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
小米MIX
微信上聊天時,有人回複“改天一起吃飯”,你可以刪了他!
前一陣,朋友圈被兩個詞刷了屏:一個是保溫杯,一個是90後美女博導。
因為一張目睹黑豹樂隊鼓手趙明義端著保溫杯的“滄桑畫麵”而感慨“不可想象啊,當年鐵漢一般的男人,如今端著保溫杯向我走來”的朋友圈截圖,保溫杯一夜之間成了中年危機的標配。
還有火上澆油的文章說,“中年危機最後的倔強,絕不拿泡著枸杞的保溫杯。”
緊跟著,出生於1990年的安徽姑娘楊樹,被曝光了一張牛逼閃閃的履曆表:
20歲複旦大學本科畢業,24歲香港科技大學博士畢業,曾任香港科技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學係訪問助理教授,在國際頂級期刊及會議發表了40多篇論文,是香港博士獎學金的首批獲得者。
去年,26歲的楊樹入職浙江大學電氣工程學院,成為浙大“百人計劃”研究員、博導、國家“青年千人計劃”入選者和首位90後美女博導。
作為一名90後,高顏值,高學曆,高逼格,隨便哪個詞甩出來,都能讓同齡人去排隊麵壁。美女博導的熱搜下麵,一大票“我比她還大兩歲啊簡直是白活了”的評論。
可見,保溫杯並沒那麼好笑,中年危機也不是中年人專屬,不知有多少一邊拿保溫杯當笑話發朋友圈、一邊羨慕著美女博導的年輕人,就這樣正在看著熱鬧虛度光陰呢。
想起前公司的同事Z和L,兩人都是一畢業就進了公司,在一個部門裏工作,年齡相仿,很容易被大家拿來比較。
Z聰明機靈,遇事有眼力見兒,嘴巴也伶俐,很得周圍人喜歡,迅速就打通了自己的社交圈子。相比之下,話不多、喜歡悶聲幹活的L就顯得沒那麼出挑。
她們入職一年時,公司接到一個大合同,Z和L一起加入項目小組,負責搜集和整理大數據資料。
時間緊任務重,幾乎每天都是加班加點,雖說公司安排了後勤人員,熱情的Z還是主動承攬了收發快遞、定外賣、收外賣、買飲料等等的工作。
整理數據和資料很重要,但也最枯燥累人,那陣子,項目組裏常見的狀態,就是L埋在資料室裏找文件,坐在電腦前劈裏啪啦敲鍵盤,Z端著盒飯咖啡穿梭在各工位之間。
三個月下來,公司簽下了合同。慶功會上,總經理拿出一份厚厚的文件給大家看,文件打印得清晰幹淨,內容也是下足了功夫,翻開,五顏六色的便箋條把需要注意、可能有問題的地方都一一做了標注——是L為合同提交的數據資料。
那之後,熱衷建立朋友圈的Z跟全公司都混了個臉熟,L則主動提出調整了兩次部門,慢慢熟悉了公司的各項業務。兩年之後,Z成了公司的八卦掌門,L升了職,逐漸開始獨擋一麵。
做任何工作,效率和結果永遠是應該最先追求的。做自己該做的事,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是這個社會最基本的生存法則。
所有不以認真努力完成本職任務為前提、看似熱心的額外付出,都是方向錯誤的瞎忙。
問他是不是太忙,他說不是忙,是大部分時間都不知道該怎麼忙。
C說,公司的工作安排還算合理,但去了一個星期他就發現,一周總要有那麼兩三天,到了下班時間活也都幹完了但是誰都不走,為啥?因為老板還沒走。
老板的辦公室跟大夥在一個平台上,老板不走,員工都不好意思走,隻能陪著。
可加班畢竟不是上班,誰都沒心思幹活,隻好找事做打發時間,於是上網購物的購物、看電影的看電影、還有幾個人幹脆聯網打起了遊戲。等老板屋裏的燈一滅,這邊就立馬收拾桌子準備走人。
盡管老板沒有明確要員工“陪加班”,但每每出來看到大家都燈火通明地忙活著,還是會很欣慰地讚賞兩句。
C是新人,不懂這些,幹完活就下班走人,不到三天,就被辦公室裏的大姐攔住麵授機宜:你這剛來的還不好好表現表現?大夥兒都沒走就你自己走,月底獎金還要不要了?
