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287 返回首页    go 手机大全


特斯拉又要在上海建厂,再玩“市场换技术”到底还行得通吗?

文|朱子扬

欢迎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

说起特斯拉在建厂的事情,我觉得大家都已经麻木了,毕竟这样的消息传了又传,都不知道孰真孰假了。

这不,就在10月22日,《华尔街日报》又放出特斯拉与上海市政府关于上海建立新厂的事情达成协议的消息,并且还提到,双方已经开始考虑何时发布公告和一些协议细节了。

更有消息表明,有关部门在通过对一些政策方面的放宽来示好特斯拉,看来国内建厂的进程有望实现。

从侧面不难看出,可能近几年通过“市场换技术”的成功案例将在特斯拉身上再次重演。但W动力记者认为,在用相同的办法来对待具有世界先进科技的特斯拉集团来讲,有点行不通。

毕竟,混迹商场多年的马斯克也不是等闲之辈。其实,前几次讨论在华建厂的事情没有落地,无非就是条件没有谈拢,其中很重要一点就是“合资”还是“独资”的问题上面没有达成一致。

合资的话那当然就得共同经营,并且按照出资比例进行成果分享,共担风险,还要在某些相关技术需要上进行公开透明化。

当然,国内市场对特斯拉汽车的热衷度吸引着厂家来华建厂,同样也担心着技术的外流。而另一方则并不局限于市场占比带来的盈利,更多的是为未来的发展积蓄经验。

解决了这个问题,那特斯拉在华建厂的事情便不再会是谣言。

于产品能力上来讲,作为纯电动汽车行业里的翘楚,特斯拉有着谈判资本。

400公里的续航能力,6秒一下的0~100km/h加速时间,超级充电,自动驾驶硬件的配备,以及五星安全车型的身份镀金体现着它的魅力之处。

当然,充满科技未来感的外观设计也吸引着大批重视颜值的国内消费者。这无疑是其竞争力的体现,但售价的不亲民化导致了消费人群的局限。而一旦特斯拉在华建厂落地,价格方面的降低将带来很大程度上的销量上调。

特斯拉看中的当然是国内巨大的市场需求,从去年特斯拉的表现就能看的很清楚。

据显示,去年特斯拉总产量83922台,单就中国市场就达到了10亿美元的营收,相比前几年几乎程几何增长,反观美国售价,一台车平均也才3.5万美元。

在国内纯电动汽车日益高涨的大环境下,想必特斯拉不会放过任何表现自己的机会。因此,国内建厂的落实只是时间问题。

而对于国内市场自身来讲,虽然国内自主品牌对新能源包括纯电动汽车领域都有着不俗的发展和产品竞争力,但不得不承认一些技术方面还是有待提高和改进,当然很希望能够有个学习的对象和合作的机会。

于W动力记者的认知,技术发展规律的现象显示,前期的增长很快相对来说并不难,可一旦进入某个技术瓶颈,没有人来指导和点拨,有可能走不出那个怪圈。因此,先进技术的引进的必要性是存在的。

总体而言,特斯拉在华建厂可谓是互利共赢,当然这是在能够谈拢的前提下。

特斯拉需要市场,我们需要技术,这是摆在明面上的事情,建厂落地的唯一解决方案那只能是双方互相退利,放眼长远,才能持续迅速发展。

最后更新:2017-10-28 18:21:32

  上一篇:go 新车:宝骏310W豪华型居然增加这么多配置!不失望!
  下一篇:go 传祺GM8相当耀眼,外观媲美埃尔法,内饰胜过GL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