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20 返回首頁    go 王者榮耀


在安徽太和這個七夕唯美的“乞巧節”手工藝作品展演精彩紛呈,再現民間傳統

“相約七夕 繡美太和”太和縣首屆“乞巧節”手工藝作品展演於8月27日晚在文廟廣場舉行。這場由太和縣文化廣播電視新聞出版(體育)局主辦,太和縣文化館、縣圖書館、縣博物、太和縣刺繡協會承辦的首屆“乞巧節”充分展現了浪漫唯美如乞巧,牽引著千裏的姻緣萬古的相思;神奇精致在乞巧,穿盡了萬條的紅絲伊人的祝福。

首屆乞巧節在展示富有曆史傳統、時代氣息、地方特色、獨特風格等內容的乞巧作品的基礎上,以“相約七夕 繡美太和”為主題,演出陣容強大,精彩紛呈。節目突出愛情,豐富多彩。內容包含旗袍傘秀《江南韻》、男女生對唱《知心愛人》、《擊鼓傳情》、黃梅戲《夫妻雙雙把家還》、書畫古箏表演《翰墨知音》、男生獨唱《在水一方》、二胡合奏《化蝶》、《傳統民間手工藝》展示、舞韻瑜伽《遙遠的媽媽》、《旗袍折扇秀》、舞蹈《涼涼》、《相思垢》、豫劇演唱《小二黑結婚》、輕音《水調歌頭》以及《刺繡》藝術展演。

在展演中,尤其是那幅8米多的巨幅刺繡《清明上河圖》更是引人矚目,這幅巨作是百麗繡莊的繡娘們耗時兩年半,匠心繡製的一幅精品。縱觀這幅工藝刺繡,全長8米多,寬0.33米多,圖畫色彩豔麗,人物栩栩如生,畫麵中小至商販扁擔、船夫竹篙,大到車輛、馬匹、城池、拱橋,連細節都繡得惟妙惟肖。

“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織女渡鵲橋。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太和縣首屆“乞巧節”手工藝作品展演不僅展現了太和手工藝藝術再現的精湛,更多的是給廣大市民帶來了一場繡美太和民俗文化的大餐。

圖文作者: 劉祥體

最後更新:2017-08-30 14:23:42

  上一篇:go 廢舊的輪胎也能做鞋,手工定製隻賣五元,這群非洲人為了掙錢大開腦洞
  下一篇:go 手工編織毛衣的步驟有哪些 幾大招讓你輕鬆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