C這才恍然大悟,也開始入鄉隨俗陪著加班,幾個月下來就覺得痛苦不堪。
他在外地時,是在一家私企上班,雖然公司不大,但大家分工協作,講求高效,安排的事情都各司其職,沒人拿加班當能力。更何況眼下這種加班,真的毫無意義。
想來想去,他打定了主意,繼續忙完工作就按時下班,果不其然,月底下來,全勤獎的獎金被悄悄扣掉了。
“辭職當然不是為那點兒獎金”,C說,“我不怕為了工作加班,活沒幹好的話,加班很正常,但我真的不想把時間浪費在這種沒用的加班上。”
現在有種特別可怕的文化,叫“你必須給我忙”。
老板恨不得每個員工都能見到這城市淩晨4點的樣子,就好像當年那位淩晨4點走在洛杉磯街頭的科比,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唯一原因就是他長期缺覺,而不是他懂得如何真正去努力。
瞎忙也好,裝忙也好,當“忙”變成了一種給別人看的資本,有點變味。
微信上聊事兒,聊完甩一句“改天一起吃飯”,已經成了標配結束語。雖然答應著“好啊”,但大抵誰都知道,這個“改天有空”不曉得要改到哪一天去,估計說這話的人自己也已經忘了,他上次這麼說,是在兩個月前。
一點兒都沒有抱怨朋友的意思,就算是我自己,也不知道給多少人發過這張空頭支票。
說這話時,未必不是真心發出邀請,也未必不是真的想跟朋友吃一頓飯。隻是,缺乏自律的人生,往往總是身不由己者多,履行諾言者少。
我們總是那麼忙,但到底都在忙什麼,卻連自己也說不清。
關於真忙和瞎忙,老舍先生說的最是形象:
所謂真忙,如寫情書,如種自己的地,如發現九尾彗星,如在靈感下寫詩作畫,雖廢寢忘食,亦無所苦。心被工作充滿,同時被工作洗淨。
所謂瞎忙,表麵上看來熱鬧非常,其實它使人麻木,使文化退落,因為忙得沒意義,大家並不願做那些事,而又不敢不做。在這種忙亂的情形中,人們像機器般地工作。這種忙亂把人的心殺死。
做事沒有目標,行事不夠自律,不知不覺把太多時間浪費在不重要的事情上,這是我們當下很普遍的忙碌狀態。
這樣的“忙”,就算再熱鬧,也不過是瞎忙。
竇唯趙明義們的激情已逝,曾引發一陣陣群嘲。
可在那些群嘲的聲音裏,很多人都不知道,照片上這個手捧保溫杯的中年男人,不僅曾經是中國搖滾樂壇上最著名的樂隊代表,如今更是001號高級演出經紀人,即將開唱的黑豹30年演唱會一票難求。
今天,他手捧保溫杯,舒舒服服地和妻子及一雙兒女定居在美國豪宅裏。個人夢想也好,世俗意義的成功也罷,很多嘲笑保溫杯的人不曾擁有的東西,趙明義都很牛逼地擁有了。
所以,他可以捧著保溫杯發微博,還說訂購自己騎的小電驢可以贈送同款保溫杯。
沒有牛逼的底氣,玩不起雲淡風輕。
底氣都是年齡給的嗎?當然不是。年輕的楊樹,用自己一路奮鬥而來的履曆給這個問題交上了一份完美答卷。
1989年,在軍樂團當鼓手的趙明義加入黑豹樂隊時,90後的美女博導楊樹還沒出生,兩個人時代不同,詮釋的奮鬥方式卻是相同的:目標明確、行動高效的努力,才是人生最有價值的忙。
要知道,會忙,也是一種人生態度。
不吵不鬧,不嘚瑟,一步一個腳印邁向自己想要的人生,是在任何一個年齡都該做好的功課。
關注公號“史密斯小姐”做一個集溫度、深度、廣度於一身的女子
最後更新:2017-10-08 06: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