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07 返回首頁    go 王者榮耀


微信和支付寶“二次大戰”,生態失衡惹的禍

本文首發於金融之家

文|芳華

從前天,也就是9月4日開始,有些微信用戶紛紛反映,說收到了一條推送——《微信支付新功能——零錢通》。

金哥查了下,如果單從介紹來看,零錢通功能與餘額寶非常類似:用戶可以將零錢通裏的錢直接用於消費,例如轉賬、發紅包、掃碼支付、還信用卡等。同時,當資金放在零錢通裏不被使用時,可以自動賺取收益,近七日年化4.2%以上。

與支付寶的餘額寶、蘇寧支付的零錢寶等功能定位一致,又是一款擁有近10億用戶的超級APP,那麼,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零錢通的上線將強化微信支付的用戶體驗,進一步提升其競爭力優勢,對其他競對產品而言,無疑會帶來一定的客戶分流效應。

那麼,分流效應最明顯的,恐怕要數餘額寶了。

直逼餘額寶?

2013年6月支付寶與天弘基金合作推出的餘額寶,通過對於貨幣基金的互聯網化改造,開啟了中國互聯網金融的一個時代,而到了今年6月底,餘額寶的規模達到了創紀錄的1.4萬億,直逼中國第一大股份製商業銀行招商銀行的規模,成為了全世界最大的貨幣基金。

不久前,證監會下發了一個重要文件,對開放式公募基金的流動性風險提出了多方麵要求。

文件還對貨幣市場基金作了特別規定。

第二十九條指出:“基金管理人應當對所管理的采用攤餘成本法進行核算的貨幣市場基金實施規模控製。同一基金管理人所管理采用攤餘成本法進行核算的貨幣市場基金的月末資產淨值合計不得超過該基金管理人風險準備金月末餘額的200倍。”

簡單理解就是,一家基金公司管理的貨幣基金的規模不能超過其風險準備金的200倍。

騰訊在此時選擇上線“零錢通”,很大程度上和監管逐漸明朗有關。

顯然,當下的餘額寶麵臨的壓力是空前的,從風險準備金到可購產品,都將麵臨一係列更加嚴格的規定。這個時機,必然給其他參與者帶來更多搶跑的機會。

二次大戰野心不小

事實上,這已是微信和餘額寶的第二波大戰。2013年6月13日,餘額寶正式上線,成為第一隻互聯網貨幣基金,迅速躥紅。隨後2014年年初,微信紅包的推出,使得微信支付一下子打出個漂亮的翻身仗。

那一次被馬雲比喻為偷襲珍珠港,也讓馬雲無可奈何。但是,隨後兩年的情況看,微信理財通始終做得不溫不火,沒有什麼讓用戶尖叫的體驗。但餘額寶卻在跑馬圈地,規模不斷攀升,直到如今登頂全球最大。

但其實騰訊瞄準的不隻是貨幣基金。而這場顛覆,馬化騰也早已開始布局。

餘額寶和理財通,以及剛剛測試的零錢通,在理財上都屬於貨幣基金範疇。但是騰訊旗下豐富的產品線,也給零錢通提供了另外一種可能。

同時,微信還推出“餘額+”的服務,用戶可以將自己的零錢存入指定的貨幣基金。

9月5日的數據顯示,該基金近7日年化為4.46%,高於同期餘額寶(4.05%)。

同時,發紅包、轉賬付款時,均可直接用微眾銀行“餘額+”裏正在理財的錢,無需再頻繁更換付款方式,也無需再將微信的零錢轉入轉出,隻需綁定微眾卡,消費理財兩不誤!

目前,微信的活躍用戶已經超過9億人,支付寶活躍用戶達5億人左右。如此大的活躍用戶差異下,餘額寶規模卻遠遠大於理財通,顯然,微信支付落後的並不甘心。

是時候讚一下了

最後更新:2017-09-09 20:23:43

  上一篇:go 微信詐騙夫妻檔 雙雙落網被公訴
  下一篇:go 網警緊急提醒:微信中的“教師節紅包” 別隨便領!