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430 返回首页    go 手机大全


大逆转!iPhone X前置3D深度摄像头采用结构光而非TOF方案

苹果发布了10周年纪念版iPhone X。传闻已久的3D深度摄像技术所支持的人脸解锁、人部识别、人脸支付等功能成为发布会为数不多的亮点。也被称为是将来智能手机界的一大设计变革。

而从发布会所展示的内容来看,首先可以确定iPhone X前置摄像头可收集深度信息,而普通摄像头一般是2D平面成像,并不能采集深度信息,因此它肯定是采用3D深度相机来可达到3D成像的效果;

众所周知,在移动端3D视觉方面,有三种主流的方案:结构光、TOF时间光、双目立体成像。而从上图来看,很明显不是双目立体成像方案。那么它到底是TOF还是结构光了?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猜测苹果新的iPhone上使用的3D深度相机很有可能是TOF时间光方案。原因是:

1. 虽然结构光方案最为成熟,并且大规模应用于工业3D视觉领域,但是极易受到外界光的干扰、响应速度较慢、识别精度较低,而TOF方案在这几个方面均比结构光方案具有一定的优势。

2. 苹果在2016年的iPhone7中使用了意法半导体提供的基于TOF原理的前置距离传感器(proximity sensor)。而在此之前,苹果的iPhone5和iPhone6s采用的都是Heptagon提供的LED+光探测器的方案。从LED+光探测器到TOF,表明苹果在iPhone手机TOF方案在技术方面已经获得了巨大的进步。

3. 目前出现的AR手机均采用TOF时间光方案。如谷歌的Project Tango方案采用TOF原理来实现动作追踪和深度感知,其空间三维数据的采集,与应用于手势/脸部识别是非常接近的。另外联想Phab2 Pro同样采用英飞凌的TOF时间光方案,整个TOF模块由中国舜宇光学提供封装。

而从发布会苹果描述来看,恐怕我们前期的判断是错误的,很明显,这是一种结构光方案。

发布会上,苹果这样说:

通过投射超过3万个光信息识别点,由摄像头收集信息并通过算法分析。

关键词3万个光信息识别点,完全符合结构光方案特征(结构光投射特定的光信息到物体表面后,由摄像头采集。根据物体造成的光信号的变化来计算物体的位置和深度等信息,进而复原整个三维空间)。

其实综合苹果前期的布局,这次iPhone X上的深度相机使用结构光方案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2013年11月,苹果收购以色列3D传感器生产商PrimeSense,收购费用为3.45亿美元。PrimeSense曾以给微软Kinect一代体感控制器提供3D技术着称。自2013年收购PrimeSense之后,苹果推动PrimeSense的3D体感控制器向小型化发展。2016年7月,苹果再次公布新型3D手势控制专利,是一个图形投影仪,内嵌在一个诸如如iPhone手机这样的iOS设备上,可以识别出用户的手势操作,由此可以作为把手势作为游戏的控制杆或者控制器。

另外结构光方案对比TOF时间光方案来说还具有功耗低,分辨率及精度高等优势。这些特点对手机类移动设备来做生物特征识别来说,是必不可缺的先天优势。

总之,不管是那种方案,未来3D深度相机肯定会成为消费类电子产品的一大标配,而各大方案商需要做的是需要将其模组小型化,低功耗化和高精度化。

本文由 “AR智造家”撰写,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作者及出处。

最后更新:2017-10-08 11:46:41

  上一篇:go 身份证、车牌号带8的麻城人来这里…iphone8送给你!
  下一篇:go iPhoneX发布,没有解决不了的安全问题,只有脑袋不够灵光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