲得了主角地位。美國中參館網站報道稱,在以農牧業為傳統支柱產業的四川省,建有許多巨大的倉庫式建築,裏麵擺滿了用以計算的礦機。作為一種虛擬數字貨幣,比特幣需要通過特定程序進行大量複雜運算才能產生,這一過程被稱為“挖礦”。
這些簡陋庫房的牆上都裝有數以百計的工業風扇,以保證如此多的礦機能在適宜溫度下24小時不間斷地“挖礦”。在這種情況下,對電力的消耗自然就成了這些數字工廠的最大生產成本。
雖然比特幣“挖礦”所需的技術和人才資本並非四川省的強項,但該省的製勝競爭優勢就是對礦場最重要的廉價電力。
電力是比特幣“挖礦”最重要的生產要素,電費約占礦場總成本的60%。用電成本往往能決定一個礦場能否賺錢。四川省境內河流上、大山間的水電站生產著全中國最廉價的電力。就是在這些偏遠的大山深處,規模龐大的比特幣礦場正在夜以繼日地全速運轉。
另一方麵,煤炭依然是當今世界最廉價的能源之一。世界銀行的數據顯示,中國約72%的發電量來自燃煤電廠。而在美國,這一比例隻有39%,在西班牙僅為16.5%。
於是,當冬天枯水期電價上漲時,這些“挖礦”公司會選擇將礦機運往火電資源豐富的地區,如新疆、內蒙古等地,待來年豐水期再遷回四川。
報道稱,就這樣,中國出產了全球約70%的比特幣,而排在第二位的印度隻占總產量的4%。美國的比特幣“挖礦”產量僅占全球的1%。比特幣交易機構認為,目前這種比特幣生產格局意味著潛在的風險:一旦中國出現變化或采取管控措施,必然會對國際比特幣市場造成巨大衝擊。
(責任編輯:DF134)
最後更新:2017-07-20 22:5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