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91 返回首頁    go 小米路由器


“鮑威爾時代”有望延續漸進式加息和縮表

摘要

“美聯儲12月再次加息的條件成熟。”下屆美聯儲主席人選傑羅姆·鮑威爾上周在美國國會出席提名聽證會時如是表示。

  “美聯儲12月再次加息的條件成熟。”下屆美聯儲主席人選傑羅姆·鮑威爾上周在美國國會出席提名聽證會時如是表示。

  他說,美國企業和家庭信心持續保持高位,金融條件仍維持寬鬆,資本市場保持強勁,這些因素有望支持今年經濟實現2.5%的增長。他表示,明年美國經濟有望維持這一增長勢頭,預計明年增速有望維持在2%至2.5%區間。考慮到失業率已經降至曆史低點,經濟也保持強勁增長,美聯儲已經開啟漸進式的加息周期。

  這是鮑威爾被美國總統特朗普提名擔任新一屆美聯儲主席後的首次公開亮相。“鮑威爾時代”即將來臨,美聯儲未來貨幣政策走向何方?對全球經濟又有哪些影響?

  中國工商銀行總行城市金融研究所高級分析師郭可為日前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認為,鮑威爾作為美聯儲內溫和的中間派,從此次聽證會來看,鮑威爾將基本延續“耶倫時代”漸進式加息和縮表政策,未來美聯儲將繼續推進貨幣政策正常化,但節奏和力度可能會弱於預期,金融監管也將適度放鬆。

  有望繼續維持逐步加息、漸進式縮表節奏

  中國經濟時報:鮑威爾在此次聽證會上透露了哪些貨幣政策信號?未來美聯儲的貨幣政策走向是怎樣的?

  郭可為:鮑威爾有望繼續維持漸進式加息的節奏,或將逐步縮減量化寬鬆期間累積下的龐大的資產負債表。鮑威爾在此次聽證會上預計,美聯儲縮表將持續三到四年,最終美聯儲資產負債表規模將從目前的約4.5萬億美元降至2.5萬億美元到3萬億美元的水平。

  未來美聯儲貨幣政策走向將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第一,繼續推進貨幣政策正常化,但節奏和力度可能會弱於預期。

  從鮑威爾的貨幣政策理念看,他支持繼續加息和漸進式縮表,這延續了耶倫貨幣政策思想。但鮑威爾必須考慮到特朗普政府的施政思路。特朗普最為重視的就是經濟增長和增加就業,因此不希望看到美元走強,對出口不利,也損害就業,而且加息過快也會增加政府債務負擔,對特朗普推行寬鬆的財政政策造成不利影響。因此,未來美聯儲很有可能繼續以溫和的方式逐步實現貨幣政策正常化,但加息的節奏可能會慢於預期,縮表的力度和最終規模也將小於預期。

  第二,12月加息將是大概率事件,預計2018年將加息3次。從短期來看,美聯儲12月份再次加息的可能性非常大。從鮑威爾此次聽證會上的表態便可見一斑。從中期來看,2018年可能再加息3次,與9月議息會議的利率點陣圖保持一致。

  鮑威爾和耶倫近期都公開表示,盡管核心通脹暫時低於2%目標,但中期有望回升至2%附近並維持穩定。如果2017年如期完成第3次加息,2018年美國經濟和就業持續改善,通脹出現回升,全年再加息3次的概率就較高。不過,包括摩根大通在內的國際投行認為,美國經濟回暖和延續政策連續性可能會使美聯儲在2018年上調利率4次。當然,美聯儲的加息節奏也隨著經濟基本麵的變化而變化。耶倫曾表示,如果經濟再度陷入困境,不排除重新啟用非常規貨幣政策,這一策略應同樣適用鮑威爾執掌的美聯儲:如果經濟的強勢複蘇和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加速通脹回升,2018年加息4次的可能性也同時存在。如果經濟基本麵惡化,2018年加息少於3次也並不令人意外。

  第三,繼續漸進式縮表。鮑威爾支持漸進式縮表,但強調循序漸進。

  鮑威爾在上周的聽證會上預計,美聯儲縮表將持續三到四年,最終美聯儲資產負債表規模將從目前的約4.5萬億美元降至2.5萬億美元到3萬億美元的水平。目前公布的縮表計劃是,2017年四季度月每月縮表100億美元,2017年全年縮表300億美元,2018年一二三四季度每月縮表200、300、400、500億美元,2018年全年縮表4200億美元。根據2018年具體情況,如果美國經濟繼續維持複蘇態勢,可能逐步增加每月縮表規模。

  第四,適度放寬金融監管。

  對於金融監管的態度是鮑威爾和耶倫最大的分歧,耶倫一直反複強調金融監管的重要性,與特朗普的意願相悖。此外,大力推薦鮑威爾的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也明確表示應當放寬金融監管。未來,在特朗普、姆努欽和鮑威爾三個關鍵實權人物的推動下,由共和黨控製的國會極有可能出台放寬金融監管的法案,特朗普調動金融體係進一步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意願應能實現。

  美聯儲繼續引導全球貨幣政策趨向收緊

  中國經濟時報:“鮑威爾時代”美聯儲貨幣政策將對全球經濟產生哪些影響?

  郭可為:首先,美聯儲中性的貨幣政策和放鬆監管有望增強美國經濟的外生動力。鮑威爾明確的“保增長”政策傾向以及暗示監管政策將有所放鬆,美聯儲對收緊貨幣政策可能會更加謹慎。隨著特朗普減稅政策的落地,預計美聯儲換帥之後的中性貨幣政策、放鬆監管政策,減稅的政策組合有望增強未來美國經濟增長的外生動力。

  其次,繼續引導全球貨幣政策趨向收緊。鑒於鮑威爾當選無礙美聯儲加息走向,美聯儲貨幣政策的外溢性影響將更加突出。美聯儲自2015年12月至2017年11月已加息4次,並開啟縮減資產負債表計劃。2017年以來,其他主要經濟體貨幣也開始跟隨美聯儲貨幣政策步伐。歐洲央行決定從2018年起開始縮減QE規模,加息預計要到2018年末甚至2019年上半年;英格蘭央行11月初啟動了十年來的首次加息,未來兩年內大概率隻會再加2至3次;日本央行今年下半年已逐步縮減購買國債的規模,但負利率轉向的跡象尚難看到。盡管各大經濟體貨幣政策收緊的步伐較慢,但趨勢一旦形成就會持續較長時間,全球貨幣政策在美聯儲的帶領下進入緊縮周期已是大概率事件。

  第三,對中國經濟與人民幣匯率的衝擊應可控。美國貨幣政策將對中國產生溢出效應,並從利率、匯率、資本流動等渠道體現。目前我國經濟保持穩健增長,出口、投資、消費三大引擎運行基本穩定,未來國內經濟形勢因美聯儲貨幣政策影響而發生惡化的概率很小。央行通過實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加強跨境資金流動監測和宏觀審慎管理,人民幣匯率大幅波動的可能性較小。預計未來中國人民銀行將通過靈活審慎操作維持穩增長、防風險、穩匯率等目標的動態平衡。

(責任編輯:DF350)

最後更新:2017-12-05 13:24:19

  上一篇:go 瑞銀:紐元低估最為嚴重 2018年將升值10%?
  下一篇:go 瑞銀:歐元2018年大展宏圖 1.25不是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