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4
手机大全
全面屏之战开打 iPhoneX缺席空档给了国产手机超车机会
虽然分析师对于苹果全面屏产品iPhone X的未来销量非常乐观,但受制于供应链,苹果也许会成为这场开场赛中的“输家”。
第一财经记者接触的多位分析师表示,苹果X在供应链环节出现问题,供货问题将持续几个月。换言之,最快到明年一月份,iPhoneX才能大规模供货。
“问题主要在于,OLED显示屏要和屏下面的3D touch层贴到一起,而这个良率很低,现在是机器在做屏幕的贴合,而良率需要积累才能提高。”IHS Technology中国研究总监王阳认为,苹果及其供货商在 OLED 面板制造上的确遇到了麻烦。“预计iPhone X今年的产量在3500万-4000万台。”王阳对第一财经记者如是说。
集邦咨询光电研究中心(WitsView)研究副总邱宇彬也对这一数字表示认同。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由于X本身的放量时间就在10月份,目前来看X起量越慢,对于8和8 Plus的销量越不利,在某种程度上苹果遭遇了青黄不接的问题。
而相比之下,国产手机布局全面屏的声势更加大。
进入九月以来,已经有多家手机厂商发布全面屏手机产品,三星Galaxy S8系列、夏普新品AQUOS S2、小米MIX 2、vivo X20、金立M7、以及华为Mate10等手机都是主打“大屏幕”。vivo产品经理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全面屏产品的首批备货量已经达到350万,这个数字甚至是某些厂商一代产品的全部销量。
而金立董事长刘立荣也称,金立已经备货1000万片三星OLED屏,并且与深天马、京东方合作,准备在今年11月份推出千元全面屏手机。而到了明年,金立会发布第二代全面屏也就是异型全面屏手机。
全面屏将成手机标配
手机硬件创新越来越难,继摄像头之后,基于OLED的显示屏又开始成为各家手机厂商追捧的技术风向。
金立董事长刘立荣认为,整个行业上半年有摄像头的大战,下半年是全面屏的大战。一个行业的潮流,首先是技术本身能够支撑到位。现在,摄像头大战、全面屏技术已经基本成熟,上游产业链已经支持到位,具备了技术发展的条件。
vivo X系列产品线经理韩伯啸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用户体验上来说,全面屏在有限的空间里容纳了更大的手机屏幕,更加有易于消费者在移动过程中的使用,而在行业上,全面屏的应用已经达成了行业共识。不过他强调,全面屏不仅仅是一块大屏幕、也不是一个硬件结构的重新设计,而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究竟什么样的手机才能真的叫全面屏的手机?
据记者了解,手机正面通常由三部分构成,即顶部的“额头”、屏幕以及屏幕下面的“下巴”。一般来说,“额头”会放置听筒,前置摄像头、光线感应器、距离感应器等传感器,“下巴”则是Home键和其他的触控键。全面屏就是指尽量减少“额头”和“下巴”的大小,使得手机正面的屏幕最大化。不过,关于全面屏手机这一概念,业内并没有明确的定义,目前主要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认为,只要屏幕采用18:9的比例,都是全面屏;另一种说法则认为,只要手机正面的屏占比达到80%以上的手机就是全面屏手机。
刘立荣表示,第一代全面屏都是18:9的比例,但第二代全面屏各个厂商都会有自己的定义和看法,包括下一代屏幕异形宽度、深度是怎么样的,都会有所不一样,全面屏会重新被定义,未来屏幕应该是18:7或19:9。“金立明年暑期的产品都会是第二代19:9的全面屏。”刘立荣说。
介于全面屏市场热度持续升温,集邦咨询光电研究中心(WitsView)研究副总邱宇彬对记者表示,未来全面屏将会成为手机厂商的标配,出货量将在明年以及后年爆发。他预测明年全面屏手的渠道渗透比在37%,后年则接近70%
平安证券在最新的研报中也指出, 2017年全面屏在手机中的渗透率大约在8%左右,出货量大约在1.1亿到1.3亿只。随着全面屏在旗舰机上的运用成功,预计全面屏将由高端机型逐步向中端机和低端机型渗透,未来5年有望成为智能机(1000元及以上)的标配。2018到2020年全面屏的渗透率有望从24%增加到60%以上,到2020年全面屏手机的出货量有望达到10亿只,未来四年的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会超过100%。
和苹果三星抢屏幕资源
虽然苹果X产能由于供应链问题导致现货不足,但对于国产手机是否能抓住机会在整体销量上实现赶超,部分分析师表示保留意见。
邱宇彬对记者表示,苹果每年的手机出货量在2亿2千万左右,真正使用苹果手机的人并不会因为苹果X的延迟而倒向安卓阵营,使用上还是存在一些壁垒。
他预测今年全面屏手机的出货量只占智能手机整体出货量的9%,其中5%到6%的市场份额将会来自于三星和苹果,安卓阵营将会贡献3%到4%左右的份额。
“这里面和面板的供应有直接关系,整体全面屏的渗透率都受到面板供应链的制约。”邱宇彬对记者说。
事实上,一直以来,运用在移动设备上的小尺寸显示屏市场大部分被国外企业垄断,特别是韩国的三星,占据了中小尺寸OLED面板市场份额的95%,而国内LTPS(手机面板)产能占全球比重的10%左右,只有京东方G5.5、华星光电武汉G6、厦门天马G5.5、G6等生产线实现量产,70%到80%的市场需求依靠进口解决。
今年4月有消息称,苹果今年将向三星采购7000万块OLED屏幕。此外,有消息称,三星OLED面板产能中大约有56%将自用,但这个比例并未得到三星方面证实。
除了产能分配日益紧张外,三星的垄断地位还带来了OLED面板的高售价。有分析表示,iPhoneX的屏幕除了3D Touch模块外,OLED面板、OLED触控板等组件都由三星供应,导致苹果OLED屏幕的成本在每台120-130美元之间,是LCD屏幕成本的两倍以上。
邱宇彬对记者表示,国内的厂商,目前无论是京东方还是深天马都在加快速度量产全面屏。对产业链屏幕的缓解也有一定的舒缓作用。
但近日也有消息称,苹果正在接洽京东方,欲摆脱三星OLED市场垄断。京东方方面则并未给出直接回应。
第一手机界研究院院长孙燕飚认为,未来手机厂商对稀缺供应链资源的抢夺将会愈发激烈,但随着国产供应链日渐强势,国产手机厂商仍有机会在中国市场在销量上抛离苹果。“根据研究院的统计,目前iPhone8的销量同比iPhone7下滑了25%以上,甚至可能接近30%,如果在全面屏引发的其他技术变革上获得领先,国产手机将会获得更大机会。”孙燕飚说。
据了解,目前除了全面屏引发的还有指纹等相关技术的变革。比如全面屏下,未来解锁是使用Face detection+3D还是屏下指纹技术,目前业内仍在讨论。
国内做指纹识别芯片的上市公司汇顶科技董事长张帆对记者表示,未来全面屏的趋势使得很多手机把电容式指纹放到了后置,从而降低对指纹技术难度的要求,因此,电容式指纹目前市场需求的量依然很大。
他认为,供应链现在已经不会因为苹果用了某项技术就认为有希望,苹果没用的就没有未来。Face detection+3D解锁是非常有潜力的,但未来Face detection与指纹识别是二选一,还是二者可以互补还有待市场验证。
最后更新:2017-10-09 02:3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