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4
手機大全
全麵屏之戰開打 iPhoneX缺席空檔給了國產手機超車機會
雖然分析師對於蘋果全麵屏產品iPhone X的未來銷量非常樂觀,但受製於供應鏈,蘋果也許會成為這場開場賽中的“輸家”。
第一財經記者接觸的多位分析師表示,蘋果X在供應鏈環節出現問題,供貨問題將持續幾個月。換言之,最快到明年一月份,iPhoneX才能大規模供貨。
“問題主要在於,OLED顯示屏要和屏下麵的3D touch層貼到一起,而這個良率很低,現在是機器在做屏幕的貼合,而良率需要積累才能提高。”IHS Technology中國研究總監王陽認為,蘋果及其供貨商在 OLED 麵板製造上的確遇到了麻煩。“預計iPhone X今年的產量在3500萬-4000萬台。”王陽對第一財經記者如是說。
集邦谘詢光電研究中心(WitsView)研究副總邱宇彬也對這一數字表示認同。他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由於X本身的放量時間就在10月份,目前來看X起量越慢,對於8和8 Plus的銷量越不利,在某種程度上蘋果遭遇了青黃不接的問題。
而相比之下,國產手機布局全麵屏的聲勢更加大。
進入九月以來,已經有多家手機廠商發布全麵屏手機產品,三星Galaxy S8係列、夏普新品AQUOS S2、小米MIX 2、vivo X20、金立M7、以及華為Mate10等手機都是主打“大屏幕”。vivo產品經理此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全麵屏產品的首批備貨量已經達到350萬,這個數字甚至是某些廠商一代產品的全部銷量。
而金立董事長劉立榮也稱,金立已經備貨1000萬片三星OLED屏,並且與深天馬、京東方合作,準備在今年11月份推出千元全麵屏手機。而到了明年,金立會發布第二代全麵屏也就是異型全麵屏手機。
全麵屏將成手機標配
手機硬件創新越來越難,繼攝像頭之後,基於OLED的顯示屏又開始成為各家手機廠商追捧的技術風向。
金立董事長劉立榮認為,整個行業上半年有攝像頭的大戰,下半年是全麵屏的大戰。一個行業的潮流,首先是技術本身能夠支撐到位。現在,攝像頭大戰、全麵屏技術已經基本成熟,上遊產業鏈已經支持到位,具備了技術發展的條件。
vivo X係列產品線經理韓伯嘯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從用戶體驗上來說,全麵屏在有限的空間裏容納了更大的手機屏幕,更加有易於消費者在移動過程中的使用,而在行業上,全麵屏的應用已經達成了行業共識。不過他強調,全麵屏不僅僅是一塊大屏幕、也不是一個硬件結構的重新設計,而是一個係統的工程。
究竟什麼樣的手機才能真的叫全麵屏的手機?
據記者了解,手機正麵通常由三部分構成,即頂部的“額頭”、屏幕以及屏幕下麵的“下巴”。一般來說,“額頭”會放置聽筒,前置攝像頭、光線感應器、距離感應器等傳感器,“下巴”則是Home鍵和其他的觸控鍵。全麵屏就是指盡量減少“額頭”和“下巴”的大小,使得手機正麵的屏幕最大化。不過,關於全麵屏手機這一概念,業內並沒有明確的定義,目前主要有兩種說法,第一種認為,隻要屏幕采用18:9的比例,都是全麵屏;另一種說法則認為,隻要手機正麵的屏占比達到80%以上的手機就是全麵屏手機。
劉立榮表示,第一代全麵屏都是18:9的比例,但第二代全麵屏各個廠商都會有自己的定義和看法,包括下一代屏幕異形寬度、深度是怎麼樣的,都會有所不一樣,全麵屏會重新被定義,未來屏幕應該是18:7或19:9。“金立明年暑期的產品都會是第二代19:9的全麵屏。”劉立榮說。
