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10 返回首頁    go 小米MIX


專訪黃育川:美貿易逆差和中國順差並無直接的因果關係

摘要

針對目前美國過度強調與渲染所謂的中美貿易不平衡的現象,曾是世界銀行中國業務局局長的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院亞洲項目資深研究員黃育川(Yukon Huang)給出了犀利的解讀:“美國的貿易逆差和中國的順差間,並無直接因果關係。”

  針對目前美國過度強調與渲染所謂的中美貿易不平衡的現象,曾是世界銀行中國業務局局長的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院亞洲項目資深研究員黃育川(Yukon Huang)給出了犀利的解讀:“美國的貿易逆差和中國的順差間,並無直接因果關係。”

  其原因在於,中國不可能在成為貿易大國的十年之前,就能造成美國的貿易逆差:美貿易逆差自1997年開始勐漲,而中國貿易順差在此後六年才開始迅速增長。

  黃育川進一步指出,經濟學家都知曉,“一個國家在經濟上強大與否,與其貿易赤字沒有任何關係。”

  然而,美方的民粹主義派別為何如此推崇“將美貿易逆差歸咎於中國”的推理思路?

  在黃育川看來,當下的民主黨和共和黨人都反對自由貿易這一現象,本身表明了(美)學界和政策製定者在理解貿易含義方麵失敗了,從而無法在政治進程中正確地處理這一問題。

  在談到對美國總統特朗普訪華期待之時,黃育川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指出,以往兩國間的互動主要集中在貿易問題,因為這通常是兩國經濟互動的第一階段,而第二階段應聚焦投資方麵的市場準入,中美取得雙贏的方案應是達成中美雙邊投資協定(BIT).

  美國貿易逆差和中國順差並無直接的因果關係

  第一財經:按照計算,美國與東亞國家在工業製成品方麵的貿易逆差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大體上沒有太大變化,恐怕其中唯一的變化是中國成為了向美國出口多數產品的東亞製造商最終集散地,不過如果按照經合組織貿易增加值數據庫(TiVA)的數據來看,中美間貿易中許多產品的附加價值源自日韓等國。因此僅憑中美貿易逆差規模來判定誰獲利更多並不完全客觀。但是美國國內為何對貿易赤字問題如此執迷?

  黃育川:你指出了中美貿易不平衡是(中美)關係緊張的一個來源。美國人認為中國需要為美國貿易逆差負責,同時他們也認為貿易逆差是美國政府的弱點,也是美國經濟的弱點。不過經濟學家都知道,一個國家在經濟上強大與否,與其貿易赤字沒有任何關係:美國有貿易赤字以來已經有40多年了,且該赤字在近數十年中迅勐增長,不過在這段歲月中,有時失業率高漲,有時卻不怎麼存在失業問題,因此貿易赤字與一國的經濟總體實力沒有關係,不過人們卻總認為這兩者相關。由於美國的貿易赤字是一個長存問題,目前美國對華貿易在總逆差中所占的比例超過60%,所以中國被指責與此相關。

  在我的新書《破解中國之謎:為什麼傳統經濟智慧是錯的》(Cracking The China Conundrum:Why Conventional Economic Wisdom Is Wrong,2017)中,我詳細解釋了美國的貿易逆差和中國的順差間並無直接因果關係:美國的赤字從上個世紀90年代後期到21世紀中期迅勐增長,然而中國在此期間並沒有產生巨大的貿易盈餘,因此中國不可能成為美國赤字的肇事者。

  如果你是一個訓練有素的經濟學家並研究貿易赤字,你就會明白,貿易平衡或失衡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都取決於你自己的政策,與外人沒有任何關係。不過,貿易理論是經濟學中最難學的學科之一,你能讓普通美國人弄明白這個問題麼?答案是不能,這些問題太技術了。不過,可以期待的是政策製定者們可以,並可以說服他們的領導和政治體係。

  然而為什麼美國還會存在這一問題呢?部分原因在於貿易方麵的專業化人才仍有限。如果你去美國國務院看看,並詢問有多少人在處理貿易和中國問題方麵有很長時間的經驗,那麼答案是很少人有。為此,如果在技術官僚層麵都在誤讀貿易問題的話,是不能指望美國總統去理解到這種技術程度的。

  讓問題變得更糟的原因還在於,過去共和黨人實際上非常支持自由貿易和全球化,民主黨人則更擔心工作,但現在兩黨都反對自由貿易,這就表明了學者和政策製定者沒有理解貿易的含義,也無法說服美國當局正確地處理這個問題,在這方麵,我還看不到一個簡單的解決方案。

  要讓白宮看到開放雙向投資的甜頭

  第一財經:如果此問題不出現短期解決方案,中方應當如何應對?

  黃育川:也許中方可以做的是將討論重點從分析或者邏輯方麵轉移,同時討論雙方如何變得更開放。而此前中美領導人在美國會晤時所達成的“百日計劃”就表達了中方希望開放並從美方購買更多產品的良好願望。

  如果沿著這一思路,美企業真正需要的是獲得更多的市場準入,特別是在服務業方麵,因為美國並不是一個製造大國,而是一個服務業大國;在此方麵美企在中國運營還是有些限製。在十年前,中方出於競爭力的考量,對此有些憂慮,然而目前中國的服務業和公司結構都已經非常強勁,在許多領域同西方企業一樣具有全球競爭力,不應再擔憂。

  第一財經:為何特朗普政府不願簽訂一項將鼓勵美國公司增加對外投資的協議?

  黃育川:因為這正是美國的政治體係所擔憂的:如美國公司在海外投資,美國本土的工人們將失去工作。然而如果服務業對外投資,這些公司並沒有把它們的工廠搬到中國,並令美國人失業,這些企業實際上在中國創造了更多出售美國產品的機會,這還將為美國人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這才是雙贏。

  當特朗普訪華時,中國應能夠對他強調,我們已經準備好接受你的外國投資,且這種投資並沒有令美國人失業,而是在美國內創造了就業機會;同時有關BIT,如果雙方都能將其作為雙邊議程中的首要事務,這將是一個真正的雙贏的解決方案。

(原標題:專訪黃育川:美貿易逆差和中國順差並無直接的因果關係)

(責任編輯:DF309)

最後更新:2017-11-05 22:34:43

  上一篇:go 美聯儲換帥有何玄機
  下一篇:go 平均年薪33萬!這個缺人的國家要招百萬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