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
手機大全
華為Mate 10/10 Pro體驗評測:職場精英的新選擇
今天華為在上海東方體育中心發布了Mate 10和Mate 10 Pro兩款全新的旗艦手機。從Mate9這一代產品開始,雙機並行的旗艦策略在華為的的產品線中逐漸形成氣候,今年也是同樣的策略,雖然不像P係列那樣采用一大一小的策略,Mate 10與上一代一樣,依舊是一個常規版本,一個Pro版本,配置上會有所區分,價格上也有了進一步的上探空間。
今天的評測,IT之家就帶大家一起來看一下這兩款產品都有哪些讓熱你值得關注的亮點。
一、設計:更精致的商務,更優雅的沉穩
從外觀上來看,今年的Mate 10/10 Pro均沒有跟隨曲麵屏的線路,而是采用了當前大熱的全麵屏設計。
但Mate 10屏幕部分最大的改變是將邊框進一步收窄,同時一改以往的大黑邊設計,不論是邊框還是黑邊,加在一起已經沒什麼好吐槽的了。針對機身正麵額頭和下巴部分,頂部變得更加簡潔,Mate 10的正麵取消了以往的HUAWEI Logo,底部則是在收窄的情況下,硬是做進去了一顆指紋識別按鍵。這個位置可是集成了揚聲器、Type-C接口、麥克風、屏幕FPC等多個組件,從工程難度上來說,能做的這麼緊湊,挑戰一定是不小的。
Mate 10整體的三圍尺寸達到了150.5*77.8*8.2mm,重量為186g,實際拿在手裏更加精致緊湊。Mate 10的整體造型在上代Mate 9的基礎上,做了進一步的精簡和優化,更加符合當今的設計潮流。
Mate 10 Pro屏幕的邊框相比Mate 10要更寬一些,並且屏幕的四角采用的是直角設計,相信如果采用圓角屏幕的話,與機身四角的圓潤設計會更加搭配。
Mate 10 Pro的機身三位尺寸達到了154.2*74.5*7.9mm,重量為178g,相比Mate 10,Mate 10 Pro的機身更長、更窄、更輕。機身四周,兩款產品的設計也都比較接近,區別在於Mate 10保留了3.5mm的耳機插孔,而Mate 10 Pro則是采用了Type-C輸出方案。
機身背麵,兩款產品的改動都還是比較大的,采用了更有質感的四曲麵玻璃機身,拿在手裏更加圓潤細膩,也更貼合手掌,在不同光線的照射下,四曲麵玻璃機身所體現出來的靈動感也是金屬材質所無法體現的。
背麵上方,兩款產品采用了相同的模塊設計,元器件的擺放都是一摸一樣的。通過一個長條色塊將整個拍照模塊整合在一起,使背麵有了更好的統一性,這也是今年的兩款Mate係列最有辨識度的地方。
整體來看,今年的兩款華為Mate產品,依舊是堅持走商務沉穩的設計風格,而背麵的四曲麵玻璃讓其又擁有了一層精致優雅的氣質,與主打時尚潮流的P係列形成兩種鮮明的風格對比。
二、拍照:新一代徠卡鏡頭,展現獨特調色風格
這次兩款產品都采用了徠卡的SUMMILUX-H雙鏡頭,鏡頭素質有了進一步的提升。采用了為1200萬像素(彩色)+2000萬像素(黑白)的組合,光圈都達到了F/1.6的級別,支持OIS光學防抖。並加入了PDAF相位對焦、激光對焦、深度對焦、CAF混合對焦技術,傳感器與上代差別不大,整體的硬件素質還是一如既往地強大。
白天的表現中,我們以Mate 10為參考,在不開徠卡模式的時候,色彩依舊保持比較豔麗的風格,細節表現還是可圈可點的。開啟徠卡模式後,照片瞬間變成另外一種風格,不僅是畫麵反差更高,照片顏色的更有層次感,被攝物體更有立體感,另外光斑、暗角在所有手機的成像中都是非常特別的存在。
標準模式和鮮豔模式
光線差一些的時候,Mate 10的曝光更加準確,沒有了之前P10上那種高光部分容易溢出的情況,在夜間算法上,華為這次更傾向優先保證曝光的準確性,並沒有一味地提高畫麵亮度。細節方麵,Mate 10的畫麵噪點和控製比較不錯,細節也因此不會很差。通過直接觀察,畫麵寬容度和動態對比都還不錯。
原片放大細節
由於NPU的加入,Mate 10的AI算法也有了施展拳腳的地方,拍攝時的場景識別變得更加智能,能夠分辨出你是在拍植物還是人、食物,不需要去手動切換模式,就能夠針對拍攝對象進行相對應的算法優化。
並且針對運動物體,NPU也能夠進行及時的捕捉和預測,提升相機的瞬時對焦能力,方便用戶進行抓拍和拍攝移動當中的物體。
微風中的小野花
但這並不算完,有關Mate 10的更多相機表現,我們後續還會專門進行解讀,也請大家繼續關注。
三、屏幕:IPS舒適,AMOLED豔麗
與去年的Mate 9相比,今年Mate10的屏幕並沒有采用常規的18:9比例,而是繼續堅守16:9,屏幕大小為5.9英寸,分辨率達到了2560*1440的2K級別,像素密度為499PPI。
據華為官方介紹,Mate 10這塊屏幕采用的是IPS負液晶顯示技術,NTSC色域涵蓋了96%,通過上手的直觀感受來看,手動最高亮度隻有400多尼特,自動亮度下最高能達到600尼特以上,色彩還原還是比較準確的。
Mate Pro采用的是一塊18:9比例的AMOLED屏幕,機身整體也會顯得更加修長。不過屏幕分辨率則維持在了6英寸2160*1080標準,整體顯示效果也更帶有OLED特色,視覺衝擊力也更強一些,風格偏豔麗。亮度與Mate 10差不多,最高都是400多尼特。兩款產品的黑色下潛力都非常不錯,較真比的話,還是OLED黑色表現更加深邃。
