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430 返回首頁    go 手機大全


大逆轉!iPhone X前置3D深度攝像頭采用結構光而非TOF方案

蘋果發布了10周年紀念版iPhone X。傳聞已久的3D深度攝像技術所支持的人臉解鎖、人部識別、人臉支付等功能成為發布會為數不多的亮點。也被稱為是將來智能手機界的一大設計變革。

而從發布會所展示的內容來看,首先可以確定iPhone X前置攝像頭可收集深度信息,而普通攝像頭一般是2D平麵成像,並不能采集深度信息,因此它肯定是采用3D深度相機來可達到3D成像的效果;

眾所周知,在移動端3D視覺方麵,有三種主流的方案:結構光、TOF時間光、雙目立體成像。而從上圖來看,很明顯不是雙目立體成像方案。那麼它到底是TOF還是結構光了?

一直以來我們都在猜測蘋果新的iPhone上使用的3D深度相機很有可能是TOF時間光方案。原因是:

1. 雖然結構光方案最為成熟,並且大規模應用於工業3D視覺領域,但是極易受到外界光的幹擾、響應速度較慢、識別精度較低,而TOF方案在這幾個方麵均比結構光方案具有一定的優勢。

2. 蘋果在2016年的iPhone7中使用了意法半導體提供的基於TOF原理的前置距離傳感器(proximity sensor)。而在此之前,蘋果的iPhone5和iPhone6s采用的都是Heptagon提供的LED+光探測器的方案。從LED+光探測器到TOF,表明蘋果在iPhone手機TOF方案在技術方麵已經獲得了巨大的進步。

3. 目前出現的AR手機均采用TOF時間光方案。如穀歌的Project Tango方案采用TOF原理來實現動作追蹤和深度感知,其空間三維數據的采集,與應用於手勢/臉部識別是非常接近的。另外聯想Phab2 Pro同樣采用英飛淩的TOF時間光方案,整個TOF模塊由中國舜宇光學提供封裝。

而從發布會蘋果描述來看,恐怕我們前期的判斷是錯誤的,很明顯,這是一種結構光方案。

發布會上,蘋果這樣說:

通過投射超過3萬個光信息識別點,由攝像頭收集信息並通過算法分析。

關鍵詞3萬個光信息識別點,完全符合結構光方案特征(結構光投射特定的光信息到物體表麵後,由攝像頭采集。根據物體造成的光信號的變化來計算物體的位置和深度等信息,進而複原整個三維空間)。

其實綜合蘋果前期的布局,這次iPhone X上的深度相機使用結構光方案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2013年11月,蘋果收購以色列3D傳感器生產商PrimeSense,收購費用為3.45億美元。PrimeSense曾以給微軟Kinect一代體感控製器提供3D技術著稱。自2013年收購PrimeSense之後,蘋果推動PrimeSense的3D體感控製器向小型化發展。2016年7月,蘋果再次公布新型3D手勢控製專利,是一個圖形投影儀,內嵌在一個諸如如iPhone手機這樣的iOS設備上,可以識別出用戶的手勢操作,由此可以作為把手勢作為遊戲的控製杆或者控製器。

另外結構光方案對比TOF時間光方案來說還具有功耗低,分辨率及精度高等優勢。這些特點對手機類移動設備來做生物特征識別來說,是必不可缺的先天優勢。

總之,不管是那種方案,未來3D深度相機肯定會成為消費類電子產品的一大標配,而各大方案商需要做的是需要將其模組小型化,低功耗化和高精度化。

本文由 “AR智造家”撰寫,如需轉載,請注明來源、作者及出處。

最後更新:2017-10-08 11:46:41

  上一篇:go 身份證、車牌號帶8的麻城人來這裏…iphone8送給你!
  下一篇:go iPhoneX發布,沒有解決不了的安全問題,隻有腦袋不夠靈光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