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
手機大全
iPhone8再厲害,還是要在這方麵向國產學習
從整個智能手機的發展曆程來看,以初代iPhone為開始,以安卓的席卷為節點看待的話,根據手機所搭載的係統的不同,智能手機市場主要可以分為兩大陣營,即iOS陣營和安卓陣營。總體上看,這兩個陣營的各世代代表機型主要可以用互有勝負來形容,iOS得益於強大而穩定的軟件生態,而安卓陣營的開放性也賦予其廉價高效的特點,但是安卓陣營一直都具備一個非常關鍵的優勢得以在某個方麵能夠領先iOS一個身位——快充。
下一代iOS代表機型iPhone8盡管還未發布,就已經吸引了各方關注。今日根據微博上流傳的信息來看,iPhone8將首次搭載無線充電技術,盡管這項技術在許多安卓機型上已經出現(例如三星S6/7/8以及Note係列等等),但是在iPhone上仍然是首次出現,這似乎預示著無線充電將會成為下一代智能手機的關鍵發展點,要知道在產品形態的進步這一方麵考慮的話,iPhone往往是整個智能手機行業發展的先驅。
然而根據目前消息可知,iPhone8盡管搭載了無線充電技術,但是卻仍然不具備快充技術,僅支持7.5W充電。這一點就相比安卓陣營落後太多了。安卓陣營的快充技術已經發展了很長時間,技術手段也非常成熟,而且這項技術已經擴展到整個供應鏈體係的上下遊,如作為供應商的高通就具備Quick Charge技術,MTK的PE快充協議等等。
總體來看,安卓陣營的快充技術主要可以分為兩大類型,即高電壓快充或大電流快充——實際上這種說法並不靠譜。為了要解決快充的問題,廠商實際上麵對的並不是電壓與電流之間的矛盾(實際上這並不是矛盾),而是要解決電阻和發熱之間的矛盾。回顧一下我們中學時代學習過的焦耳定律:
發熱功率=電流²*電阻
從這條公式來看,廠商要解決的實際上是充電時的發熱問題。從這個觀點上來看,安卓手機的快充可以分為兩大類,其一就是通過加粗充電線,提高針腳數,從而加大電流並降低電阻的方式,代表性技術為oppo的VOOC閃充。
其二就是以高通的QC為代表的大電壓方案,依然是一條初中學過的公式:充電功率=電壓*電流,因此為了降低電流從而降低發熱,並且要增加充電功率的話,就必須要提高電壓,再往手機內部增加一個用來將電壓和電流進行轉換和穩定的集成電路,這樣也能夠實現增加充電功率的目的。這裏麵最有代表性,同時最先進的產品應當是魅族的Super mCharge。
不得不承認,在對快充的探索上,安卓陣營,尤其是國內安卓廠商要至少領先同代iPhone一個身位。此外,也有許多新產品搭載了最新的快充技術,如在8月23日發布的魅藍Note6,就搭載了全新的mCharge快充,充電功率達到了18W,這與傳聞中7.5W的iPhone8想必可以說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上了。更強的充電速度也允許手機搭配更大的電池,魅藍Note6采用了4000mAh的超大電池,能夠滿足10個小時的大型遊戲或34集的綜藝電視或120篇的新聞谘詢的電量所需,這與最新一代的2000mAh左右的iPhone想必,就是實打實的優勢了。
可以說從這點來看,iPhone還是要向包括魅藍在內的國產手機多學習一下吧。
最後更新:2017-10-07 22: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