左為Mate 10,右為Mate 10 Pro
四、性能:將來AI計算或同CPU/GPU同等重要
每年的Mate係列,都是華為對自家處理器迭代的時候,今年的麒麟970處理器在CPU部分與去年的960相比提升並不大,依舊是4核心A73+4核心A53組合,主要改進是降低功耗提升能效比。GPU部分采用的是ARM公版架構,為Mali G72-MP12。相比上代CPU部分能效比20%的提升,提升幅度並沒有提及,GPU部分的能效提升50%,圖形處理能力提升20%。
但作為一家擁有幾年的處理器研發實力的公司來講,性能的提升絕不僅體現在CPU和GPU這兩個方麵,今年的麒麟970處理更多的精力都放在了NPU(神經網絡處理單元)上麵,能夠進行更加強大的AI算法處理,從另一方麵提升手機的運行速度,同時也可以降低CPU和GPU的運算壓力,達到降低功耗的效果。
我們拿到的兩款機型是4GB+64GB和6GB+128GB兩個版本,並沒有8GB版是一個遺憾。結合EMUI 8.0各種各樣的優化,這樣的硬件配置應對目前的主流應用、遊戲都是不需要擔心的,畢竟作為年度高端的旗艦機型,性能方麵存在的紅利相對是比較多,服役壽命也會更久耐用一些。
關於遊戲方麵的具體表現我們也會在後續專項評測中為大家帶來,這裏就不做過多介紹。
五、係統:EMUI 8.0還是熟悉的味道
作為以通信設備起家的華為,在通信領域也一直都是一個強大的存在,華為這次針對Mate係列也加入了幾個重點改善。除了必備的全網通、雙卡雙4G、全球上網等支持以外,這次針對主副卡卡槽,都加入了對VoLTE高清通話的支持,保證主卡和副卡的通話上網體驗都是一致的。
此次華為為針對兩款機型加入了雙通道的MIMO天線,能夠進一步提高手機對WiFi信號的接受能力。
係統方麵,兩款產品都采用了基於安卓8.0的EMUI 8.0,UI整體都保持了以往的設計風格。係統設置界麵與安生安卓類似,加入了更多的子菜單文字提示。
不過在桌麵中,新的EMUI加入了類似3D Touch的桌麵圖標二級菜單,目前國內也已經有了部分應用支持,與iPhone不同的是,Mate 10與大多數安卓手機一樣,是通過長按來實現的,實用性還需要整個安卓生態去加以推動。
在Mate10的係統中,內置了多種導航方式,除屏幕內和懸浮導航,還支持屏幕外操作,主要操作方式是圍繞指紋按鍵展開,長按即返回桌麵,左右滑動即多任務,屏幕外向上滑動即語音助手。交互還是比較奇特的,這樣一來倒是可以為屏幕騰出更多的顯示空間。
六、續航
續航方麵,兩款產品都配備了4000mAh的大電池,最終續航表現,還是依舊保持在了一天一充的水準,輕量級使用也能夠堅持一天半,但正常使用想堅持兩天還是有些困難。充電方麵,兩款產品都經過了一家叫做萊茵安全認證的技術鑒定,保證快充技術在各種場景中都能夠安全運行。
兩款產品都采用了5V/4.5A的22.5W充電功率,充電速度也比較接近,30分鍾可以充電55%,充滿需要1小時25分鍾左右。
七、總結
由於接觸時間較短,我們在進行了一番簡短的體驗之後,可以看到,這次發布的兩款Mate10係列新機在上一代Mate 9係列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了顏值,在設計上保持了沉穩的商務氣息,同時用料和做工都更加精致。
新的NPU加入給AI技術提供了一個更好的施展平台,但由於各方麵存在的限製,目前還停留在圖像等識別這些個體領域。也許在未來處理器的發展道路上,除了CPU和GPU外兩大看點以外,AI芯片或許也會隨著時代的發展一步步迭代前進,成為計算平台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華為Mate10和Mate 10 Pro在售價方麵,依舊是穩站國內第一梯隊,在國外更是衝著蘋果三星展開正麵競爭,而從IT之家小編的上手評測來看,這兩款新旗艦在各方麵的表現都算穩健,同時主打端雲協同AI體驗的重要賣點,也足以令其在國內高端市場中形成差異化優勢。
最後更新:2017-10-21 01:19:30
上一篇:
華為Mate10的f/1.6光圈不是蓋的,DxO滿分
下一篇:
三星蘋果旗艦機又遭吊打!華為Mate 10多個方麵完勝
iPhone X很強?先看看奇瑞的X再說話吧!
Vivo這是要逆天了?趕超三星蘋果 疑似首款100%屏占比新機曝光
iPhoneX的麵部解鎖真的安全嗎
拯救選擇困難症:iPhone X、iPhone 8和安卓高端手機大比拚
iPhone8使用3個星期的感受:叫iPhone7S沒毛病
iPhone8別鬧,日本售價比國內低?我買這款“驍龍821”僅1859元
iphone 8係列發售被多種吐槽 蘋果緊急發布iOS11.0.1更新包
iPhoneX是係列最貴的產品?十年售價表公布,原來最貴的是它!
為什麼你修 iPhone 的價格就是比別人貴?你需要知道的蘋果保修政策
iPhone7紅色款悄悄下架,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