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
手機大全
華為Mate10的f/1.6光圈不是蓋的,DxO滿分
2017年10月20日,華為在上海舉辦了Mate10係列產品的中國發布會,除了無處不在的AI元素之外,最給人印象深刻的就是華為 Mate 10係列後置的f/1.6超大光圈的雙攝相機了。
現貨搶購
天貓首發
不過可能有不少對拍照不那麼了解的朋友也會疑惑,光圈到底有什麼用?華為Mate10係列的拍照水平到底怎麼樣?今天我就為大家帶來關於華為Mate10拍照方向的深度測試。
到底什麼是光圈?快門和ISO又意味著什麼
在介紹HUAWEI Mate 10係列的拍照水平之前,我們需要先對光圈進行簡單的了解。如果對攝影有一定了解的的網友可能知道,光圈、快門和ISO是攝影中相當基礎又十分重要的三項參數。關於對這三個參數的理解,有一個絕妙的比喻。如果把一張完美曝光的照片理解成一桶剛剛裝滿的水,那麼如何將這桶水裝滿需要的就是對下麵三個參數的調整了。
這個比喻是每個攝影新人都聽過的
光圈:水龍頭開關的大小快門:開了多久的水龍頭ISO:水龍頭上麵的濾網
如果你要把一個水桶裝滿,那麼隻需要打開水龍頭等水裝滿就好,那麼你水龍頭(光圈)越大,流水的時間(快門速度)也就越短,反之也同樣成立。而ISO就像水龍頭上麵的濾網,ISO(感光度)越高,相當於這個濾網的空隙就越大,出水量大的同時,水裏麵的雜質(噪點)也就越多。
大光圈對於夜間和弱光拍攝提升明顯
從上麵的類比我們可得得到結論,為了保證一張圖片曝光完美(對於手機來說更多的可能是不欠曝),光圈越大,快門就可以更快;反之,光圈越小。快門也就越慢,從而保障照片的進光量充足。
光圈大小與進光量之間的關係
但是我們還要明白的一點事,快門的時間是有極限的,尤其是對於手機拍照。如果快門時間過長,那麼就很可能因為手抖而出現成像模煳的窘境。所以在夜晚或者光線昏暗的環境拍照時,為了保證足夠的進光量,我們一般隻有兩個選擇:提高相機的ISO或者使用更大的光圈。
HUAWEI Mate 10的雙攝單純從設計上就十分吸引目光
這也是為什麼各個手機廠商一直在努力提升光圈大小的原因。雖然並不是說光圈越大的手機暗光成像就一定越好,畢竟成像水平還同時受到感光元件、圖像處理器、光路的設計等因素的影響,但是如果其他的參數大抵相同,大光圈意味著更優秀的暗光拍照。
所以首先我們需要檢驗的就是華為Mate10的夜拍實力,下麵是筆者用HUAWEI Mate 10拍攝的一組夜間樣張。
可以看出,通過提高光圈帶來的夜景能力提升明顯,控噪能力有著顯著的增強,畫麵更加清晰銳利。
想拍虛化大片自然也要靠大光圈幫助
聊完了進光量,我們接下來還要聊聊景深。目前一直火熱的虛化技術,其實景深中的一種——淺景深效果。在通常情況下,光圈越大景深越淺,就能夠達成前景清晰背景模煳的虛化效果;而光圈越小景深也就越深,能夠得到更多內容的照片。
光圈越大,景深相對越小
所以在手機拍照的使用場景:微距拍攝、人像攝影、暗光拍照等情況下,突出主體的大光圈效果無疑是更為合適的。那麼如何展現出大光圈帶來的虛化優勢呢?筆者靈機一動,從旁邊的的同事桌上順來了幾個“塑料小人”來了一組微距樣張,當然拍照之前要先躲開同事對我的“追殺”。
通過上麵的樣張可以看出HUAWEI Mate 10係列手機雙攝+大光圈的強大虛化效果。可能有喜歡攝影的朋友聽說過“刀銳奶化”這個詞,意指照片焦外如奶油般化開,焦內如刀割般銳利。而HUAWEI Mate 10係列的成像效果就很好的詮釋了這個詞的含義。
那麼HUAWEI Mate 10係列的遠景照片是不是就因為景深不夠而失去魅力了呢?我們接下來針對其他的常見場景進行測試。
通過上麵的樣張可以看出,HUAWEI Mate 10係列的拍照水平果然非同凡響,細節保留非常豐富,色彩調教生動鮮活,而且細節解析力不俗。尤其是不同光線、環境之下,白平衡的表現都十分精準,展現了Mate 10係列手機智能識別場景的巨大優勢。
智能場景識別可以幫助你更輕鬆的拍出更棒的照片
如果說HUAWEI Mate 10的智能拍照是幫助它克敵製勝的“招式”,那麼徠卡新一代加持的拍照硬件就是它的“內功”了。無論是1200萬彩色+2000萬黑白像素的成熟雙攝方案還是雙f/1.6的超大光圈都讓它在拍照上遊刃有餘。
HUAWEI Mate 10在DxO的拍照評分中拿到了滿分
攝影綜合性能也僅次於Google Pixel 2位於第二
在硬實力上,DxO最新更新的100分拍照得分和綜合排名手機榜單第二的成績已經為HUAWEI Mate 10係列的表現背書。而麒麟970移動平台所帶來的新ISP和智能場景匹配都無疑讓Mate 10的拍照如虎添翼,可以毫不猶豫的說HUAWEI Mate 10係列的拍照水平已經站在了手機行列的頂端位置。
最後更新:2017-10-21 01:1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