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989 返回首页    go 手机大全


从 iPhone X 聊刷脸时代

在童话故事里,阿里巴巴一句咒语“芝麻,开门吧!”便轻易打开了四十大盗藏匿宝藏的山门,如果阿里巴巴生活在黑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他甚至已经连咒语都不用念,只需要刷个脸,宝藏便收入囊中了,刷脸时代来了,你(的钱)准备好了吗?

几天前,库克给大家贡献了一场最没有悬念的发布会,唯一的看点是iPhone X可以“刷脸”了。

它将八个传感器或元件集中在前置留海区,配合红外镜头、泛光感应元件、距离传感器、点阵投影器等。其中,点阵投影器向外投射出3万个肉眼不可见的红外点光源,由红外镜头拍摄一张红外照片,根据照片上的位移变形情况,分析出被探测物的景深信息,并由此合成相应的3D模型。同时,距离传感器会探测在一定范围内,是否存在被探测物,以决定是否开启点阵投影器与红外镜头的工作。而在夜晚等暗光环境下,泛光感应元件会向外投射不可见的红外光源,以帮助 Face ID 更好地工作。

说的好像有点太专业了。就在苹果发布会的同天,农业银行上线了“刷脸取款”,储户只要走到ATM机前,看一眼摄像,再输入手机号、取款金额、密码,机器就能自动吐钞。

除了农行之外,招行也是比较激进的AI技术探险者。2016年,招行在全国106个城市近千台ATM机上实现了“刷脸”取款的功能。

8月23日,百度与首都国际机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打造智慧机场,以后刷脸能登机了。

8月25日,武汉火车站宣布全面实现刷脸进站(深圳实现的更早呢~);

9月1日,支付宝宣布在杭州KFC首推“刷脸支付”;

9月5日,杭州大量宾馆不用身份证,刷脸也可入住;

9月6日,汇丰银行宣布使用人脸识别技术;

9月7日,京东苏宁开启刷脸支付,一张脸拿走货物;

9月9日,北京所有公租房将推行“人脸识别”门禁;

9月11日,北师大宣布学生宿舍全面启用“刷脸开门”。

短短半个月,你的脸已经新增了不少功能:身份证、登机牌、火车票、通行证、付款码……

刷脸时代正在来临,无论你是瓜子脸还是西瓜脸都可以“靠脸吃饭”了!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而网友们也已经抑制不了自己体内的洪荒之力,开始了各种讨论:

抢劫更方便了,直接把你的头按在摄像头前就可以了,不取也得取。

以后姑娘们逛街得素颜了,毕竟化了妆都一样,刷不了就尴尬了……

以后睡觉得带蒙面巾,不然媳妇趁我睡着把购物车清空了怎么办???

甩了30斤又长了几颗痘痘画了个妆还能刷么?比较关心~

刚被打了,想打电话报警,发现它识别不了了怎么办?

甚至有大神开始考虑家庭关系了:刷脸支付一出,留给男人只有两条路,要么帮老婆买,要么买蒙面巾。

然而上面的段子手们还是想多了——根据苹果公司的回应,对于上面的这些段子中的很多情况(例如睡着后)Face ID是无法被激活的。

什么是人脸识别?

首先科普一下什么是人脸识别?人脸识别是通过设备采集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对人脸进行检测和跟踪,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技术。

人脸识别的发展历程

2013年,芬兰Uniqul公司就推出了首个“人脸识别”支付平台,这种支付手段只需要在收银台上安装一摄像头,会员顾客在付款时拍一张他们脸就可完成支付,整个过程不超过5秒钟,但由于该系统识别率低,且需提前录入用户信息,所以至今没能普及。

谷歌在2015年推出了名为“Hands Free”的应用,用户到线下商店付款时,只要说一句咒语:“我要用Google支付”,店内的终端机会识别该语音命令并连接用户手机获取该用户注册登记时的头像,然后店员根据此头像确认付款者身份。OMG,人工检验啊?这个也太考验店员的眼力了吧,如果这用户今天没~化~妆~呢??遗(必)憾(然) 的是今年这款应用已经下线了,可见这种半自动化的支付方式经不起市场的检验。

2013年,苹果公司收购了以色列运动捕捉公司PrimeSense,虽然有人认为该收购是为了推出苹果TV,然而该公司的技术却最先应用到了iPhone X上。

虽然苹果推出的人脸识别功能比三星S8/Note 8、小米Note 3要晚,但是从安全性方面,苹果Face ID会记录下深度信息,所以给无需担心会因为自拍照泄露而被破解。另外和Touch ID类似,苹果把用户的脸部数据存放在处理器的安全区域(Secure Enclave)中,充分保护用户的数据安全。

通过检索,小编找到了苹果公司的今年刚刚公开的基础专利(US9589177A),只需要扫脸就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解锁,也可以通过面部扫描授权支付以及启动安全程序等。