介於全麵屏市場熱度持續升溫,集邦谘詢光電研究中心(WitsView)研究副總邱宇彬對記者表示,未來全麵屏將會成為手機廠商的標配,出貨量將在明年以及後年爆發。他預測明年全麵屏手的渠道滲透比在37%,後年則接近70%
平安證券在最新的研報中也指出, 2017年全麵屏在手機中的滲透率大約在8%左右,出貨量大約在1.1億到1.3億隻。隨著全麵屏在旗艦機上的運用成功,預計全麵屏將由高端機型逐步向中端機和低端機型滲透,未來5年有望成為智能機(1000元及以上)的標配。2018到2020年全麵屏的滲透率有望從24%增加到60%以上,到2020年全麵屏手機的出貨量有望達到10億隻,未來四年的年複合增長率預計會超過100%。
和蘋果三星搶屏幕資源
雖然蘋果X產能由於供應鏈問題導致現貨不足,但對於國產手機是否能抓住機會在整體銷量上實現趕超,部分分析師表示保留意見。
邱宇彬對記者表示,蘋果每年的手機出貨量在2億2千萬左右,真正使用蘋果手機的人並不會因為蘋果X的延遲而倒向安卓陣營,使用上還是存在一些壁壘。
他預測今年全麵屏手機的出貨量隻占智能手機整體出貨量的9%,其中5%到6%的市場份額將會來自於三星和蘋果,安卓陣營將會貢獻3%到4%左右的份額。
“這裏麵和麵板的供應有直接關係,整體全麵屏的滲透率都受到麵板供應鏈的製約。”邱宇彬對記者說。
事實上,一直以來,運用在移動設備上的小尺寸顯示屏市場大部分被國外企業壟斷,特別是韓國的三星,占據了中小尺寸OLED麵板市場份額的95%,而國內LTPS(手機麵板)產能占全球比重的10%左右,隻有京東方G5.5、華星光電武漢G6、廈門天馬G5.5、G6等生產線實現量產,70%到80%的市場需求依靠進口解決。
今年4月有消息稱,蘋果今年將向三星采購7000萬塊OLED屏幕。此外,有消息稱,三星OLED麵板產能中大約有56%將自用,但這個比例並未得到三星方麵證實。
除了產能分配日益緊張外,三星的壟斷地位還帶來了OLED麵板的高售價。有分析表示,iPhoneX的屏幕除了3D Touch模塊外,OLED麵板、OLED觸控板等組件都由三星供應,導致蘋果OLED屏幕的成本在每台120-130美元之間,是LCD屏幕成本的兩倍以上。
邱宇彬對記者表示,國內的廠商,目前無論是京東方還是深天馬都在加快速度量產全麵屏。對產業鏈屏幕的緩解也有一定的舒緩作用。
但近日也有消息稱,蘋果正在接洽京東方,欲擺脫三星OLED市場壟斷。京東方方麵則並未給出直接回應。
第一手機界研究院院長孫燕飆認為,未來手機廠商對稀缺供應鏈資源的搶奪將會愈發激烈,但隨著國產供應鏈日漸強勢,國產手機廠商仍有機會在中國市場在銷量上拋離蘋果。“根據研究院的統計,目前iPhone8的銷量同比iPhone7下滑了25%以上,甚至可能接近30%,如果在全麵屏引發的其他技術變革上獲得領先,國產手機將會獲得更大機會。”孫燕飆說。
據了解,目前除了全麵屏引發的還有指紋等相關技術的變革。比如全麵屏下,未來解鎖是使用Face detection+3D還是屏下指紋技術,目前業內仍在討論。
國內做指紋識別芯片的上市公司匯頂科技董事長張帆對記者表示,未來全麵屏的趨勢使得很多手機把電容式指紋放到了後置,從而降低對指紋技術難度的要求,因此,電容式指紋目前市場需求的量依然很大。
他認為,供應鏈現在已經不會因為蘋果用了某項技術就認為有希望,蘋果沒用的就沒有未來。Face detection+3D解鎖是非常有潛力的,但未來Face detection與指紋識別是二選一,還是二者可以互補還有待市場驗證。
最後更新:2017-10-09 02:3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