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0
小米MIX
专访黄育川:美贸易逆差和中国顺差并无直接的因果关系
摘要
针对目前美国过度强调与渲染所谓的中美贸易不平衡的现象,曾是世界银行中国业务局局长的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亚洲项目资深研究员黄育川(Yukon Huang)给出了犀利的解读:“美国的贸易逆差和中国的顺差间,并无直接因果关系。”
针对目前美国过度强调与渲染所谓的中美贸易不平衡的现象,曾是世界银行中国业务局局长的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亚洲项目资深研究员黄育川(Yukon Huang)给出了犀利的解读:“美国的贸易逆差和中国的顺差间,并无直接因果关系。”
其原因在于,中国不可能在成为贸易大国的十年之前,就能造成美国的贸易逆差:美贸易逆差自1997年开始猛涨,而中国贸易顺差在此后六年才开始迅速增长。
黄育川进一步指出,经济学家都知晓,“一个国家在经济上强大与否,与其贸易赤字没有任何关系。”
然而,美方的民粹主义派别为何如此推崇“将美贸易逆差归咎于中国”的推理思路?
在黄育川看来,当下的民主党和共和党人都反对自由贸易这一现象,本身表明了(美)学界和政策制定者在理解贸易含义方面失败了,从而无法在政治进程中正确地处理这一问题。
在谈到对美国总统特朗普访华期待之时,黄育川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指出,以往两国间的互动主要集中在贸易问题,因为这通常是两国经济互动的第一阶段,而第二阶段应聚焦投资方面的市场准入,中美取得双赢的方案应是达成中美双边投资协定(BIT).
美国贸易逆差和中国顺差并无直接的因果关系
第一财经:按照计算,美国与东亚国家在工业制成品方面的贸易逆差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大体上没有太大变化,恐怕其中唯一的变化是中国成为了向美国出口多数产品的东亚制造商最终集散地,不过如果按照经合组织贸易增加值数据库(TiVA)的数据来看,中美间贸易中许多产品的附加价值源自日韩等国。因此仅凭中美贸易逆差规模来判定谁获利更多并不完全客观。但是美国国内为何对贸易赤字问题如此执迷?
黄育川:你指出了中美贸易不平衡是(中美)关系紧张的一个来源。美国人认为中国需要为美国贸易逆差负责,同时他们也认为贸易逆差是美国政府的弱点,也是美国经济的弱点。不过经济学家都知道,一个国家在经济上强大与否,与其贸易赤字没有任何关系:美国有贸易赤字以来已经有40多年了,且该赤字在近数十年中迅猛增长,不过在这段岁月中,有时失业率高涨,有时却不怎么存在失业问题,因此贸易赤字与一国的经济总体实力没有关系,不过人们却总认为这两者相关。由于美国的贸易赤字是一个长存问题,目前美国对华贸易在总逆差中所占的比例超过60%,所以中国被指责与此相关。
在我的新书《破解中国之谜:为什么传统经济智慧是错的》(Cracking The China Conundrum:Why Conventional Economic Wisdom Is Wrong,2017)中,我详细解释了美国的贸易逆差和中国的顺差间并无直接因果关系:美国的赤字从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到21世纪中期迅猛增长,然而中国在此期间并没有产生巨大的贸易盈余,因此中国不可能成为美国赤字的肇事者。
如果你是一个训练有素的经济学家并研究贸易赤字,你就会明白,贸易平衡或失衡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你自己的政策,与外人没有任何关系。不过,贸易理论是经济学中最难学的学科之一,你能让普通美国人弄明白这个问题么?答案是不能,这些问题太技术了。不过,可以期待的是政策制定者们可以,并可以说服他们的领导和政治体系。
然而为什么美国还会存在这一问题呢?部分原因在于贸易方面的专业化人才仍有限。如果你去美国国务院看看,并询问有多少人在处理贸易和中国问题方面有很长时间的经验,那么答案是很少人有。为此,如果在技术官僚层面都在误读贸易问题的话,是不能指望美国总统去理解到这种技术程度的。
让问题变得更糟的原因还在于,过去共和党人实际上非常支持自由贸易和全球化,民主党人则更担心工作,但现在两党都反对自由贸易,这就表明了学者和政策制定者没有理解贸易的含义,也无法说服美国当局正确地处理这个问题,在这方面,我还看不到一个简单的解决方案。
要让白宫看到开放双向投资的甜头
第一财经:如果此问题不出现短期解决方案,中方应当如何应对?
黄育川:也许中方可以做的是将讨论重点从分析或者逻辑方面转移,同时讨论双方如何变得更开放。而此前中美领导人在美国会晤时所达成的“百日计划”就表达了中方希望开放并从美方购买更多产品的良好愿望。
如果沿着这一思路,美企业真正需要的是获得更多的市场准入,特别是在服务业方面,因为美国并不是一个制造大国,而是一个服务业大国;在此方面美企在中国运营还是有些限制。在十年前,中方出于竞争力的考量,对此有些忧虑,然而目前中国的服务业和公司结构都已经非常强劲,在许多领域同西方企业一样具有全球竞争力,不应再担忧。
第一财经:为何特朗普政府不愿签订一项将鼓励美国公司增加对外投资的协议?
黄育川:因为这正是美国的政治体系所担忧的:如美国公司在海外投资,美国本土的工人们将失去工作。然而如果服务业对外投资,这些公司并没有把它们的工厂搬到中国,并令美国人失业,这些企业实际上在中国创造了更多出售美国产品的机会,这还将为美国人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这才是双赢。
当特朗普访华时,中国应能够对他强调,我们已经准备好接受你的外国投资,且这种投资并没有令美国人失业,而是在美国内创造了就业机会;同时有关BIT,如果双方都能将其作为双边议程中的首要事务,这将是一个真正的双赢的解决方案。
(原标题:专访黄育川:美贸易逆差和中国顺差并无直接的因果关系)
(责任编辑:DF309)
最后更新:2017-11-05 22:3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