人脸识别技术的专利概况

既然已经提到了专利,那么我们就来说说人脸识别技术的专利概况。

从专利申请量上明显看出,人脸识别技术在美国“9.11”后迎来了第一次发展契机,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人脸识别技术用于安防,成为了第二次发展的标志性节点,如果说前两次发展的原因是人脸识别在反恐和安防领域的突出作用,那么到了2012年后,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看到商机的各厂商仿佛开启了开挂模式,纷纷布局人脸识别技术专利。

从人脸识别领域专利申请量前10名的公司来看,人脸识别主要集中在韩国、日本、美国专利权人手中,如三星、佳能、索尼、微软、LG电子,已经在人脸识别领域广泛布局,对人脸识别技术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实力,主导了发展趋势。

尽管前十名总没有中国企业,但是中国初创企业的创新实力却不容小觑。例如,为支付宝提供“刷脸支付”的 “face++”技术,就来自于中国本土的一家初创公司“旷视科技”。

在去年年底,“旷视科技”获得了1亿美元的C轮融资,主要投资者包括富士康和建银国际,目前估值已经超过20亿美元。今年7月,同以人脸识别为主营业务的商汤科技宣布完成4.1亿美元的B轮天价融资,估值超过15亿。

除此之外,云从科技、依图科技、深醒科技等人脸识别公司在近期均获得了千万美元级融资,连国内最积极的人工智能旗手李开复也惊叹这个细分产业“竟然能养活四只独角兽”(PS:“独角兽”表示估值达到10亿美元以上的初创企业,李开复说的“四只独角兽”指的是旷视、商汤、云从、依图)。即使是在这两年风头最劲的人工智能行业,这也足够令人咋舌。

解剖旷视科技

要说旷视科技,先得说说他的创始者人兼CEO印奇,在2015年福布斯颁布的亚洲“30岁以下30个领袖人物(30Under30)”,印奇排名在企业科技(enterprise tech)人物排行榜首位,成为了封面Boy。

这么年轻就成为科技公司的CEO,一定是个学霸?没错!印奇高中没毕业就被保送到清华大学姚期智实验班,上学期间参与了微软亚洲研究院的人脸识别研发,该系统后来被应用于X-BOX等电子产品上,当我们还在对着X-BOX玩得手舞足蹈的时候,印奇和他另外两个同班同学已经筹划毕业开公司了。

尽管成立于2011年,旷视科技却出现在了在Interbrand (着名的咨询公司)的“2017年全球最具突破性品牌”榜单中(入选的中国品还有滴滴出行、ofo)。

01

旷视科技的专利布局

经过检索,该公司在中国的专利申请共247项,包括发明专利174项,实用新型专利73项,其中,发明占到总数的70%以上。在成立初的两年里专利申请量并不多,但在近年来申请量迅猛发展。

保护自有知识产权,不是一篇专利就能站稳脚跟,为了系统、全面的保护自有知识产权,该公司在人脸识别技术上布下了周密的专利网。

02

“专利网”的形成

03

核心技术布局

04

识别算法融入实体产品布局

并且推出了安防摄像头MegEye C1、MegEye C2:

还和NVIDIA(着名显示处理芯片公司)合作推出了人脸智能处理器MegBrain-M1001。

上述方案不但将人脸识别算法应用于摄像机中,并且通过摄像机结构的改进保障了识别精度。

05

布局活体检测,增强识别可靠性

更值得一提的是,旷视科技不仅采用专利布局,而且采用技术秘密+软件着作权+域名多兵种联合作战的方式布局知识产权。

技术难题

1.用户隐私具有潜在的泄露风险。采集用户的人脸数据是进行识别的首要步骤,而越清晰图像数据意味攫取更多用户隐私,技术提供者能否提供足够安全的保障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建议政府提供的专门机构对用户隐私信息存储并实施保护。

2.识别率的不稳定性。由于人的生理是一个不断变化过程,正常的衰老、胖瘦的变化以及后期整容会导致面部发生较明显的改变,采用单一算法不能针对各时期面容变化做出有效识别。

3.支付的安全性。人脸识别技术还不能达到100%的识别精度,且由于存在孪生兄妹等人脸之间差别更加细微的个例,因此人脸识别通常还要结合指纹、声音、虹膜等辅助识别实现双重认证,从而更大程度上保障用户的资金安全,而在采用其他辅助识别时,又容易导致便捷性的下降,因此需要寻找安全与便捷之间的平衡。

结 语

随着刷脸支付走向现实,应用过程中也许会面临着诸多问题,但支付手段越来越方便快捷是大势所趋,也必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美好。

注:本文中CN……B为中国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号,CN……U为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 CN……A为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号。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七弦琴立场#

来源丨IP创新赢

最后更新:2017-10-08 22:22:30

  上一篇:go iPhoneX“灾难性”用户体验 买之前建议看看这个
  下一篇:go iPhone 8 遇冷 价格全线破发,黄牛要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