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313 返回首页    go 手机大全


iPhone8再厉害,还是要在这方面向国产学习

从整个智能手机的发展历程来看,以初代iPhone为开始,以安卓的席卷为节点看待的话,根据手机所搭载的系统的不同,智能手机市场主要可以分为两大阵营,即iOS阵营和安卓阵营。总体上看,这两个阵营的各世代代表机型主要可以用互有胜负来形容,iOS得益于强大而稳定的软件生态,而安卓阵营的开放性也赋予其廉价高效的特点,但是安卓阵营一直都具备一个非常关键的优势得以在某个方面能够领先iOS一个身位——快充。

下一代iOS代表机型iPhone8尽管还未发布,就已经吸引了各方关注。今日根据微博上流传的信息来看,iPhone8将首次搭载无线充电技术,尽管这项技术在许多安卓机型上已经出现(例如三星S6/7/8以及Note系列等等),但是在iPhone上仍然是首次出现,这似乎预示着无线充电将会成为下一代智能手机的关键发展点,要知道在产品形态的进步这一方面考虑的话,iPhone往往是整个智能手机行业发展的先驱。

然而根据目前消息可知,iPhone8尽管搭载了无线充电技术,但是却仍然不具备快充技术,仅支持7.5W充电。这一点就相比安卓阵营落后太多了。安卓阵营的快充技术已经发展了很长时间,技术手段也非常成熟,而且这项技术已经扩展到整个供应链体系的上下游,如作为供应商的高通就具备Quick Charge技术,MTK的PE快充协议等等。

总体来看,安卓阵营的快充技术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型,即高电压快充或大电流快充——实际上这种说法并不靠谱。为了要解决快充的问题,厂商实际上面对的并不是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矛盾(实际上这并不是矛盾),而是要解决电阻和发热之间的矛盾。回顾一下我们中学时代学习过的焦耳定律:

发热功率=电流²*电阻

从这条公式来看,厂商要解决的实际上是充电时的发热问题。从这个观点上来看,安卓手机的快充可以分为两大类,其一就是通过加粗充电线,提高针脚数,从而加大电流并降低电阻的方式,代表性技术为oppo的VOOC闪充。

其二就是以高通的QC为代表的大电压方案,依然是一条初中学过的公式:充电功率=电压*电流,因此为了降低电流从而降低发热,并且要增加充电功率的话,就必须要提高电压,再往手机内部增加一个用来将电压和电流进行转换和稳定的集成电路,这样也能够实现增加充电功率的目的。这里面最有代表性,同时最先进的产品应当是魅族的Super mCharge。

不得不承认,在对快充的探索上,安卓阵营,尤其是国内安卓厂商要至少领先同代iPhone一个身位。此外,也有许多新产品搭载了最新的快充技术,如在8月23日发布的魅蓝Note6,就搭载了全新的mCharge快充,充电功率达到了18W,这与传闻中7.5W的iPhone8想必可以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上了。更强的充电速度也允许手机搭配更大的电池,魅蓝Note6采用了4000mAh的超大电池,能够满足10个小时的大型游戏或34集的综艺电视或120篇的新闻咨询的电量所需,这与最新一代的2000mAh左右的iPhone想必,就是实打实的优势了。

可以说从这点来看,iPhone还是要向包括魅蓝在内的国产手机多学习一下吧。

最后更新:2017-10-07 22:19:23

  上一篇:go 这个七夕太疯狂了:iPhone也来撒狗粮,他和Talkase热恋了?
  下一篇:go vivo全面屏新机对彪OPPO R11,骁龙660 6GB,9月7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