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09 返回首頁    go 手機大全


獨資建廠!特斯拉在中國終於美夢成真

華爾街日報最新報道稱,特斯拉正在與上海市政府談判,計劃在當地建設一座工廠,並有望在年底達成協議。據內部人士透露,上海政府允許特斯拉在自貿區內,修建一座完全獨資工廠。這樣進入中國汽車市場的方式尚屬首次。

目前特斯拉還在和上海政府協商這次合作如何發布的細節。特斯拉拒絕對該交易已經達成的報道發表評論,除了重申6月份的公司公告之外沒有其他評論;上海市政府沒有回複《華爾街日報》的置評要求。

關於特斯拉將在中國投建獨資工廠的消息幾年前就已傳的沸沸揚揚,但因特斯拉希望擴大中國市場觸角,但卻不願放棄獨立地位或知識產權,最終都無疾而終。如過此次特斯拉中國建廠的消息最終落實,那麼其進入中國的方式將是開創性的。

此前,中國不允許國外汽車廠商在中國獨資建廠,但時過境遷,中國政府考慮讓外國汽車廠商在自貿區內建設全資工廠,以此鼓勵更多的電動和混合動力汽車生產。

有消息表示,即使特斯拉在自貿區內獨資建廠,但它在中國市場銷售電動車仍要繳納25%的關稅。即便如此,特斯拉也可以降低製造成本。

特斯拉並不美好的主場待遇

進入2017年以來,特斯拉開啟“暴走模式”,市值一路走高,超過福特、通用、寶馬、本田和日產。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盡管股價和市值飆漲,與傳統汽車商相比比,特斯拉在員工人數、汽車交貨量、收入和盈利方麵都沒有過人之處。

去年特斯拉僅生產76,230輛汽車,這還不到通用產量的1%。資本市場方麵,上半年,特斯拉的兩家主力投資機構,Fidelity Investments和T. Rowe Price分別減持其持有的162萬股和133萬股,分別占其持有特斯拉股票總數的43%和48%。除這兩家之外,摩根士丹利也減持了特斯拉的股份。

特斯拉走向平民時代的標誌性產品Model 3被寄予厚望,是馬克斯完成其“遠大規劃”的最後一步。可以說Model 3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決定特斯拉的發展。不幸的是,Model 3眼下卻是高開低走,頻繁跳票,麻煩不斷。

根據特斯拉發布的今年第三季度業績報告,其第三季度隻生產了260輛Model 3車型,遠低於此前設定的“超過1500輛”的目標。在Model 3產能亟需提高之際,矽穀媒體《水星報》爆料特斯拉解雇了400-700名員工,約占公司員工總數的1%-2%。涉及工程師、工廠工人、以及小組主管各個部門。

但現在已經預訂的Model 3約50萬輛,最快也要在明年底才能全部完成,預訂者要等上很長時間才能開上他們預訂的Model 3。除此之外,特斯拉的產品問題頻頻召回,質量的穩定性也飽受質疑。

《消費者報告》雜誌10月19日公布的2017年度汽車可靠性調查報告顯示,雖然Model S車型作為上市最久的特斯拉現役車型,得到了較高級別的評價,但令人意外的是,Model X 被赫然列入了十大最不可靠的車型中;備受矚目的Model 3隻是被《消費者報告》評價為 “達到了平均水平”。

西方不亮東方亮

作為目前中國為數不多的進口汽車品牌,特斯拉從最開始即放眼於整個中國,根據目前的情況來看,特斯拉在中國的發展遠比美國更加順利。

在中國,特斯拉構建了其專屬的汽車直銷模式。雖然特斯拉因為這個模式在美國本土和好幾個州吵的不可開交,但是在中國卻很順利。特斯拉的銷售網絡服務中心從一線城市始建,慢慢發散 ,在今年,特斯拉的腳步放的更開,已經伸向中國中部的主要城市。目前,特斯拉已經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杭州,成都,西安開設了 29 家體驗店。

渠道持續擴展的同時,配套服務充電站的建設進行的如火如荼。

就在 5 月 10 日,位於北京華貿中心的特斯拉超級充電站正式投入使用,它也一舉成為亞洲最大的超級充電站,可同時為 20 輛特斯拉車型進行快速充電。

據了解,針對中國地區,特斯拉到 2017 年底中國地區的超級充電樁數量將達到 850 個,密集覆蓋大西南地區、京津翼、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貫通全國各大區域連接線、自駕出行線路。

根據市場調研公司 JL Warren Capital 統計,特斯拉今年第一季度向中國出口了 4799 輛 Model S 和 Model X ,同比增長 350% ,銷售額達到 10 億美元。這意味著在這一季度中,中國的銷量占比特斯拉全球銷量的 20% ,去年全年,這一數字還僅為 13.6% 。

特斯拉中國市場的銷量在全球份額中占比日益提升。

特斯拉終於美夢成真

中國新能源市場成為了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在2016年,中國新能源車累計推廣輛超過100萬輛,占全球市場保有量的46%。9月份,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在一個論壇上指出,中國正在開始逐步淘汰化石燃料車輛的銷售,以減少其碳排放,現有製造商將需要開始在未來幾年生產更多的電動汽車。

巨大的市場、狂熱的粉絲、全球新能源汽車最積極的推動者,中國對特斯拉的吸引力已經遠超其本土市場。特斯拉的產品在中國市場具有很高的需求量。特斯拉亞太區總裁任宇翔曾表示,中國的Model 3預訂量高於美國以外的任何其他國家。

在特斯拉公司第二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馬斯克透露了特斯拉在中國建立超級工廠的計劃:“我們希望能在美國保持絕大部分生產,但很明顯的是,在中國和歐洲建立超級工廠,並為當地市場服務是有意義的。在加州進行生產然後跨越大半個地球進行運送並不現實,尤其是在產品想讓消費者盡可能負擔得起的情況下。”

馬斯克多次表示對中國市場很感興趣,但因堅持在中國不合資、不轉讓技術等原因,讓特斯拉在中國設立工廠一事幾經波折。如今終於撥開雲霧見月明,在在中國市場銷售電動車仍要繳納25%的關稅的前提下,上海政府允許特斯拉在自貿區內,修建一座完全獨資工廠。

對特斯拉而言,這種方式依然可以為其節省大量成本。更重要的是,通過中國工廠,其對全球的供應鏈也將受益匪淺。況且,即使不考慮全球市場,僅僅針對中國市場而言,新工廠的設立,也可以極大的加快特斯拉對中國市場的反應能力,畢竟寶馬、奔馳、奧迪等豪華品牌都在持續加大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投入力度。

最後更新:2017-10-23 17:45:40

  上一篇:go 別克GL6購車手冊:能否延續大哥輝煌?推薦 18T 6座豪華型
  下一篇:go 奧迪Q3終於國產,售價僅23萬元,這次換途觀瑟瑟發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