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
手机大全
敢为天下后,OPPO屡获佳绩究竟靠的是什么
每当有调研机构发布手机市场数据时,总是能发现OPPO身影。这个时候就有疑问了,“为什么会是OPPO”,相信很多人都想知道答案。
回首过去的两年,OPPO攻势凌厉,数据表现也非常亮眼。根据的IDC的数据显示,2016年OPPO在国内手机的出货量达到9500万,拿下了国产手机的第一名。跟2015的数据相比,OPPO增长率高达122%。而今年OPPO成绩同样非常出色,根据Strategy Analytics发布的数据来看,OPPO在2017年第二季度的出货量为2950万,市场份额增至8.2%。这些数据都是对OPPO自身实力的很好证明。
对于OPPO成功的背后,外界将原因更多的归为渠道和的品牌,然而这并不是答案的全部。
今年年中时,吴强在接受访问时被追问“OPPO的定位年轻人,对于其他目标客户如何规划。性格温和,不善言辞的吴强在连续追问下脱口而出:“还会有下一批年轻人。”而在事后,他反思回答欠妥。其实在事实上,用户在成长,OPPO也跟着不断成长。
“OPPO挖掘不出惊天动地的故事,就像滴水穿石,很平淡。”不单单是吴强,跟OPPO内部任何一个聊,都能感受到他们的内敛和低调。这本身也是OPPO的行事风格。作为CEO的陈明永,近年来鲜在公开场合露面,但是却几乎每一天都会在公司出现,还会去办公区域转悠转悠。跟OPPO合作了6年之久,高通高级销售总监盛况在跟陈明永谈合作的过程几乎都是在喝茶和散步时候交流,很少出现在谈判桌面上。“OPPO的企业文化是“本分”,尽管听上去有些寡淡无味。’这也是陈老师教给我的东西,盛况说到。
回归原点
“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是OPPO对产品的要求之一。早在2013年,OPPO推出了搭载旋转摄像头的N1,但是吴强认为N系列过于强调创新,只获得了少数用户的认可。于似乎在2015年,OPPO主打的R系列,定位就是年轻的消费群体。虽然同时期小米和华为都在推多产品线。但是吴强则认为要抵住诱惑。而R9成为了2016年的爆款机型,也是证明了OPPO战略正确性。
对于影响用户的核心需求,OPPO会加大力投入,例如闪充和拍照技术。“充电五分钟,通过两小时”是大家最为熟知的OPPO广告之一,背后的支撑点就是VOOC闪充技术,由OPPO独立研发,可提供快4倍的充电速度。最先搭载在Find 7上。虽然当时上游供应商也有快充方案,但是为了用户体验和构建专利壁垒,OPPO选择了自己的方案。
对于拍照,今年新推出R11率先搭载的高通骁龙660 就是OPPO与高通深度合作的一款芯片,首次采用800系列的拍照技术跟600系列的CPU相结合。而随后vivo X20、小米note3都是使用了这款芯片。而OPPO等国内手机厂商跟三星国际品牌角力的过程在供应链这里有一个很好的体现。在以前,高通的人来亚洲,先去的公司都不会是国产手机厂商,但是对与现在而言,或许会先到OPPO等国内手机厂商,接而到下一站。
尽管当初双方的合作并愉快,但是在2012年10月,OPPO高管携带当时的最新款手机Finder飞美国拜访高通公司,从本质上改变了双方关系,为双方此后进一步合作打下了坚固的基础。现如今,高通在OPPO的出货量较6年前已经翻了几十倍。
此外,对于产品定位,OPPO也十分明确。去年下半年三星Note7爆炸事件导致在国内销量一路下滑,华为成为最大接盘侠,但是OPPO则显得很淡定。吴强认为品牌定位需要坚持。OPPO的品牌形象是年轻时尚,如果推出商务系列,用户会模糊OPPO品牌的概念。当用户有向上迁移的需求时,OPPO也可以提供更好的产品。
不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2013年前后,小米互联网品牌扰乱了其他厂商路线,但是OPPO和小米有本质的不同,各自擅长的领域也不尽相同。OPPO也曾踏入完全陌生的领域,但是经过探索,OPPO回到擅长的领域,开始了更为聚焦的战略。
OPPO有一个员工和高层交流的平台——“享问享听”,由员工提出疑问,陈明永等高层定期回复。而在回答“公司是否会拓展新业务”时,陈明永给出的答案是“敢为天下后”对于OPPO而言,不会贸然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领域。“我们不会为了争第一而盲目向前冲”吴强解释到,而一旦被证明行得通之后,则会做到“后中争先”。而在时下非常火爆全面屏市场,去抢也表示会观望。
当然也不是说一点风险都不会冒,而是将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在OPPO进入手机行业前,也曾尝试过平板电视业务,随后发现并不适合OPPO的发展,所以停掉了。“发现错误的时候及时止损,再大的代价也是最小的代价。”吴强说,这是公司的共识。
“OPPO能走到今天,企业文化是最核心的竞争力“,而OPPO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本分。“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最后更新:2017-10-18 17: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